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望去九萬裡?#謠零零計劃# 兒時,困苦土地裡刨食,僅知父母的言語:好好讀書,走出這片泥水地,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一眼望去九萬裡?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謠零零計劃#
兒時,困苦土地裡刨食,僅知父母的言語:好好讀書,走出這片泥水地。
少時,羨慕官員的尊貴,僅知領導的威風:高大形象,做事大氣有智慧。
那時,如坐井觀天,心智簡單,目光短淺,初心自私。努力奮進,隻是為了自己以後可以少勞多得,可以地位顯貴。
而後,或許是天意,偶得一本《了凡四訓》,讀之才覺以前錯之千裡。其中兩事教吾兩悟,受益頗深。
其一,古有範仲淹,少時曾問一道者:“吾之一生能否做宰相”,道者答曰:“小兒休要口出狂言”,少年範仲淹不卑不亢又問曰:“吾之一生可做良醫乎?”道者驚奇,問之:“”宰相與醫生兩個職業差之甚遠,汝何有此兩志?”範仲淹答曰:“宰相可救萬民,醫者亦可救萬民。”道者鞠躬曰:“爾有此心,乃真宰相也,也定能做上宰相。”而後範仲淹果真成一代名相,“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讀畢,忽然大悟,為官者當是為公為民之心,才可有為官之基礎。為官非是養尊處優,而是為民解憂。
其二,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于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貢贖魯人于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取其金則無損于行,不取其金則不複贖人矣。”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魯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見之以細,觀化遠也。讀畢,感而悟之,行善并非結善果,故必須要明善之真僞,分善之是非。行小善而緻大惡,此非真善,而是僞善也;對惡人行善而緻好人受損,盲目行善,此為是非不分,非善也。
基此兩悟,猶如鲲之出海,化而為鵬,扶搖直上九萬裡。鲲之困于海底,眼不廣,心不明;化而為鵬,視之所至,天地四極,縱橫八荒,盡在眼底;居高而思,心之達聖,真僞是非,一辯即明。
而後,吾亦居正心,行其善,樂其行,天地清明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