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在網絡上出現了很多有關于輔導孩子做作業的新聞:湖北武漢的一位媽媽因為輔導孩子功課,被氣得直接吞下了7片安眠藥;
而江蘇的一位家長在輔導孩子做作業時,因為情緒過于激動,一拳捶在了桌上,桌子沒什麼問題,但他的手卻骨折了。
那麼為什麼輔導孩子功課會成為一件這麼令家長們頭疼的事呢?曾經有人做過調查,發現大部分的家長在面對孩子的數學功課時尤為頭疼。
世界著名的大數學家、物理學家赫爾曼·外爾教授曾講說:“數學是一門無窮的科學。”
孩子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他們的思維邏輯、分析等能力都會得到很好的發展而且數學對孩子未來的發展也會起到非常重要的影響。
但現實卻告訴我們,有很多孩子在面對數學時,真的是苦不堪言,當他們看到各種複雜的符号、數字時,就好像是在面對一種外星語言一樣無從下手。
對此,如果父母想要培養孩子優秀的邏輯能力和分析能力的話,就不可以忽視培養孩子數學思維的重要性。
思維是人類的一種高級認識活動,我們能夠通過思維來對所接收、存儲的信息進行各種複雜操作。而數學思維就是思維的一種。
數學思維是能夠用數學去思考、解決問題的一種思維活動,一個人用數學思維解決問題就好像是文藝的人會用比較文藝的眼光看待生活一樣。
擁有數學思維的人能夠用數學的角度去看待生活中的種種問題。不過數學思維和其他諸如自控、自律、情商等能力一樣,也是要依靠後天不斷的學習來逐漸培養。
1、通過計算鍛煉孩子們的數學思維
雖然那些高深的數學知識,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基本用不上,但這并不意味着數學離我們很遠,在我們生活中需要用到數學的地方比比皆是。
讓孩子學會運用基本的計算,往往也是孩子們運用數學思維解決問題的開始,通過鍛煉孩子們的計算能力達到培養孩子們數學思維的目的。
2、鍛煉孩子的空間思維能力
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很多空間思維能力比較好的孩子,他們的數學往往也不會差,而通過培養孩子的空間能力,也能夠提升孩子的數學思維。
父母在平時的生活中,可以多給孩子玩一些例如拼圖、積木等一些需要搭建空間的玩具,以此激發孩子對空間的想象力、創造力。
3、巧妙利用孩子的興趣愛好
“興趣是一個人最好的老師”,如果單純讓孩子面對枯燥乏味的學術知識,那麼孩子們是很難長時間地靜下心鑽研的。
但是如果将數學思維融入到孩子的興趣愛好中,那麼孩子對數學的态度就會發生360度的大轉變,他們會對數學更感興趣,更願意在數學上花時間。
4、多運用“寓教于樂”的教育方式
做遊戲時每個孩子都非常喜歡的,通過遊戲能夠讓孩子獲得快樂,同時也能夠讓孩子的各種能力得到鍛煉。
家長在和孩子進行遊戲時,可以選擇一些帶有數字、需要運用空間、時間等元素的遊戲,以此讓孩子的數學思維得到提升。
5、多讓孩子做排序訓練
給物品進行排序是剛接觸到數學世界時最先接觸到的數學知識,通過對數字的排序可以完成孩子對數字的認知。
同時通過對物體體積的排序,可以完成對空間感的鍛煉;孩子通過名次、大小的排序,能夠讓孩子對序數産生認知。經過排序訓練,可以讓孩子的數學思維得到提升。
其實在你我的生活之中處處都充滿了數學的影子,隻不過是我們平時沒有感受到而已。
父母們如果能夠細心一些,完全可以依靠日常中的數學對孩子進行數學思維的培養、完成對孩子數學啟蒙的工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