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中秋佳節唯美詩詞

中秋佳節唯美詩詞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30 17:52:29

中秋佳節唯美詩詞(醉美十五首中秋詩詞)1

《水調歌頭》

【宋】蘇轼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绮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别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

這首詞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甯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時所作。詞前的小序交待了寫詞的過程:“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蘇轼因為與當權的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自求外放,輾轉在各地為官。他曾經要求調任到離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會。公元1074年(熙甯七年)蘇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後,這一願望仍無法實現。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當空,銀輝遍地,詞人與弟弟蘇轍分别之後,已七年未得團聚。此刻,詞人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

中秋佳節唯美詩詞(醉美十五首中秋詩詞)2

《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寝夢佳期。

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張九齡在朝中任宰相。遭奸相李林甫诽謗排擠後,于開元二十四年(736)罷相。《望月懷遠》這首詩應寫于開元二十四年張九齡遭貶荊州長史以後,同《感遇十二首》應該屬于同一時期的作品。

中秋佳節唯美詩詞(醉美十五首中秋詩詞)3

《中秋月》

【宋】晏殊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羁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圓,月光灑在庭院,院中梧桐樹影婆娑,我一人羁旅異鄉,節日裡看這月亮下的樹影,時間緩緩過去,影子不知不覺的移動着。遙看天上明月,想那月宮中的婵娟,現在也未嘗不感遺憾吧,陪伴她的,畢竟隻有那清冷月亮和孤寂桂樹。

中秋佳節唯美詩詞(醉美十五首中秋詩詞)4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栖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此詩是詩人在中秋佳節與朋友相聚時所作。詩題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可見是寄友人杜元穎的。原詩詩題下注雲:“時會琴客”,說明佳節良友相聚,并非獨吟。

中秋佳節唯美詩詞(醉美十五首中秋詩詞)5

《西江月》

【宋】蘇轼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鬓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公元1080年(元豐三年)作于黃州。洪柏昭《三蘇傳》認為“谪黃第二年的中秋,蘇轼寫了首《西江月·黃州中秋》詞”。關立勳《宋詞精品》也認為是“被貶黃州第二年中秋節所作的詞”,并認為詞的最後兩句“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作者“北望”是面向汴京,表現的是“對神宗皇帝的期望”。蓋國梁在《唐宋詞三百首》中同樣認為該詞是蘇轼谪黃第二年“作于黃州的中秋”。呂觀仁在《蘇轼詞注》中,直接用《黃州中秋》作标題。《宋詞精華蘇轼詞選集》隻提供一個注釋:一本有标題為“黃州中秋”。《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總案》說此詞作于元豐三年。

中秋佳節唯美詩詞(醉美十五首中秋詩詞)6

《秋宵月下有懷》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栖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伫立。

通讀整篇,發現并無任何用詞新奇之處,但妙就妙在這意境的成功營造。詩人以流水般流暢的文筆,以“明月”“驚鵲”“寒影”等一組意象畫出了一幅别樣的孤清月夜圖。徜徉其中,能清楚地看見他的思痕,觸摸到他跳躍的文思,聽到他的歎息。

中秋佳節唯美詩詞(醉美十五首中秋詩詞)7

《琵琶仙·中秋》

【清】納蘭性德

碧海年年,試問取、冰輪為誰圓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輝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盡成悲咽。隻影而今,那堪重對,舊時明月。

花徑裡、戲捉迷藏,曾惹下蕭蕭井梧葉。記否輕纨小扇,又幾番涼熱。隻落得,填膺百感,總茫茫、不關離别。一任紫玉無情,夜寒吹裂。

詞作乃中秋月下,對于昔時情愛的思憶。此詞可能作于康熙十六年(1678)中秋。這年春天,納蘭妻盧氏病故。

中秋佳節唯美詩詞(醉美十五首中秋詩詞)8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劉禹錫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碧虛無雲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裡。

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雲拼欲下星鬥動,天樂一聲肌骨寒。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并,他年此日應惆怅。

永貞革新失敗後,劉禹錫被貶谪到朗州(今湖南常德),桃源縣就位于這裡。在這裡他不免悲涼之感,所以寫了許多詩詞以排遣愁緒。著名的《竹枝詞》《浪淘沙》都寫于這一時期。關于桃源他還寫有五言詩《遊桃源一百韻》七言詩《桃源行》等。更巧的還有一首《八月十五日夜玩月》是五律,是不是寫于桃源就不可知了。從《遊桃源一百韻》中“彩雲迎蹑履,遂登最高頂”等詩句看,和這首詩“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是同一回事。

