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為什麼不能和深圳人說粵語

為什麼不能和深圳人說粵語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15:10:19

時常聽聞在粵港澳生活的閩南人提及,會說閩南話感覺學起粵語來方便許多。事實上确實如此,筆者迄今為止在珠三角停留的時間加起來還不到一個月,但也能說一口當地人聽起來不奇怪的粵語。閩南話和閩南地區人民的語言生活确實給閩南人學習粵語帶來了一定的便利。

為什麼不能和深圳人說粵語(千萬不要和一個閩南人說粵語很南)1

為什麼閩南人學粵語感到相對容易

粵語形成的曆史并不早。雖然廣東的開發比福建早,但如今的粵語并不是秦漢時期進入嶺南的漢人說的方言的後裔。粵語的直接來源是唐宋之間的通語。唐代前期及以前這裡說的方言不可考,且和當時的中原地區的方言差異很大。一直到唐代,廣東的口音還經常受到中原居民的嘲諷。《壇經》就記載了作為嶺南人的六祖慧能北上求法,被斥為蠻夷、指責語音不正。現在的粵語是唐以後各地移民遷入後使用當時通語并和當地方言及少數民族語言融合的結果,其中語音層次大緻上是對晚唐中古漢語的發展。

閩南話的底子來源于一支更早的南方方言,我們之前的文章有專門講過這個問題,但閩南話存在不同曆史層次的堆疊:福建省内的閩南話的文讀層的來源和粵語在時空上是有重合的,都是晚唐到宋初我國國内通行的權威方言。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越書面語的詞,其閩粵讀音越是相似,部分來源上的接近是有人覺得兩者接近的一大原因。

為什麼不能和深圳人說粵語(千萬不要和一個閩南人說粵語很南)2

  • 若無特别說明,本文表格中提及的泉州方言都是文讀音。

當然,如今的北京話、南京話等官話方言也是中古漢語的後代,隻是在某些地方變化得比較大,社會上就聽感而言不覺得它們和閩粵有什麼共同點,又因為常見,沒有人吹捧它們是“古漢語“,其實它們的某些特征甚至比南方一衆自诩存古的方言還接近中古漢語,比如”分平翹舌“。

來源上的接近除了帶來發音上的接近,最重要的是“内裡“的接近,即兩者的音系存在較為嚴整的對應,把握住這個對應關系,知道了一小批字的讀音,還可以根據規律推得更多字的讀音,起到一舉多得的功效。

為什麼不能和深圳人說粵語(千萬不要和一個閩南人說粵語很南)3

而幫助那些成功掌握粵語的閩南人學會粵語的幫手其實還可能有一個大家不一定願意相信的。那就是來自千裡之外首都北京的普通話,我們來看這組字。

為什麼不能和深圳人說粵語(千萬不要和一個閩南人說粵語很南)4

  • 表中黑、摘二字的北京讀音實屬北京白讀,北京文讀為hɤ,tsɤ,韻母也是一樣的,但這兩讀普通話中少見,一般來說北京白讀能分清楚的古入聲字音類比文讀多。

泉州文讀根本分不清間/幹、湖/豪/河及“黑/摘“二字的韻母,但以北京語音為标準音的普通話是能分的。閩南人的普通話水平都不錯,腦子裡分得清楚這些字,在學習粵語的時候也自動會分門别類,和閩南文讀本來的”分類“組合起來對粵語音系進行”認識“。這種工作,隻要你的普通話和閩南話足夠好,大腦會幫你代勞。

基于此給學習粵語的閩南人的建議

閩南人學粵語,北方人頭疼的入聲和各種發音問題不是什麼難事,隻要說好、精通普通話和閩南話,善于尋找它們和粵語的某些對應關系,立足生活實際多說多聽粵語,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問題了。當然,粵語裡面一些閩南話沒有的元音,如y、œ,以及帶有這些元音的韻母,閩南人要着重練習。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