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存在的天然纖維主要有,棉花,麻類,蠶絲和動物毛。
苎麻制品
而棉和麻屬于植物纖維,毛和絲則是動物纖維。
綿羊毛
化學纖維一提起化纖面料,往往會給人一種低檔、劣質的感覺,這是因為不少人對化纖面料并不了解的原因,其實随着科技的發展,賦予了化纖面料更多的功能性質,應用領域及其廣泛。在某些方面上,已然超越天然纖維面料。
那麼究竟化纖面料都有哪些特點呢?就讓小編今天重點來帶大家一起探讨——
化學纖維是指以天然或人工高分子物質為原料制成的纖維。化學纖維可根據原料來源的不同,分為再生纖維(人造纖維)和合成纖維等。
化纖之再生纖維:再生纖維統稱為“人造絲”,是以棉短絨、木材、甘蔗渣、蘆葦等天然纖維素為原料,經過化學處理和機械加工而制成。
服裝領域中常用的幾種再生纖維有粘膠纖維、醋酸纖維、銅氨纖維、莫代爾、竹纖維等(都屬于化纖大類)
粘膠纖維:
粘膠纖維是再生纖維的主要品種,是中國産量第二大的化纖品種,使用範圍還是很普遍的,很多奢侈品牌的服飾都會用到。
Gucci的連衣裙面料有很多款都是70%以上的粘膠纖維,像是襯衫裙這種更加貼合皮膚的版型,更是有98%的粘膠纖維。
為什麼呢?因為粘膠纖維相比于純棉材質,手感更柔滑,懸垂性好。 而且粘膠纖維面料親膚、滑爽、舒适,不起靜電。所以一般會用來做比較高檔又貼身的衣服了。
粘纖含量高達87%的修身款連衣裙
粘纖成份含97%
醋酸纖維:
英文名cellulose acetate,簡稱CA,是世界上開發較早的化學纖維之一, 目前是再生纖維素纖維中僅次于粘膠纖維的第二大品種。
目前醋酸纖維的生産技術為少數幾個國家所壟斷,國内的紡織用醋纖曆年依賴于進口,主要從日本三菱公司、美國塞拉尼斯公司、英國康太斯公司和加拿大塞拉尼斯公司四大公司進口。
在沒有特别指出是三醋酸纖維時, 一般所說的醋酸纖維即指二醋酸纖維。
醋酸纖維具有真絲一樣的獨特性能,纖維光澤及顔色鮮豔,懸垂性及手感優良。用其生産的針織面料手感滑爽、穿着舒适、吸濕透氣、質地輕、回潮率低、不易起球、抗靜電。
三醋酸是醋酸纖維裡的精品,價格也相對昂貴。但其卓越的性能,受到不少高端女裝品牌的青睐。
銅氨纖維:
銅氨纖維是以棉花中棉籽絨為原料。加工而來的再生纖維素纖維,它兼有天然纖維所具有的柔滑性和化學纖維的功能性,比棉更勝一籌。
銅氨纖維對人體安全無害,與人體皮膚接觸時感覺柔嫩細膩,絲質感強,加工的仿絲綢産品光澤柔和,色澤豔麗,飄逸潇灑,手感滑爽,風格高雅。
但由于原材料采集相對稀缺,銅氨絲面料目前還是保持着昂貴的價格。
莫代爾纖維:
莫代爾 (Modal) 是一種高濕模量粘膠纖維的纖維素再生纖維。
莫代爾面料吸水和透氣性能佳,具有柔軟滑爽,舒适平整的特點。主要被用于人們的貼身衣物制造,其柔軟光滑的特性會讓人們穿着非常的舒适,莫代爾經常與其他纖維混紡,如棉、麻、絲等以提升這些布料的品質,使面料能保持柔軟、滑爽。
合成纖維是以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為原料制成的化學纖維。常用的合成纖維有滌綸、錦綸、腈綸、氯綸、維綸、氨綸等。
錦綸:
