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甄桢| 主播 簡甯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顔色。”千年之後,當我們再次吟誦這詩句時,依然無法想象,到底是多美的女子,才能一笑壓群芳,百媚惑君王。她的“雲鬓花顔”,她的“玉膚凝脂”,她的“柳眉芙蓉面”,她的“霓裳羽衣舞”……現在皆已無處可尋,隻能隔着千年流傳下來的文字,觸摸那個時代的顫音。
《長恨歌》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經典作品。
讀這首詩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被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感動。楊貴妃本是玄宗之子壽王李瑁之妻,但在壽王之母武惠妃去世之後,玄宗落落寡歡,偶然得見佳人便心生愛意,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他先是敕書楊玉環出家為女道士(道号“太真”),又在天寶四年(公元745年)将楊玉環迎入宮内,冊立為貴妃,之後便專寵一人,“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十年之後,公元755年,安祿山叛亂,玄宗帶着楊貴妃倉皇逃亡,途徑馬嵬坡時,禁軍軍士痛恨楊貴妃堂兄楊國忠的欺君亂朝,更認為楊貴妃是惑君失國的紅顔禍水,一緻要求處死二人。楊國忠被亂刀殺死,楊貴妃則一縷芳魂香消于白绫之下。
/ Part 01
「借他人酒杯,澆自己的心碎」
《長恨歌》創作于元和元年,即公元806年。時年三十五歲的白居易與王質夫、陳鴻同遊仙遊寺。仙遊寺的得名,亦是緣于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相傳秦穆公之女弄玉喜歡吹箫,她與俊逸多才的蕭史志趣相投,便結為夫妻,住在寺邊的玉女洞。一夜兩人在月下吹箫,引來紫鳳和赤龍,于是二人分别乘龍乘鳳而去,成為仙人,故而此寺得名為“仙遊”。
白居易等人感慨舊事,唏噓時事,由蕭史弄玉的愛情而談及到玄宗與楊妃的愛情。大家把酒言談時,王質夫說:“樂天深于詩,多于情者也。試為歌之。如何?”《長恨歌》既成,陳鴻又作《長恨歌傳》,亦欲“懲尤物,窒亂階,垂于将來者也。”
對于《長恨歌》的解讀,曆來争議紛纭,有人說是歌頌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有人說是諷喻批判,批判玄宗的好色誤國。但這首長詩,似乎也有着雙重主題,詩歌前半部分批判意味比較嚴重,但後半部分則對李、楊的愛情悲劇表現出悲切的同情。
詩歌,總是能表達出詩人的心境。
《虞書▪舜典》:“詩言志,歌詠言。”
《漢書▪藝文志》:“故哀樂之心感,而歌詠之聲發。誦其言謂之詩,詠其聲謂之歌。”
《毛詩序》中也說“……發諸性情,諧于律呂。故曰感天地,動鬼神,莫近于詩”。
詩人之所以能夠寫出感人肺腑的詩句,是因為在他内心深處,已将自己的情緒傾注其中。
他最先感動的那個人,一定是自己。
白居易的詩歌語言平易通俗,題材廣泛,而且少年成名。
據說,白居易十六歲時曾拿着自己的詩作拜訪當時一位有名望的詩人顧況,顧況性格高傲,平時看不上别人的作品,當他看到白居易的名字時,戲谑道:“白居易,長安米貴,居大不易”,可當顧況打開白居易的詩稿時,立刻就被吸引了。便又幽默改口道:“能寫出這樣的詩文,在長安住下便不難了。”能想象到嗎?如此多才而出身仕宦家庭(白居易的父系、母系家族都是書香門第。)的白居易竟然是大唐的“剩男”,在他37歲的時候,才被迫成親娶妻。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這背後,藏匿着一個有關詩人自己的愛情故事。
樂天居士的詩歌《長恨歌》《琵琶行》令無數人為之垂淚。
但他自己的愛情故事并不廣為人知。他之所以能寫出這樣蕩氣回腸的詩歌,那是因為這詩中還隐藏着自己的無限深情。
/ Part 02
「天予多情,不予長相守」
《鄰女》
娉婷十五勝人仙,
白日姮娥旱地蓮。
何處閑教鹦鹉語,
碧紗窗下繡床前。
這首詩作于貞元六年,即公元790年,當時白居易19歲。
他愛上了鄰家女孩,一個名喚“湘靈”的15歲的姑娘。
初戀最是美好懵懂,一雙小兒女情窦初開,彼此愛慕。
但白居易出身官宦,湘靈家門尋常,在婚姻講求門第相當的時代,這段愛情的結局早已注定。
白居易27歲時,為了前程不得不離開家鄉,離開戀人,投奔叔父。
羁旅寒夜時,他對湘靈的思念也更加深邃徹骨。
《長相思》
九月西風興,月冷露華凝。
思君秋夜長,一夜魂九升。
二月東風來,草拆花心開。
思君春日遲,一日腸九回。
妾住洛橋北,君住洛橋南。
十五即相識,今年二十三。
有如女蘿草,生在松之側。
蔓短枝苦高,萦回上不得。
