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東方直播間的一名帶貨主播火了,這個臉型方方的男生,以其特有的幽默和才華,把新東方股價拉高6倍,直播間粉絲量從幾萬暴漲至千萬。
董宇輝在直播
很多看直播的老母親留言,說暑假要把自家孩子焊在這個直播間,不為了買東西,而是跟着他學英語、學語文、學曆史、學做人……
他叫董宇輝,之前給學生上課時自嘲是“中關村周傑倫”,直播帶貨後調侃自己“29歲長着49歲的臉”,是“人間兵馬俑”。
出于好奇,譯文創新教育的小夥伴也跟着刷了幾次直播。一段時間下來,小夥伴發現,董宇輝的出圈靠的不僅僅是運氣,而是他日積月累下的厚積薄發。
老母親們喜歡他的腹有詩書氣自華,但他的人生經曆,對孩子更有啟發意義。
一個農家孩子的自省
直播間裡的董宇輝風趣幽默,詩詞歌賦、天文地理、曆史人文知識信手拈來,不時穿插英語教學,很多人調侃:這不是在賣菜,而是在上課。
在轉型為賣貨主播前,董宇輝是新東方的英語老師,英語專業八級、英語口語八級、曾赴加拿大深造學習。因業務能力出色,還成為新東方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英文教研主管。
在外人看來,他不俗的談吐,一口流利的英語,一定跟他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優越的家庭背景有關,但譯文創新教育細細梳理後發現,董宇輝一步步走到今天,是多麼不容易。
董宇輝出生在陝西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家庭,祖祖輩輩過的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他在家裡排行老二,家裡還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弟弟。
和許多農村家庭一樣,董宇輝的父親年輕時,為了撐起一家人的生活,常年漂泊在外當農民工,“扛個袋子、背着被子”就走了,年老後又回歸農村。直到今天,他的父親、母親、70歲的奶奶仍在地裡勞作。
他說:“家庭經曆的一些事情,讓我在過早的年紀裡對金錢和物質、他人的評價和态度,有了非常深刻且痛苦的感受。”
在這種情況下,董宇輝很小就堅信唯有讀書才能改變命運。
笨鳥就要一直先飛
小學的時候,農村根本沒有學習英語的條件,唯一的方法是“死記硬背”。
董宇輝說,那時死活記不住“elephant”這個單詞,于是就把“elephant”寫在手上,吃飯時背、走路時背,還因此摔了一跤,手背都磨破了皮。
媽媽知道後急哭了,不是因為兒子的手摔壞了,而是急自己家孩子怎麼這麼笨。
通過一個禮拜的背誦,他終于記住了“elephant”,這點燃了他學英語的熱情,單詞背完了就背課文,背完課文就背課後題,甚至把所有卷子也背了下來,就是靠着這股不服輸的勁頭,挑燈夜讀幾千個日日夜夜,一路考到了西安外國語大學。
他日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我比較笨,所以得更勤奮一些。”
到了大學,優秀的人更多,他一口陝西味的英語介紹曾被同學打趣,一向不服輸的他下決心苦練發音,每天聽着VOA、BBC,一遍一遍地重複着練習,最後英語老師為他的口語發音驚豔。
對此,譯文老師說,董宇輝的求學過程正是成長型思維的體現,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喜歡挑戰、擁抱變化,主動學習、喜歡探索新事物,把每次失敗當成一堂課,想辦法把“我不行”變成“我能行”。
無數例子也證明,一個人能飛多高飛多遠,決定性因素并非有多少天賦,如果後天不夠努力,一切都是白費。
家庭的滋養讓他勇往直前
董宇輝雖然家境貧寒,但他一直不缺少家人對他的關愛,這讓他面對挫折與挑戰,始終能夠自洽,并積極尋找解決之道。
大一開始,他就各種兼職,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當導遊的那段時間。
那一年,他整整講解了17次兵馬俑。有時候下班回去晚了,宿舍門都關了,從學校到市區,打車要60元,他舍不得。
隆冬的深夜裡,他徒步回市區,哪怕一晚上沒吃飯,沒睡覺,沒喝水,
到了第二天,他還是面露笑容,帶遊客逛景點。
他說,“我不能玻璃心,父親受過的苦應該遠比我多,他沒抱怨,我也沒有資格抱怨。”
2015年,大四還沒畢業的他收到了3家offer:一家手表企業、一家汽車企業,和新東方。
父親問他:“你把很貴的手表或者很貴的汽車賣給富人,你對社會貢獻是什麼?”
