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 Z1000細節&試駕報告
采用兩側雙出排氣管設定的Z1000,可以說是1970年代最負盛名的車款-Z1(900SUPER4)的現代版本,在初代Z1000自2003年首次登場後,曆經了十多年的改良進化,終于達到現行款的完全體;這次将由曾為摩托車雜誌編輯長的谷田貝洋曉,帶來詳細的試駕報告。
純粹的Street Fighter造型
【全長/全寬/全高】2,050mm/790mm/1,055mm【車重】220kg【軸距】1,440mm【最低離地高度】125mm
所謂的Street Fighter (街頭悍将)車款,是近幾年才出現的全新風格,主要測色就是搭載着超級運動車款的發動機及車架結構,移除了整流罩并換上一體式把手的設定。
Z1000最早于2003年首次面世,初代Z1000采用ZX-9R的發動機搭載在鋁合金雙樑車架與不鏽鋼發動機吊架上,在經過十多年的改良進化後,現行款的發動機為1043cc的水冷四沖程并列雙缸發動機,安裝在高剛性鋁合金雙翼梁車架上,且外型線條就像是蓄勢待發的捕獵者在發動攻擊前,那份如箭在弦、蓄勢待發的預備姿勢,更進一步采用類似昆蟲複眼造型的LED頭燈,讓外型變得越來越科幻兇惡。
出乎預料的雙腳着地性及駕駛姿勢
儘管座高不是非常低的815mm,但受益于較窄的座墊寬度,讓雙腳着地性意外的相當好,筆者173cm的身高已經能夠雙腳腳跟着地,加上一體式把手的切角及位置适中,讓上半身的駕駛姿勢雖然比一般街車車款前傾許多,但搭配上向下傾斜的頭燈及儀表闆,使騎士的整體視野相當遼闊不受限。
個性強烈卻容易操控!實際試駕印象
現行款Z1000從外觀上來看,他充滿着蓄勢待發的前傾肌肉線條,整體來說看起來很酷,但駕駛品質、操控性能卻也不讓人失望,還令人非常興奮。
Z1000所搭載的1043cc水冷四沖程并列四缸發動機,采用強調中低速而不是高速延伸性的動力曲線配置,這點與超級運動車款的設置略有不同,這個設定讓騎士能在正常範圍内,都能享受到?強烈的加速感?,特别是從6000rpm到轉速紅線區之間在二次加速感相當令人熱血沸騰。
相比同為Z系列、搭載渦輪增壓發動機的Z H2,Z H2也是相當激進的動力配置,但Z H2透過循迹控制系統協助騎士操控這頭巨獸,但Z1000卻沒有循迹控制系統這道?保險?,因此輪胎能否正常貼緊地面,就隻能取決于騎士的右手;從這層意義上來說,Z1000可是比Z H2還要更令人興奮,因為為了控制這種力量,騎士還需要一些操控技巧及自我控制能力。 (笑)
經過精心設計的車身,則可以使騎士充分享受Z1000的強勁加速感,由于前傾的駕駛姿勢搭配向下斜切的頭燈組及儀表闆,讓騎士能擁有極為廣闊的視野,筆者在實際試駕時甚至能看到前輪前方的路面。此外,高強度的鋁合金製雙翼梁車架和透過重心集中化的設定,讓Z1000駕駛起來也能很運動、刹車性能也很棒。
更令筆者驚訝的是,儘管它擁有如此大的馬力及性能,但是它卻也相當容易操控駕駛,?性能?與?容易操控?是如何同時存在的呢?關鍵就是發動機轉速,Z1000的發動機約略可以4000rpm作為分水嶺,這一點也能從儀表闆上的刻度略知一二。
Z1000的儀錶闆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上方為從4000rpm開始顯示的LED轉速表,下方則是液晶屏幕,液晶屏幕左側有小小的4000rpm以下的轉速顯示,雖然上方的LED轉速表看起來相當粗糙,但是當發動機轉速進入4000rpm開始加速時,騎士根本沒辦法低頭仔細觀看儀表闆上的資訊,這時LED轉速表就能提供相當顯眼且直觀的顯示,騎士也能從轉速及檔位約略判斷車輛速度。
