“ 甯做有短闆的人才,
不做無瑕疵的庸才。”
這是屠夫的第 222 篇原創,全文 2000 字
閱讀時間 5 分鐘,讀完别忘了【點贊】哦
金錢永不眠,屠夫問候各位早安。
有一種讓老師和家長都頭痛的現象,叫「偏科」。
擅長寫作的孩子,可能數學考試會不及格;
擅長理科的孩子,可能英語成績就不太好。
這些孩子常常被要求“補短闆”,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去提高最不擅長的科目。
因為高考是按所有科目合計的,把短闆補上來,才不至于在總分上吃虧。
但是許多人将這個思路延續到畢業後、工作中,反而造成了不必要的阻礙。
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短闆理論”對投資和工作的啟示。
01 什麼是短闆理論?短闆理論又叫“木桶效應”,指的是:
一個木桶的盛水量,
取決于最短的木闆。
(來源:百度百科)
短闆理論是管理學裡的一個概念,提醒管理者要關注組織和流程裡的短闆。
這個理論也常被引申到其他領域 —— 比如個人學習。
屠夫讀中學時,老師們很喜歡引用短闆理論,提醒該科成績不好的同學“補短闆”。
工作之後才發現,短闆理論雖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給不少人帶來了誤導。
02 短闆理論的适用範圍短闆理論在投資領域和個人發展上,都有一定的适用範圍,這一點不能否定。
先說說投資。
無論個股還是基金,股權投資的對象都是公司。
公司的組織和流程涉及多個個體和團隊,整體的業績表現往往受制于其中的最短闆。
所以,投資者評價一個公司的前景時,可以應用短闆理論。
以早期的小米手機為例,“參與感”和“粉絲口碑”的運用讓它成為教科書式的營銷榜樣。
然而,和超預期的購買熱情對應的,卻是供應鍊的準備不足,新品頻繁缺貨。
“看得到買不到”的情況反而降低了小米的口碑,被人質疑“饑餓營銷”甚至“耍猴”。
供應鍊問題讓小米手機吃了不少苦頭,後來補上了這塊短闆,也錯失了最好的爆發機會。
再聊聊個人。
還在讀小學和中學的學生,以短闆理論提升自己的弱項,也是一種正确應用。
對備戰高考的高三學生而言,尤其如此:如果某一門科目特别薄弱,高考總分就會被拉低,影響志願選擇和錄取結果。
除此之外,強項科目提分的難度往往比弱項更大。同樣是提升10分的總分,從140到150,比從70到80難多了。
那麼短闆理論有沒有不适用的情況呢?
當然有。
03 短闆理論的應用誤區學生考試分數的例子,其實更像是一個特例。
對于個人發展而言,短闆理論在大部分情況下并不适用。
這名學生步入大學之後會發現,不是每一門功課都同等重要。
比如讓許多人痛苦不已的數學類課程,在文科專業裡的學分比重遠不如理工科。
而且,理科專業要求掌握的定理推導和證明,工科專業隻要會應用定理就夠了。
這是因為,大學是步入社會之前的最後象牙塔,而步入社會之後,擁有一技之長極為重要。
或許有朋友會感到奇怪:
大學不是在提倡通識教育嗎?
這和“一技之長”是否矛盾?
屠夫認為并不矛盾。
大學提倡通識教育,不是讓你“補短闆”,而是拓寬知識面。
沒有哪個大學會想培養水桶型人才,隻會想培養T型人才,俗稱「一專多能」。
通識教育是為了“多能”,但不能少了前面的“一專”,否則就變味了。
對于踏入社會的職場人來說,更加要提防“補短闆”思維。
花費時間精力去補自己的不足,遠不如提高自己的強項重要。
有了T型裡的那一豎,你才有安身立命的本錢;
隻有T型裡的那一橫,你隻是全面平庸的庸才 ——
甯做有短闆的人才,
不做無瑕疵的庸才。
04 知識的深度和廣度那麼問題又來了:
既然“短闆理論”不适用于個人發展,
為什麼巴菲特和芒格提倡跨學科學習呢?
這涉及到知識的深度和廣度。
當我們對單一領域的知識掌握得足夠深時,跨學科學習不但能幫助我們拓寬視野、避免狹隘,還能刺激我們将多學科知識相互遷移、融會貫通,形成更強大的合力。
一切的前提是,你至少對一個領域有了足夠深入的學習。
有的人很在意自己是否“博學”,廣泛地涉獵不同書籍,也培養出很多興趣愛好。
可惜,那些永遠隻是“愛好” —— 因為全都不擅長,隻學到三腳貓功夫。
這種“博學家”在餐桌上裝裝樣子還可以,如果遇上專家,連話都插不上。
過分強調「知識廣度」,卻忽略了「知識深度」,其實是本末倒置。
缺乏深度的知識廣度,隻有唬唬外行的炫耀價值,充其量滿足一下虛榮心罷了。
巴菲特和芒格有資本談“跨學科學習”,因為他們早已在某些領域深入到極緻。
前者是哈佛學霸,後者是精英律師,他們的短闆,恐怕是許多人的天花闆。
屠夫其實很認同芒格的說法,也一直踐行着跨學科的學習。
但我也時刻提醒自己,不能因此而忽略知識的深度。
因為 ——
缺乏深度的廣度,一文不值。
05 寫在最後“斜杠青年”概念的盛行,讓一些人為了斜杠而斜杠。
結果他們培養出一堆興趣,卻成不了任何一個領域的專家。
或許他們的出發點不是補短闆,但在屠夫看來,兩者的本質是相同的 —— 缺乏深度,徒有廣度,成了木桶型庸才。
最後,讓屠夫以芒格的名言結束本文吧:
我見識過很多取得很大成就的人。
雖然他們既不是最聰明的人,
甚至也不是最勤奮的人,
但是他們都是很善于學習的人。
投資者不但要學習,更要善于學習。
共勉。
文:屠夫1868
歡迎關注:基業長紅
轉載需獲本人授權,并注明作者和出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