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鐵西區》
外企正在老去。
這裡的老去,不是是指企業本身的年齡,畢竟他們很多都是百年老店,早已不再年輕。
老去主要指外企員工的平均年齡,正在逐年遞增。
外企是很少招收應屆畢業生的,當然也有所謂的管理培訓生裝點門面,但他們本就沒有承擔着大學生就業的社會責任,所以外企還是以社會招聘為主,就是為了招來即用。
不過這兩年社會招聘也漸漸停止,加上大環境不好,大家都在埋頭過冬,整個人才市場如同一潭死水。
随便了解一下就能看到,各家公司年會上,領取“五年貢獻獎”“十年貢獻獎”的隊伍已經越來越長。
網上還有很多人問35歲以上的中年人都去哪了,其實他們哪也沒去,就在原來的地方默默工作着啊。
可老去終究是件令人傷感的事,無論對個人,還是對企業。
人一旦老去,思想會變得僵化。
企業一旦老去,内部也開始闆結。
說到固化,可能有人不以為然,人家外企可是以能力說話的。
隻要你有本事,自然就上去得快。
話是沒錯,但那是以前。外企剛大規模進入中國,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
機會多起來了,白領的工資漲起來了,興奮地臉都紅起來了。
有沒有能力,又有什麼重要?隻要你趕上這一波,就坐上了升職的火箭。
我剛畢業在國企那會,一個哥們兒每天下班後不回宿舍,待在辦公室裡和别人打CS,走廊裡“fire in the hole”的聲音不斷。
無他,因為這裡才有免費的局域網用。
英語不行,畫圖不行,大概就靠着CS鍛煉了一把組織能力。
可陰差陽錯之間,他後來跳去了一家外企。正值用人之際,沒兩年直接被派到外地的工廠當了總經理。
當時他才不過30歲而已,又過了三年,企業規模擴大,他順利調回上海總部,做了一個新部門的head。
功成名就的他現在每每和下屬講話的時候,最喜歡端出一碗碗“付出總有回報”“老天愛笨小孩”這類的雞湯。
不知道夜深人靜的時候,他是否還記得當年打完一局抽煙時,内心的空虛和對未來的迷茫。
然而有潮起就有潮落,秋收過後是寒冬,高速發展二十年的外企如今已是步履蹒跚。
白領們嘴上不說,内心在掙紮。
你可以回想一下,是不是很久都沒有promotion了?
原因當然很多,個人的,公司的,但歸根結底,實在沒那麼多職位給你了啊。
當年各種機緣巧合得到升職的那些人,就像我哥們兒,還在牢牢把持着關鍵崗位。
一方面這幫人都年紀大了,也跳不動了,一方面這幫人還年輕,向上突破固然很難,至少會先拼命保住自己的位子。
這樣一來,廣大普通白領就尴尬了。
你曾經趕上這班車,那就是趕上了。趕不上,也沒機會了,至少這條賽道上機會寥寥。
道理很簡單,他們不動,不把坑空出來,你又哪裡來的填坑機會?
就算有人毅然棄坑而去,外企基本上也不會再新招,一般流行要麼讓其他部門兼顧,要麼幹脆讓再上一級領導自己兼着就得了。
誰讓這幫領導經過十幾二十年的升職加薪,已經很貴了。
如果自然離職一個,高興都來不及,怎麼還會再招?
但兄弟們辛苦那麼多年,不表示一下又實在說不過去。
這時外企的刁鑽之處便顯露無疑。
高級坑确實都蹲滿了人,那就創造一些中低級坑來過度。
中低級坑也人滿為患了,起碼先把職級提成經理再說嘛。
反正能糊弄一會是一會。
最可愛的是某歐洲汽車品牌大廠,每次過來審核時掏出名片,Title個個大得吓死人,不是VP就是deputy head,最差的也是senior manager。
其實沒多久就能發現,咦,原來經理也就幹着普通員工的活兒。
忍不住感歎真不愧是超級大廠,遍地是領導,個個像草包。
隻是這樣一來,又加速了組織架構的複雜程度。
當你在外企混了五六年,終于開始對工作有點自己的想法時,卻發現自己困在系統裡動彈不得。
一句話,想幹點實事是越來越難。
往牆上釘個釘子需要幾步?得先有人寫個PR申請買釘子,半個月後終于被七八個人批完了,又要開五六個會和各方協調釘子的擺放位置,再和三四個部門确定扶着釘子和掄錘子的人選,兩個月過去總算可以動手了,HSE又跳出來說停!你們這樣做根本不符合人體工程學,人員有受傷的危險,還是先接受第三方的培訓後再說吧!
你也不要再問了,扁平化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扁平的。
如此下去,最郁悶的大概就是那些剛進外企的新鮮人了。
擡頭一看,兩眼一黑,上面層巒疊嶂,數不清的關卡,認不完的領導。
這職場升級打怪之路啊,真是艱難。
有人可能質疑,照這麼說,外企豈不成了職場黑洞?
不不不,你大可不必為外企人們擔憂。
突破階層固然很難,但倘若你退卻激情,安心做個螺絲釘,外企也絕對能給你提供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小确幸。
在這裡,薪酬說不上多高,至少保你溫飽,看不到網上說爛了的内卷,大家做好各自工作兩不虧欠。
最多有時候甩甩鍋,吵吵架。話又說回來了,哪個公司不這樣呢?
無非是這溫吞水的環境令人無聊,時間長了覺得沒勁。
可既然人生本來就沒有意義,又何必追尋虛無缥缈的所謂夢想。
大概這就是人生吧,從豪情滿懷到接受現實。
而外企自身,也從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徹底變成了一個了無生趣的中年人。
這個中年人如今身材臃腫,步履沉重,外表依然光鮮,卻不再令人心動。
有人想幹脆狠心離他而去,卻又念着他的往日榮光而不忍舍棄。
不知為何,此時我腦海中突然浮現出了90年代國企工人的身影。
他們驕傲地唱着“咱們工人有力量”,就好像外企白領在朋友圈裡炫耀着新款的包包。
他們有一擰就能流出桔子汁的水龍頭,外企白領也有一按按鈕就能喝到香濃卡布奇諾的好幾萬一台的進口咖啡機。
他們有專門的職工療養院,外企有培養team spirit的集體打飛的出遊,美其名曰outing。
他們号稱要一輩子呆在自己的單位反正生老病死都不用操心,外企告訴你我這才是家歡迎來family day感受溫暖。
他們曾經對未來充滿希望,他們曾經渾身充滿力量。
隻是這後來的下場,《鐵西區》了解一下?
歡迎關注我@秋日麼麼茶 ,一個沉默卻真誠的中年男人,帶給你不一樣的職場感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