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論語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論語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1 04:09:43

論語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子曰君子坦蕩蕩)1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新言“述而”之三十六,蘿蔔/攝影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孔子在《論語》中談及不少,君子與小人的區别。這裡又一次以心态和作為來談兩者的差異。

孔子說,君子待人接物、為人處世坦坦蕩蕩,内心坦然,無不适。

孔子提到小人,在待人接物、為人處世中因為太注重一己之私,所以常常不能自寬,内心焦慮,叽叽歪歪,患得患失中,不得安甯。

“坦蕩蕩”與“長戚戚”,從内心深處講,前者因為仁厚寬大,所以自在無挂礙,而後者因為立足狹隘,所以常會左右為難,也正因私心過重而導緻顧慮重重。

筆者讀《論語》更深的感受是,孔子在談“君子”與“小人”時,更多的不是在談論某個人或某類人,而是直指人的内心,他更多在談每一個人能落實的言行與心态的不同。

《論語》“裡仁”篇中,“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面對同樣的事物,有君子心與君子行的人,就與“小人”大不同。君子遇事考慮的一個重要出發點為是否有公德,是否有道德,是否有功德,而小人不然,小人隻想自己能不能得利。“裡仁”篇,另一章句,其實是孔子他老人家又強調了一遍,“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君子關注的是道義,是公益,是利他,小人關注的全是自己,全是自己的利益。

各位讀者也應該能有個推論了吧,君子因為做事的初衷與目标常常不隻為自己,所以他們能更全面和通達的看問題與做事情,他們在待人接物與為人處世中更從容和心安理得,而“小人”們,因為太糾結于自身利益,太锱铢必較的衡量自己的各種利弊得失,所以反而好像更寸步難行,和活得太累。

筆者按,也許……“君子”與“小人”根本就不是兩種人,他就是同一個人……隻是很多人都沒發現那個“真實”的自己?!

蘿蔔/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