中秋佳節唯美詩詞(醉美十五首中秋詩詞)9

《滿江紅·中秋寄遠》

【宋】辛棄疾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雲遮月。但喚取、玉纖橫管,一聲吹裂。誰做冰壺涼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問嫦娥、孤令有愁無?應華發。

雲液滿,瓊杯滑。長袖起,清歌咽。歎十常八九,欲磨還缺。但願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

《滿江紅·中秋寄遠》作于末孝宗乾道中期(1169年前後),辛棄疾任建康(今江蘇南京)通判。詞中女子的身份有多種說法,一說是與辛棄疾有着感情糾葛的歌舞女子,即情人,一說是辛棄疾的妻子。

中秋佳節唯美詩詞(醉美十五首中秋詩詞)10

《尾犯·甲辰中秋》

【宋】吳文英

绀海掣微雲,金井暮涼,梧韻風急。何處樓高,想清光先得。江汜冷、冰绡乍洗,素娥堪,菱花再拭。影留人去,忍向夜深,簾戶照陳迹。

竹房苔徑小,對日暮、數盡煙碧。露蓼香泾,記年時相識。二十五、聲聲秋點,夢不認、屏山路窄。醉魂幽揚,滿地桂陰無人惜。

此詞作于公元1244年中秋。甲辰年即公元1244年(南宋理宗淳祐四年),根據夏承焘《吳夢窗系年》,當時詞人四十五歲,尚在蘇州。甲辰年是蘇姬離去之年,蘇姬去後五月為中秋,故有“影留人去”之語。

中秋佳節唯美詩詞(醉美十五首中秋詩詞)11

《陽關曲·中秋月》

【宋】蘇轼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陽關曲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熙甯十年(1077)八月十五日作于徐州。是年二月胞弟蘇轍與東坡相見,四月間陪他同赴徐州,八月中秋之後方才離去。這是暌别七年來兄弟首次相聚并共度中秋。此詞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創作的。

中秋佳節唯美詩詞(醉美十五首中秋詩詞)12

《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宋】陳著

中秋佳月最端圓。老癡頑。見多番。杯酒相延,今夕不應慳。殘雨如何妨樂事,聲淅淅,點斑斑。

天應有意故遮闌。拍人間。等閑看。好處時光,須用著些難。直待黃昏風卷霁,金滟滟,玉團團。

中秋節,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為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傳說是為了紀念嫦娥奔月。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處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征團圓,又稱為團圓節。

中秋佳節唯美詩詞(醉美十五首中秋詩詞)13

《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

【宋】辛棄疾

中秋飲酒将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别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裡長鲸,縱橫觸破,玉殿瓊樓。蝦蟆故堪浴水,問雲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齊無恙,雲何漸漸如鈎?

這首詞是辛棄疾在上饒帶湖閑居時的作品。辛詞繼承《楚辭》的傳統是多方面的,像這首直接用“天問體”來表現,也是一例。

中秋佳節唯美詩詞(醉美十五首中秋詩詞)14

《中秋對月》

【唐】曹松

無雲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盤上海涯。

直到天頭天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

這首詩寫得非常明快,可能是受了當時晴空萬裡、皓月當空的影響,詩的前兩句也隻是描寫了中秋時的景色和人們争相賞月,平淡無奇,但詩人筆鋒一轉,從月色皎皎轉到了月色無私上,一人家很明顯就是指帝王家,月亮對世上第一人家的帝王家也毫不偏袒,它的光明對帝王家和窮人都是一樣的,體現了詩人天下大同、萬物平等的博愛思想。

中秋佳節唯美詩詞(醉美十五首中秋詩詞)15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詩讀至此,不禁為之動容,白居易是如此變幻的再現自己的悲苦感,也不禁驚歎詩人詩歌技巧的娴熟,尺幅之間盡情描摹無形的心裡悲苦!

中秋佳節唯美詩詞(醉美十五首中秋詩詞)16

美到令人窒息的唐詩

「最受歡迎唐詩專屬公衆号,品味唐詩三百首」

古文 | 唐詩 | 宋詞 | 元曲 | 國學經典

一首唐詩,一個故事,每天背一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