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9月,納粹德國閃擊波蘭,在蘇聯和斯洛伐克軍隊的聯合作戰下,僅用一個月時間便占領波蘭全境,自此,第二次世界大戰拉開帷幕。
1940年5月10日,德國出動132個師,上千輛坦克、飛機等投入戰鬥,英法、比利時、荷蘭組成盟軍部隊,共出動134個師,交戰雙方勢均力敵,外界普遍認為這場戰役将陷入僵持,但結果卻出乎所有人意料,德軍僅僅用了不到20天時間,便擊潰了盟軍主力,最後以德國完勝宣告結束。二戰期間,同德國南部接壤的瑞士卻逃過一劫,免遭德國入侵,這并非幸運,真正的原因有以下四點:首先是地緣政治的影響。波蘭位于德國東部,對波蘭開戰前,德國已先後利用外交手段吞并了奧地利和捷克,同時,斯洛伐克也成為自己的附庸國,此時,對波蘭的合圍之勢已經形成。反觀瑞士,北鄰德國,西鄰法國,南鄰意大利,德國若想包抄瑞士,并非易事。
而在軍事策略上來看,波蘭處于德國和蘇聯之間,根據德國的戰略需求,拿下波蘭,對同自己意識形态不同的蘇聯下手是最好選擇,而瑞士也不是德國日後想西擴入侵法國的唯一選擇,德法之間還有比利時可以下手。另外,德國和波蘭之間還存在領土糾紛,一戰結束後,波蘭将德國本土和東普魯士地區分離開,因此,收回故土,實現國家統一,攻打波蘭是德國的最佳選擇。其次,歐洲多數國家如英法采取綏靖政策,不斷對德國妥協,助長了德國的嚣張氣焰,而瑞士積極迎合德國需求,這也使得瑞士一定程度上免于受到德國的入侵。波蘭戰役大緻上在10月6日結束,但是波蘭沒有向德國或蘇聯投降。同時,波蘭流亡政府在盟國組織了一個有力的地下組織。
名稱:波蘭戰役
發生時間:1939年9月1日 至 1939年10月6日
地點:波蘭
參戰方:納粹德國、斯洛伐克、蘇聯,波蘭
結果:波蘭戰敗,領土被納粹德國、蘇聯瓜分,
參戰方兵力:德國 約151萬人
波蘭 約100萬人
蘇聯 466,516–800,000人
傷亡情況:德國軍隊 傷亡3.8萬人
波蘭軍隊 傷亡11.4萬人
斯洛伐克軍隊 傷亡約1000人
蘇聯軍隊 陣亡和失蹤3000-5000人,受傷8000-10000人
主要指揮官:海因茨·威廉·古德裡安(德)、米哈伊爾·普羅科菲耶維奇·科瓦廖夫(蘇)、愛德華·雷茲-希米格維(波)
特點:實踐了立體化運動戰戰術,以“閃電戰術”的方式突襲波蘭
目的:為将來進攻蘇聯尋找一塊跳闆
作戰代号:白色方案
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