人言人有願,願至天必成。
原作遠方獸,步步比肩行。
原作深山木,枝枝連理生。
從沒想過,樂天居士也能寫如此動人的情詩,長相思,相思之情如此凄苦無奈。
“比肩獸”是神話中的靈獸,很多古籍文獻中都有記載。
《爾雅》:“西方有比肩獸焉,與邛邛岠虛比,為邛邛岠虛齧甘草,既有難,邛邛岠虛負而走,其名謂之蹶。”
古籍中記載的這種叫做“蹶”的獸,又稱“蹶兔”,其前腿如鼠,後腿如兔,長短不一的腿令其行步困難。蹶兔經常為邛邛岠虛獸采集甘草吃,有危險時,邛邛岠虛便将蹶兔背在身上,共同逃難,此二獸是共生的關系,永遠依存在一起。
《長恨歌》中亦有“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詩句。
“比翼鳥”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美,而是兩隻鳥兒必須依存在一起才能飛翔。
《山海經▪西山經》記載:“有鳥焉,其狀如凫,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飛,名曰蠻蠻,見則天下大水。”蠻蠻,就是我們熟知的比翼鳥,它隻有一隻翅膀和一隻眼睛,必須兩隻鳥兒合起來才能飛翔。
白居易幻想着,能有一天與深愛的湘靈在一起,就像上古靈禽異獸一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生死共存相依。
幻想是美好的,現實是絕望的。32歲的白居易在長安做了校書郎,需要置家長安。他歸家後百般苦求,希望能與湘靈成婚,但遭家人強烈反對,他與湘靈的愛情,最終結合無望。
白居易37歲時,在母親的以死相逼之下,他才與同僚楊汝士之妹成婚。婚姻無愛,白居易内心的悲苦之情無處發洩,隻能将自己的一腔愛戀傾注于一首首詩歌之中。
《冬至夜懷湘靈》
豔質無由見,
寒衾不可親。
何堪最長夜,
俱做獨眠人。
長夜,獨眠,世間最難的便是有情人。《長恨歌》中有詩雲: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白居易哪裡隻是僅僅感歎玄宗與楊玉環,他将内心深處孤獨失落的愛情賦予自己的作品之中,等待着千年之後後世有緣之人的領悟解讀。
也許是因為湘靈的緣故,白居易對女性有着極大的同情。他惋惜那些被緊閉于深宮之中的白頭宮女,為她們了《上陽白發人》《陵園妾》等詩歌。為在浔陽江頭偶遇的琵琶女寫下《琵琶行》。晚年的白居易尤其疼愛家中的兩位歌姬,樊素和小蠻,樊素善歌,小蠻善舞,白居易曾有詩雲,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這種對美人的形容對後世影響深遠。
即便對兩人如此鐘情,白居易最後還是給了樊素和小蠻自由,他擔心自己年邁多病的身體會拖累二人,給她們自由,讓她們去尋找自己的幸福,是他唯一能做的事。
也許在那些年輕女孩的身上,他看到了湘靈的影子,也許那些白頭宮女、卑微歌姬被禁锢,無法追求幸福的情形與自己與湘靈感情的無奈相似,所以他在她們身上寄托了自己的期待與祝福。
因為愛你,自此愛過的人都像你。
/ Part 03
「再回首,深情仍在」
元和十年,即公元815年,白居易44歲,被貶江州司馬。
途中,他竟巧遇從街頭那邊走來的湘靈,那時湘靈已40歲,而且一直未嫁。
兩人再次相逢,白居易旁若無人的擁抱湘靈,二人悲恸欲絕。
《逢舊》
我梳白發添新恨,
君掃青娥減舊容。
應被旁人怪惆怅,
少年離别老相逢。
此時的白居易,已不再是那個19歲的翩翩少年郎,鬓已添霜。
而湘靈,縱然姿容依舊美麗,眼角眉梢卻無法掩藏那将來的暮色蒼蒼,也不再是那個天真爛漫的鄰家小姑娘。
奈何歲月無情,人世亦無情,世間安有兩全法?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縱然兩人再見,卻隻能以黯然道别收場。
53歲時,白居易曾途徑家鄉,但湘靈家的房屋已坍塌,湘靈亦杳然無蹤,不知生死。
“可嗟複可惜,色暗花草死。”
一曲柔腸百結的《長恨歌》,感歎的何止是李、楊二人之情,更深蘊着白居易一生寥落悲戚的愛情。
“悠悠生死别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情到至深處,一切都已歸入最本初的混沌虛無。
一直認為,隻有最深情的人,才能寫出最動人的詩。
有的人,更是為得一個“情”字,而一生深情。
【本期話題】:你最喜歡白居易的哪首詩?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本文作者簡介
甄桢,作家,古代文學博士,著有短篇小說集《西遊情緣之一眼萬年》,豆瓣長篇小說《春秋美人姜蓠傳》《山海經·月神》,豆瓣随筆,遊記散文等。
本文主播簡介
簡甯
聲音控,電台主播。世界如此喧嚣,願用聲音給你這一刻心靈的安甯。
音頻制作:上官文露聲音工作室—昊澤
本期插圖
來源于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