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長者,退休20餘年,仍不忘發揮餘熱。身體依舊硬朗的他,人退心不退,始終心系家鄉、心系黔西南的發展。他說:“代表有屆,初心永恒”,他用行動踐行着諾言,積極投入到脫貧攻堅戰等工作中,為脫貧攻堅等工作譜寫了一曲晚霞映紅天的壯麗人生之歌。
八十多歲高齡的他,還挂念着鄉親。圖為他率服務團在老家長流鄉辣木基地調研
2015年,他主動請纓,當上晴隆縣長流鄉政府“民意調查·精準扶貧” 顧問、溪流村“名譽書記”。把發展民族地區經濟的重任扛在肩上,在他倡導下,晴隆縣長流鄉大力發展經濟,硬化通村柏油路、水泥路,大力實施農村安全飲用水、農村黨支部建設。做活“辣木、茶、果、蔬、煙、核桃”六大特色産業文章,實現經濟效益、生态效益、扶貧效益同步發展。
面對破舊的村民居住環境,實施農村危房改造,他帶領幹部群衆攻堅克難,破解經濟發展難題,讓老百姓得實惠。
2020年3月12日下午,這位已跨入90歲高齡的老人,又親赴晴隆縣長流鄉調研脫貧攻堅和疫情防控工作。
他始終踐行着“代表有屆,初心永恒”的理念,直到生命最後一刻,還不忘家鄉的發展。2021年12月,這位黔西南州人大常委會原主任、州政府原州長、州苗學會會長李昌琪老人,走完了他光輝的一生。
深入田間地頭看望村民
時 維
看那青山依舊,一次一次夕陽;歲月蹉跎話凄涼,失去親人腸斷。
把爺千聲呼喚,隻見靈柩停堂;不聞聲音在何方,我等心思淩亂。
叩首靈前跪拜,獻上銀錢點香;佳肴美味不見嘗,讓人悲觀失望。
寫上詞文一段,淚水灑入奠章;面臨永别這離傷,人人都會腸斷。
侄孫我等晚輩,回想生前恩光;讓我久久不能忘,爺的愛戴照望。
今有報恩孝侄孫女李某樹、李某飛、李某龍、李某七、李某鳳、李某綢、李某1、李某2;侄孫婿劉某成、劉某碧、劉某1、劉某明、劉某2、劉某虎、範某龍、羅某虔具時馐供品、花圈等不腆之儀緻祭于!
沉痛悼念新故叔嶽祖考李公諱昌琪老大人之靈柩前而泣文曰:嗚呼!
革命先驅前輩,事迹感人留名;已故之後變古人,曆史傳承接應。
此刻靈前奠祭,侄孫莫名傷心;吃水不忘挖井人,這是做人之倫。
我等三生有幸,能成膝下侄孫;前世修來大家庭,是我侄孫福份。
爺您身肩重任,一心勞碌為民;為了華夏富子孫,畢生精力費盡。
處在那個時代,條件十分艱辛;很難見到讀書人,更無什麼先進。
為了改變命運,您老夜戰挑燈;為了家鄉為了民,胸懷大志發奮。
克服條件艱辛,苦讀四書五經;弘揚民族之精神,投身參加革命。
福人自有官運,君子發光不停;憑借能力和為人,擔上州長職任。
山寨苗王優秀,當地一鳴驚人;光榮退休人民尊,清正廉潔公正。
古往今來社會,都有家族親情;是親必定顧三分,怎能沒爺照應。
那時我把學上,爺回家鄉探親;大家見您好熱心,團圓共聚一陣。
您的語言行動,鼓勵之聲動情;孫受鼓舞在學庭,勝讀十年書聖。
等我成年以後,步入社會征程;有爺給我做支撐,有事就去反映。
您老都很重視,及時盡力盡心;孫的幸福不忘恩,是您貴人照應。
歲月匆匆而過,爺也步入晚齡;栽培花木香噴噴,散發清香不盡。
如今面對靈位,難以表達内心;侄孫婿女難感恩,一言難以表盡。
把酒靈前敬獻,爺您安樂仙京;在生之能死也能,依然高官任命。
哀哉痛哉 伏惟尚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