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每日優鮮前置倉是怎樣的

每日優鮮前置倉是怎樣的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8-12 16:36:46

7月28日,每日優鮮30分鐘極速達業務在全國範圍内關停,公司被傳面臨“解散危機”,新京報記者就此事采訪每日優鮮方面,公司稱對前置倉業務進行了調整,次日達和其他業務不受影響。由于業務調整,部分員工離職,公司目前正積極尋求一切可能的方案,最大限度保障員工權益。

7月29日一早,新京報記者登錄每日優鮮App嘗試下單,北京雙井等一些區域顯示“本單購買的商品在當前地址下無貨。”

風投領域一度有“得生鮮者得天下”的觀點,作為“生鮮電商第一股”的每日優鮮在生鮮賽道顯然占得了先機,但如今它站到了懸崖邊,面臨危機。

成立于2014年的每日優鮮一度是資本的寵兒。天眼查顯示,截至今年7月15日,每日優鮮共獲得12輪融資,融資金額超過百億。此外,每日優鮮不僅首創前置倉模式,還在2021年6月搶先在美股上市。

不過,上市當日就遭遇破發,發行價13美元,開盤當天股價最高11美元,收于9.66美元,随後股價便一路下跌,7月28日,收于0.14美元。從今年3月開始,其負面信息頻繁爆出,包括拖欠供應商欠款、收納斯達克“退市”通知函、3天連續關閉9城業務、“次日達”業務某些交易存疑、傳出公司“解散”等,讓上市僅1年又1個月的每日優鮮更加岌岌可危。

每日優鮮前置倉是怎樣的(從資本寵兒到解散)1

圖/每日優鮮App截圖

首創前置倉模式,一度是資本寵兒

曾是世界500強企業最年輕的業務總經理的徐正,于2014年從聯想辭職後創辦了每日優鮮,并于次年首創“前置倉模式”,該模式一度被打上高光,并獲得資本青睐。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前置倉模式是在社區附近建立小型倉庫,将原本儲存在城市遠郊大倉的商品前移,用戶下單後,商品就近發出。這種模式極大地提高了生鮮的配送效率,使下單到收貨的時間從此前的1-2天縮短至0.5-1小時。

2019年,徐正還曾公開預測稱,到2025年國内的生鮮到家市場規模将達到10000億,前置倉模式則将成為每日優鮮在頭部城市最主要的布局。基于此,每日優鮮提出了在2021年發展成為千億規模生鮮零售平台的目标。

占到先機的每日優鮮也一度是資本的“寵兒”。天眼查顯示,截至今年7月15日,每日優鮮共獲得12輪融資,融資金額超過百億。投資方包括騰訊投資、中金資本、聯想創投、高盛集團、老虎環球基金等國内外知名機構。最近一次的投資信息顯示,每日優鮮近期與山西東輝集團達成股權戰略投資合作協議,山西東輝集團計劃向每日優鮮進行價值2億元人民币的股權投資。

在資本的助力下,每日優鮮迅速擴張,從北京向外輻射至華北、華東、華南、華中等地。2018年上半年,每日優鮮在生鮮電商行業的用戶規模占比超過50%;2019年,每日優鮮的前置倉數量突破1500個。這一年,每日優鮮的營收也實現了69%的高增長,達到60億元,GMV(商品交易總額)則達到75.9億元,位居行業第一。

每日優鮮在開創前置倉模式後,一度有不少追随者,包括叮咚買菜等。不過,在一番跑馬圈地後,前置倉模式開始受到争議。有業内人士認為,前置倉模式是個僞命題,它是一個不斷燒錢的模式。盒馬CEO侯毅在關掉盒馬的前置倉業務時也稱,前置倉模式可以低成本、快速複制,但是難以兼顧成本和效率,不可能全面盈利。他曾斷言,前置倉“是不成立的模式,是做給VC(風投)看的模式”。

深陷虧損、拖欠供應商欠款的泥潭

有業内人士認為,生鮮電商毛利率低、前置倉履約成本高,成為限制其盈利的原因。實際上,每日優鮮确實也已經負債累累,業績連年虧損,并有供應商稱被拖欠貸款。

據每日優鮮财務數據顯示,2018年-2020年,每日優鮮的營業收入分别為35.5億元、60億元、61.3億元;GMV從47.3億元增長至76.2億元,年複合增長率26.9%。不過其持續虧損的趨勢未得到扭轉,2018年-2020年,每日優鮮的淨虧損分别為22.32億元、29.09億元、16.49億元。在2021年第三季度财報中,每日優鮮預計全年淨虧損37.37億-37.67億元。此外,每日優鮮至今仍未公布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報。

同時,據其2021年第三季度财報,截至該季度末,公司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僅剩21.72億元,流動負債則高達32.23億元。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從今年3月起,不斷有每日優鮮拖欠供應商貨款的消息傳出。據每日優鮮2021年三季報顯示,每日優鮮尚未支付的供應商欠款淨額為16.52億元,同比2020年三季度末的10.88億元增加了34%。這些應付賬款裡包括三大類供應商貨款、外包配送公司運費、營銷服務提供商的服務費。

今年5月,北京每日優鮮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被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标的532.95萬元。據公開報道顯示,該案是每日優鮮與供應商之間的糾紛。不過,每日優鮮方面曾公開回應,經法院調解後雙方已達和解,正按正常程序執行結案。

公司解散等負面消息頻出,或面臨退市危機

從4月20日至今,每日優鮮的股價始終低于1美元。6月2日,每日優鮮收到來自納斯達克的“退市”通知函,公司股價已連續30個交易日低于納斯達克上市合規标準的1美元,需在180天内,即2022年11月29日之前重新符合最低股價要求。今年5月,每日優鮮還因未及時提交2021年年度報告,收到“不符合繼續上市要求”的警示函。

實際上,從上市開始,每日優鮮股價便一路下跌。2021年6月,每日優鮮上市當日遭遇破發,發行價13美元,開盤當天股價最高11美元,收于9.66美元,随後便開啟暴跌模式。截至2022年7月28日,其股價僅為0.14美元。

近幾個月内,每日優鮮也頻繁爆出關店信息。今年6月底,每日優鮮被爆出3天内連續關閉了9個城市業務,包括蘇州、南京、杭州、青島、深圳、廣州、濟南、石家莊、太原。

今年7月,每日優鮮官網還曾披露,其在例行内部審計時發現,2021年公司非主營業務線“次日達”的某些交易存在可疑

,包括供應商和客戶之間未披露的關系、不同客戶或供應商共享相同的聯系信息等。為此,公司審計委員在第三方專業顧問的協助下,針對該業務進行了獨立内部審查。同月,北京每日優鮮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聯合創始人曾斌卸任法定代表人,同時退出董事(理事)、經理、監事,新增孫玉英為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經理。

7月28日,據每日優鮮App發布的服務變更通知顯示,配送時間更改為最快次日送達,配送範圍為全國,30分鐘極速達業務在全國範圍内關停。同日,每日優鮮公司解散的信息傳出,官方稱是業務及人員架構調整。然而不斷下跌的股價也引來業内人士猜測,每日優鮮未來或面臨着退市危機。

新京報記者 張潔

編輯 王琳

校對 陳荻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