在4000rpm以下時的動力容易操控,不論是都市慢速巡航還是塞車路段的走走停停都足敷使用,但是隻要退檔加上轉動油門将轉速拉高超過4000rpm,Z1000就好像是打開野獸栅欄一樣,提供源源不絕的動力供您差遣使用。
儀錶闆
Z1000采用緊湊型儀表闆并安裝在把手固定座上蓋,儀表約略可分為上下兩部分,上方為直條LED顯示的轉速表,下方則是液晶儀表,負責顯示4000rpm以下轉速、時速、油量、時間、檔位等資訊。
燈具
包含轉向燈及尾燈在内,Z1000全車皆采用LED燈組。
發動機
Z1000搭載的,是一具排氣量1043cc水冷四沖程DOHC 4氣門并列四氣缸發動機,最大馬力104kW/10,000rpm、最大扭力111Nm/7,300rpm,4000rpm以下溫和容易操控,但隻要超過4000rpm就會像是出閘野獸般的擁有狂暴加速感,這感覺會一路延伸至最大馬力全數釋放的10000rpm。
底盤結構
Z1000的前懸架,采用SHOWA製、直徑41mm的SFF-BP倒立式前叉,左側可調整預載、右側則能調整壓縮阻尼,雖然駕駛它時感覺到設定偏硬偏運動,但對比其他超級運動車款的設定來說,在街道上駕駛時還是比較舒适。順帶一提,前後懸架行程分别是前120mm、後135mm,後輪寬度達190mm
後懸架
Z1000的後懸架采用戴有多連桿的中置水平式設計,由于後避震本體幾乎以水平角度設置,因此能讓車身布局 (例如較低的座高、重心集中化)等更有幫助,原廠後避震除了可調整預載外,還能調整伸側阻尼設定。
刹車系統
Z1000采用直徑達310mm的浪花浮動雙碟盤 輻射四活塞卡鉗的前刹車,搭配後250mm浪花固定碟盤 單活塞卡鉗的配置,刹車性能強大到能穩穩停住車輛。
雙側四出排氣管
Z1000的外形特色之一就是雙側雙出的排氣管,這一特色彷佛就證明着它是Z1的合法繼承人,在加速時的排氣聲浪也令人愛不釋手;順帶一提,目前的款式僅符合EURO 4标準,接下來皆會有何改變呢?
腳踏
從腳踏上沒有橡膠止滑設計就能看出,Z1000是一輛講求運動而不是追求旅行的車款,變速箱自然是六檔配置,前齒盤15T、後齒盤43T,煉條規格為525。
煉條調整器
後搖臂為鋁合金製,至于透過旋轉來調整煉條鬆緊的偏心調整器設計,也是川崎車款的小特色之一。
油箱
Z1000的油箱容量為17L,平均油耗約16.9km/L,算換加滿一桶油約能駕駛280km;順帶一提,油量表最後一格閃燈時,約略剩下4L燃油。
座墊
Z1000采用前後分開的分離式座墊,前座有着滿滿的Z字印刷,且造型能穩定固定住騎士,因此能承受強烈的加速力道。至于後座,由于設計時優先考慮車尾線條,因此座墊很薄且把手帶很小,整體給人一種不安感,隻适合短途應急使用,長途旅行應該會是噩夢一場。
坐墊下空間
取下座墊後能發現超大的收納空間?當然是胡說的,後座墊下安裝了ETC車載設備後根本沒有其他空間,前座下面長方形黑色物體則是活性碳罐,外出駕駛還是需要額外安裝油箱包等車身包包或背包等騎士包款。
行李挂鈎
雖然座墊下沒有收納空間,但在後座腳踏及後擋泥闆上有行李挂鈎,能讓騎士在需要的時候,綁負行李綁帶背負行李等物品。
可調式拉桿
可調式拉桿通常出現在高級車款上,Z1000的離合器拉桿有五段、刹車拉桿有六段間距可調,讓騎士能依照手掌大小調整。
把手開關
與電控系統滿載的車款相比,Z1000的把手開關相對簡潔許多,右側把手開關僅有啟動電門及緊急熄火按鈕,左側則是一般必須要有的喇叭、轉向燈、遠近燈切換、超車燈及危險緊示燈開關。
結論Z1000具有極端且刺激的駕駛感受,加上電控系統與現代車款來說也相對偏少,因此對于想要舒适駕駛的初學者騎士來說,筆者并不推薦Z1000,但你如果是有一定駕駛技巧,又不想要太多電控系統介入駕駛的騎士,比起Z H2,筆者更推薦給您Z1000。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