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還記得電視上播放的《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這部在我童年時期帶給我快樂的動畫片。我最喜歡這部動畫片中的OP:“大頭兒子,小頭爸爸,一對好朋友,快樂父子倆...”每當我聽到這首歌曲的時候,總是能夠想起這對父子之間發生種種有趣的事情。在新版的《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中,畫質雖然提升了,但是角色上總是有一些不同,就比如大頭兒子有了眼線,圍裙媽媽生氣時沒有那麼誇張等等,都讓老觀衆們覺得不太适應。要說最不喜歡的我想可能是配音方面,由于聽慣了老版的配音,對于新版的配音很難讓人接受,所以才會導緻很多人不喜歡新版的《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
在配音方面
這部動畫作為中央支持動畫,配音隊伍選擇了金龜子、鞠萍、董浩的實力豪華隊伍。不否認三人對于角色演繹的很好,隻不過配音表現的情感比畫面更豐富,讓我覺得聲畫不能很好地相比。并且爸爸媽媽的聲音還是聽着有些老了。董浩具有特點的時大時小,還有些含混的配音,讓我覺得聽得費勁,會有些不舒服。
一家三口的配音一點不接地氣,雖然是童年的主持人。小頭爸爸的配音尤其像老頭,說好的80後年輕爸爸的定位呢?劇情是什麼鬼?雖然很貼近現在的生活。但沒有舊版的溫馨感,反而給人帶來第一印象則是:太假了。
劇情不如從前
以前的劇情簡單了點,然而看上去很真實,就是平實的日常,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樣子,而這是我小時候看過的第一部動畫片(三歲左右),就讓我喜歡的不得了,還買了全套連環畫,幼兒園的時候還有一個大頭兒子書包,這都是我童年的回憶。
經典的小頭爸爸,他是兒子的良師益友,平時可以很有童心的帶着兒子玩耍,什麼紙箱小房子之類的。但是他又講原則,大頭兒子把棉花帶回家,他又很嚴肅的把兒子關在門外讓他好好想一想,要求他把東西還回去。這三口之家的性格很飽滿,看起來不那麼空虛也充滿童趣,這樣讓我們會有代入感。相比之下,新版隻知道鬧,隻是利用小朋友愛熱鬧的天性,看不出想表達什麼。
故事情節教育意義其實有在下降
這部動畫不同于其他動畫,主角并不是小孩,而是大頭兒子他們一家三口人。爸爸媽媽的戲份比重過多,這就會導緻整部動畫的邏輯會偏向成人邏輯,比如很多劇集的主題是勤儉節約,少玩遊戲,遵守社會公德等等。
從一部兒童動畫要承擔的教育意義來說,這無可厚非,但是情節裡的說教味太濃,大頭兒子太懂事了,總能自覺明白大道理,每次爸爸媽媽提點一下,大頭兒子就明白自己做錯了,讓人十分想吐槽。更不要提這種太過現實的動畫能有什麼想象力豐富的情節了。
圖圖媽與圍裙媽媽對比
相比之下另一部動畫片《大耳朵圖圖》給我的感覺就好很多,裡面講了親情,友情最重要的是這是一部接地氣,有内容的動畫片,片中的圖圖有愛心講禮貌,而且在每一個小故事結尾的時候都有圖圖的總結,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的确可以起很大的教育作用。反觀圍裙媽媽就沒有将這個主題凸顯出來,隻不過是動動面部而已。
我相信觀衆都更能感受到圖圖媽媽的憤怒心情吧。同時,每當圖圖媽媽對圖圖生氣的時候,媽媽的形象會無限放大,圖圖會縮小成一個小人,非常符合媽媽對孩子生氣,孩子覺得愧疚害怕的情景了。
各位小夥伴怎麼看待新版的《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這部動畫片的呢?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