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圖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父母從小就教育我們,一定要做個知道感恩的人,把别人的好記在心裡,日後找機會報答。古人雲:“滴水之恩,應當湧泉相報。”哪怕是一絲一毫的恩情,都要銘記于心,然後千倍百倍去回報,不懂感恩的人是自私,同時也是極為悲哀的,沒有人願意跟這種人相處。
恩情可分為三種,一是父母給予孩子的養育之恩,唐代詩人孟郊寫道:“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二是親朋友好的幫助,這種最為常見,老話說得好,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三是陌生人的恩情,相對而言非常少見,通常被稱為知遇之恩,也就是所謂的貴人。
古代關于報恩的正能量事迹不勝枚舉,韓信早年家境貧寒,加上父母去世較早,他成了無依無靠的孤兒,日子越來越艱難。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韓信胸懷大志,打算憑借努力改變命運,讀書非常用功,尤其是那些兵法韬略的書籍,幾乎讓他廢寝忘食。
除此之外,他還用心習武,立志成為德智體美勞全全面發展的有志青年,然後闖出一片名堂。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打臉,當時科舉考試尚未出現,韓信滿腹才學毫無用武之地,甚至被一個屠戶欺負,韓信忍受胯下之辱。或許韓信不止一次抱怨,為何上天對他如此不公平。
有一天,韓信好幾天沒吃飯了,就來到河邊釣魚,祈禱釣到幾條大魚填飽肚子。奈何天不遂人願,韓信運氣太差,一條魚都沒釣到。正當他餓得不行的時候,一位洗衣服的婦女看他可憐,就把自己的飯給韓信吃。對于這份恩情,韓信牢牢記在心底,他功成名就,拜将封侯之後,用千兩黃金報答漂母。
韓信的故事,想必大多數人都聽過,既彰顯了漂母樂于助人的優秀品行,同時更突出了韓信知恩圖報的美德。古人常說,有恩不報枉為人,但民間還有這樣一句俗語:“升米養恩,鬥米養仇。”猛一聽感覺就是胡說八道,但仔細領悟其中的道理之後,會發現确實如此,該俗語是啥意思呢?
所謂的“升”和“鬥”,都是古代的容量單位,一升米相當于現在的1.25斤大米,而一鬥等于十升,從字面上來看,“升米養恩,鬥米養仇”的意思也不難理解,小恩小惠能讓别人記住你的恩情,但大恩大德有可能讓對方記恨你,把你當成仇人,說好的“大恩大德,沒齒難忘”,怎麼成了“鬥米養仇”?
古代有兩戶人家,主人分别是老張和老王,原本他們家境差不多。由于老張好吃懶做,平時花錢大手大腳,幾乎沒有任何積蓄,而老王談事肯幹,把莊稼打理得很好,收成自然就比老張多。加上老王勤儉節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有一年發生災荒,幾乎顆粒無收,老張就到老王家借糧食。
本着遠親不如近鄰的想法,老王毫不猶豫伸出援手,幫助老張渡過難關。但是,老張依舊不學無術,家裡窮得揭不開鍋了,多次向老王借糧,導緻老王也捉襟見肘,說自家也快斷糧了,讓老張另想辦法。
老張完全忘記了老王的恩情,責備老王太摳門,到處說他的壞話,老王非常憤怒,再也不和老張來往,從而就有“升米養恩,鬥米養仇”的說法。
其實,這樣的例子很多。某位明星出于好心,資助了一個貧困大學生,不要求任何回報。然後,對方不僅不感恩,反而形成一種依賴,甚至當成提款機,以各種借口要錢。該明星十分生氣,不再繼續資助,大學生竟然寫文章诽謗她,其行為簡直令人唾棄,同時也說明“升米養恩,鬥米養仇”的道理。
俗語“升米養恩,鬥米養仇”,至今流傳了千百年之久,并不是教世人變得冷漠,而是勸告我們,幫助别人之前,要認清對方的人品,遇到忘恩負義之人,最好不要去幫助他,否則費力不讨好。各位讀者,你認為“升米養恩,鬥米養仇”的說法正确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