錦綸化學名為聚酰胺纖維,簡稱PA,是合成纖維中合成最早的纖維。錦綸有另一個更為人熟知的名字,尼龍。
20世紀20年代,由于遠東地區的絲綢供應短缺,美國人開始尋求研發全新的替代品。化學巨頭杜邦成立了自己的科研分部,并由華萊士•卡羅瑟斯率領的團隊發明了一種全新的人造纖維,“尼龍”。
尼龍最開始被用于制作牙刷的刷毛,到1940年成為長筒襪的制作原料。與絲綢相比,尼龍更加低廉,并且具有超高的韌性、彈力和耐磨性,而且能為雙腿增加一層光澤感,廣受女性青睐。
二戰中尼龍絲襪是緊俏的奢侈品
錦綸也有自身的缺點:吸濕性和耐光性比較差。長時間的日光和紫外線照射下,其強度會下降,顔色也會泛黃。
滌綸:
滌綸化學名為聚酯纖維,簡稱PET。嗯?PET,看着挺眼熟。礦泉水瓶也是PET塑料,隻是同樣的高分子被制成了不同的産品。
滌綸是合成纖維裡的第一大品種,年産量高居榜首。
商場裡随手拿起一件運動短袖,它的成分可能就是30%聚酯纖維和70%棉;随手拿起一件夾克,甚至是100%的聚酯纖維。
滌綸的優點是不易褶皺,具有高強度和較好的彈性,牢固耐用不沾毛。但是它主要缺點是吸水性差,夏天汗流浃背的時候汗液會順着背部流下去而不是被衣服吸收,同時也不太透氣,容易起靜電。所以,在不同情況下會跟其他材料混紡。
滌綸易洗快幹、不易褶皺的特點,是制作免燙服裝的理想材料。中國人更熟悉的滌綸産品,便是“的确良”。
腈綸:
化學名為聚丙烯腈纖維,簡稱PAN,也稱“奧綸”或者“開司米綸”。
它的密度比羊毛小,強度卻是羊毛的兩倍以上,由于有很多與羊毛相似的特性,所以也稱為“人造羊毛”。但缺點就在于彈性不好,耐磨性差,而且容易起球。
所以很多時候都會與羊毛混合紡織,來提高性能。腈綸因為輕便主要用在登山服、冬季保暖服、毛衣上,以及宜家賣的地毯。
腈綸磨毛保暖衣
氯綸:
化學名為聚氯乙烯纖維,簡稱PVC。
在紡織中,氨綸主要用于制作人造革,比如家具表皮、皮衣。人造革是最早發明用于皮質面料的代用品,它是用PVC加增塑劑和其他的助劑複合在布上制成,優點是價格便宜、色彩豐富,缺點是容易變硬、變脆。後來随着技術的發展,PU(聚氨酯)合成革逐步代替了PVC人造革。
PVC外套
維綸:
化學名為聚乙烯醇纖維,簡稱PVA,也被稱為維尼綸。
維綸有良好的吸濕性,柔軟透氣,性質與棉花相似,被稱作“人造棉花”,被用作制作棉毛衫褲、運動衫或者貼身衣服上。但維綸衣服彈性較差,特别容易起皺。
氨綸:
氨綸化學名為聚氨基甲酸酯(彈性)纖維。我國稱它為“氨綸”,美國稱它為“萊卡”。
20世紀50年代為末,為了尋找能夠替代橡膠來制作緊身衣的原料,杜邦公司研發出萊卡纖維。加入萊卡纖維的服飾能夠擁有極強的彈性和拉伸性,且不易變形。它們擁有速幹的特質,能夠被染色和機洗,而且接觸汗水和化妝品後,不會有任何影響。萊卡被廣泛用于制作泳衣、滑雪服、健身衣、以及新型無痕内衣。
氨綸彈性非常高,一般制品不使用100%的聚氨酯,多在面料中混用5%~30%的比例,所得到各種氨綸面料均具有個15%~45%的舒适彈性。
結語:
無論是天然纖維還是化學纖維,都有其不同的特性,天然面料給予了我們生活中最質樸舒适的感受,而化學纖維則是豐富了我們的選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