最終,出于對知識的熱愛,他加入新東方,成為一名高中英語老師,在那裡度過了充實的8年。
2021年,教培行業的巨大變動改變了很多人的職業方向,新東方教育也轉型成一家直播帶貨企業,董宇輝從老師變成一個“網絡銷售員”。
說實話,這其中的落差還挺大的。董宇輝回家跟奶奶說了這個事,奶奶說,“隻要你做得開心,什麼都好!”
奶奶的一句話,讓他卸掉了心裡的包袱。剛開始直播帶貨時,整整6個月,都無人問津。偶爾沖進一個網友,也是罵他的:“說什麼鳥語?為什麼不找個帥點的?”
但内心的豐盈與笃定,讓他覺得“聽世界的意見,保留自己的觀點”更重要。
在直播間,他也會勸解大家不要懷念過去,“趕上黃金時代是你的幸運,趕不上還有其他地方,如果你一直在悔恨錯過的星光,最終你也會錯過太陽。”
面對突然的走紅,董宇輝時刻保持警醒:“千萬不能像範進中舉一樣瘋了。”他說,“大家喜歡我,是喜歡新東方,喜歡俞敏洪老師。喜歡另一個平行時空的自己——吃了些苦,熬了些夜,懂了一點道理,然後在鏡頭前落落大方地跟别人分享。”
知識是一個人最強大的武器
不管境遇如何變化,董宇輝從沒放棄過的事,就是對知識的追求。
直播帶貨時,他堅持使用雙語,談古今曆史,談人生哲學:
介紹牛排時,他從單詞構成講到維京海盜的曆史,小黑闆上寫下關于牛排和調料的英文單詞:“這個牛排的口感,第一個叫做juicy,多汁的;你的牙齒咬到叫做tender,嫩的,我們一般說一個東西嫩,還可以說delicate。”
在賣《DK博物大百科》時,他說道:
我們無法真正去踏上每一片土地,無法牽孩子的手去看每一處風景,無法聽每一個詩人講他們的故事,無法聽每個科學家講他的發現,我們的生命太短暫了,沒有辦法去體會這一切,但請記得,你一定可以找到一個無所事事的下午,就像你好多年前放學後無所事事的下午一樣,陪着孩子翻着一本書,聊一些童年成長的故事。
賣大米的時候,講起農作物曆史:
大概在一萬年前,新月濕地,就是現在的兩河流域和埃及,幼發拉底-底格裡斯這裡,人類馴化了小麥。
還有最讓他出圈的一段話:
當你背單詞的時候,阿拉斯加的鳕魚正躍出水面;當你算數學的時候,南太平洋的海鷗正掠過海岸;當你晚自習的時候,地球的極圈正五彩斑斓。但少年,夢要你親自實現,世界你要親自去看。
從董宇輝身上,我們看到一個閃閃發光的靈魂,從來和帥氣無關。
知識能給人帶來什麼樣的改變,董宇輝就是這個問題的最佳答案。
譯文老師也常在家長課堂鼓勵父母帶孩子多閱讀,保持終身學習的心态,因為知識是唯一永遠不會被奪走的财富。
當别人問董宇輝,是運氣重要還是努力重要的時候,他嚴肅回答:“我覺得讀書更重要。”
因為讀書,他從一個農家孩子,成為一名老師,影響了成千上萬的孩子;因為讀書,他從直播圈脫穎而出,成為别具一格的知識型主播。
無論世界如何變幻,知識永遠是一個人最強大的武器。
喜歡我的内容,記得關注“譯文創新教育”頭條号,感謝!有任何教育問題,也歡迎私信或留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