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是人們為獲取一系列需要,所從事的服務于社會并作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工作。中國職業規劃師協會将其定義為職業= 職能 × 行業。
職業發展是一個人一生的工作經曆,在此期間會經曆職業、職位的變遷及工作理想的實現過程。
職業發展有兩個方面:對于企業而言,它是人力資源管理的一項活動,與工作分析、人力資源計劃、招聘與選拔、績效評估、培訓等有密切關聯。
于員工個人而言,在企業的工作中積累經驗、得到鍛煉,能達到成長、發展和滿足感的願望與要求,形成目标與職業計劃。
個人選擇什麼職業,選擇自己從事工作的方向,一般要考慮自己的價值觀、興趣、能力、經驗和行業發展趨勢、專業以及自己要實現的目标、生活的狀态幾個方面考量。
近日正式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将我國職業歸為8個大類,共1838個職業。簡單歸納有腦力勞動者、體力勞動者。腦力勞動者主要集中于: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如:工程師;國家機關、黨群組織、企事業單位的負責人,代表性是公務員;腦力與體力兼而有之集中于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如:秘書、司機等;體力勞動者集中于:商業工作人員,服務性工作人員,農林牧漁勞動者,生産工作、運輸工作和部分體力勞動者,如:創業者、插花、商人等;還有一些沒有形成共同特征不便分類的人員。
在每一個分類中,涉及不同行業,不同企業,不同規模,便會有不同的職能。也可理解為企業 部門。一個企業的初始職能有:戰略、業務運營(業務 産品 制度)、後勤(人、财、物、事)三大模塊。按面對客戶的直接程度,一個是直接面對市場與客戶是對外的;一個是面對員工,客戶是對内的各部門和員工。
随着企業經營正規化與标準化,到了工作分工極其細化的時代,舉例銀行的部門會有二三十個,董事會辦公室、監事會辦公室、戰略部、職能部門(人力、辦公室、财務、運營部、科技部、風險部、合規部、客服部(電子)、黨群部、紀檢部),業務部門(公司業務、零售業務、消費金融、農村業務、同業業務、金融市場業務、信用卡等等)。按職能分類,可以分為後台支持線與業務發展線。
業務發展線對客較多,跑外為主; 後台支持線,為内部組織協調資源配置作用,基本不用跑外。在職業選擇時也可以根據自己喜好,選擇動态或靜态。像我們在面試應屆畢業生時通常問應聘人員你是喜歡室内工作,還是喜歡室外工作?一個喜歡室内工作的人不可能做信貸員,因為他必須接觸客戶。同理,一個每天不出門就憋得慌的人,也不能安排在後台,那樣員工的體感就會憋屈,業務差錯與效果會讓管理者擔憂。大家以為隻有初出茅廬的應聘者才會考慮工作環境,其實每遇一個職業發展環境都可以用這個維度分析權衡,可被列為決策因素之一的。
部門歸屬兩條線下,具體細分各類崗位方向,在崗位方向上有營銷方向、産品方向、運營方向、風險方向、人力方向、财務方向、行政方向等,這裡的行業選擇、職能選擇、崗位方向選擇,其實對應的是不同賽道的選擇。對後期職位變動及二次擇業時将起到重要作用。分工細化的年代賽道的選擇愈發顯得重要。
再說職業發展路徑,它是動态的、延伸的、與時俱進的,有些賽道是主要的,有些是輔助的,主要體現于這些職能與崗位在企業裡的重要性,這與個人升遷及能力培養息息相關。有的崗位天生是穩定的、出口窄的、晉升路徑短的、有限的。職業發展路徑很短(如前些年的數據統計、黨群服務、質檢);做這些職能的人升遷機會、職業發展天然就慢、就難,正應了俗話一個蘿蔔一個坑;但有些挑戰大,人員流動高,容易出業績,這些職能流動率高、出線的機會就自然多,升遷的機會多。
職業發展路徑根據職能分管理線與技術線,有些企業還有營銷線。管理線基本是帶行政職務,謀的是“官”。舉例國家幹部等級有員工、科級(副的、正的),處級(副的、正的),廳級(副的、正的),省部級,國家級。企業裡的管理序列級别脫胎于國家幹部等級,但結合行業與管理需要又有新的創新,基本也是員工、骨幹/後備幹部、中心/科室副職、部門級别管理人員(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總經理)、再往上是企業頭部管理者及集團管理者等等。
技術序列分類相對簡單,初級、中級、高級、資深、專家等五個或多個級别,行業不同,細分級差不同。
一家企業的職業發展路徑裡肯定有管理序列,但不一定有技術序列,所以這也是職業選擇的篩選項。設定技術線,一是因為個人職業興趣不同,有些人愛鑽研,不愛交際,專業精耕,條條大路通羅馬。二是企業人員總量限制,出于管理科學性,不能有太多管理崗位,但又不能讓員工看不到希望,所以設計了技術序列,留住人才;三是對于技術密集度高的企業,技術崗是重要序列,不可或缺,如互聯網企業,屬于技術型。
管理線大家并不陌生,像有些人天生帶着幾分領導氣質,外向型,有統籌感、大局觀、善溝通、樂交際,适合往管理序列發展。
在一定時間段内,技術崗與管理崗是平行的兩條發展線,但從長遠看它是兩條交叉線,離頂端越近,兩線間距越窄,也就是越往上的能力要求越是趨同的,是殊途同歸的。應具備駕馭全局的能力、決策能力、領導能力、用人能力、社交能力、專業能力等等。
對于副業來說,有減肥的、有美容的、有知識付費的,其實職能與體制内有共性,能力素質模型也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區别是它沒有範疇、沒有邊界、組織不明顯,這就更需要人的自律性,也就更難駕馭。但我們也要做好旁征博引,做好人生規劃。
感興趣的朋友一起聊聊[比心][比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