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圖片
新疆晨報訊(記者 劉萌萌)近兩年來,家族微信群迅速崛起,成為聯絡家族成員感情的新形式,使分散各地、關系原本疏離的親戚親密起來,讓無數小家打開了封閉的“門窗”,融入到“大家”中。可以說,家族微信群的迅速崛起,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現代社會的親緣關系。 這兩天,新疆晨報記者對朋友圈中數十位老人調查發現,他們中八成都加入了家族微信群。
家族群是根線,串連起親情網
“家裡好多親戚,特别是一些過年才見得着的遠房親戚,平時來往少。為了更好地聯系溝通,2年前,我們就建了家族微信群。”家住烏魯木齊西山路、71歲的張長齡說。打開他的微信,“張家大院”、“好大一個家”等群的活躍度赫然排在最前面。 這兩個群都是張老的家族群,第一個是他自己家裡的人,有18位成員;第二個是他父母親家的親戚群,有來自北 京、廣州等地的親戚80多人。
“以前老家的一些遠方親戚名字都叫不上,也沒見過面,自從去年有了家族群,大家都變得很親密。”67歲的劉女士說,加入家族群讓她覺得” 家“的概念更大了,對家族有了更深的了解。
“家族微信群對我而言更像一條線,将天南海北的一家人串在了一 起,我們的交流增多了。”家住北園 春、55歲的傅先生從小在新疆長大。 他說,起初他是被堂姐拉進群的,“天南地北,想說就說,兒時的感覺瞬間找了回來!”傅先生說,群裡不僅有着住在新疆本地的父親兄弟姐妹6人, 還有自己的堂兄弟姐妹8人,因為工作忙一年到頭可能也碰不到一起, “在群裡大家随時可以聊。”
“我有個表哥很早便因工作移民到了加拿大。已經50年沒見面了,今年春節,他的妹妹回國建立了家族群, 我才再次聯系到了這個表哥,還相約明年去加拿大旅遊。”家住南山社區、 74歲的張銘說,正是因為微信群,将多年沒有聯絡的親人拉在了一起。
家族群有”氣質“,叫法真歡樂
家族群名顯現着獨特的家族氣質和情感氛圍,它們或莊重大氣,或幽默風趣。
“風輕雲淡”告訴新疆晨報記者:“我家的群名叫‘楊家将’,因為姓楊,簡明了當還霸氣。”一位蔡姓老人,他家的家族群叫“菜市場”。另外,董姓家族家族群叫“董事會”;侯姓叫“花果山”…… 還有霸氣十足的:“皇親國戚”、“這天下終究是姓趙的”、“大宅門”、“養心殿”、 “王的盛宴”。看多了綜藝節目的朋友 們給家族群取名:“快樂家族”、“大型婚戀交友群”、“奔跑吧馬家幫”……還有隻發紅包的家族群:“一分也是愛”、“噓寒問暖不如打筆巨款”……
常規的群名也很受歡迎,例如“相親相愛一家 人”、“歡樂一家人”等。 還有一些讓人忍俊不禁的群名, “漫漫青色”說,她自家的群叫“天王蓋地虎”,婆家的群則叫“寶塔鎮河妖”。
家族群聊功能多 聊天催婚發紅包
那麼,家族群裡的主要活動是什麼呢?大多數老人表示群裡的主要活動就是搶紅包、聊家常、分享家人喜事和煩惱,“曬”各種各樣的視頻和圖片。 “去年烏市高鐵剛剛開通時,我推着坐輪椅的90多歲的老父親去參觀, 還幸運的買到了第一張高鐵票,上了報紙,結果被群裡的親朋好友看到了, 都在群裡表示恭喜,讓我覺得很開心。”張長齡說,他的小姨今年80歲,是群裡年齡最大的家族成員,最小的是他13歲的孫女,正在上初中。
家住幸福苑社區、59歲的毛芳萍所在家族群平時主要活動是發紅包和曬照片。“孩子帶我去北京玩了,一會兒給你上圖看看!你呢?”“沒出去,不過吃了幾頓大餐,一會兒我也發上來。”過年期間,毛芳萍與遠在廣州、福建的哥哥姐姐一起在家族群裡聊天, 大家争着“曬”跨年活動的照片。
但充滿親情的家族群有時候也氣 氛緊張,“幾個晚輩30多歲了還沒成家,經常被長輩們在群裡催婚、數落, 尤其是過年期間。現實中年輕人還可以跟長輩們不見面躲一躲,在群裡可躲不掉‘狂轟亂炸’!”劉女士笑着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