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紅樓夢》第一回“甄士隐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裡,能看到《金陵十二钗》的出處:“……後因曹雪芹于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删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則題曰《金陵十二钗》。”這是明确的出處。
但,為什麼是十二钗,不是十三钗,不是十一钗?或者二十钗?
第一個原因是十二這個數字。《古樂府》裡有”頭上金钗十二行“的句子,原意是指女子發髻高,頭上插了好多,注意,不是确數十二,是好多。到了唐代,白居易的詩《酬牛思黯》裡的”金钗十二行“則用來指女子排列之衆。直到宋人沈立《海棠百韻》裡說:“金钗人十二,珠履客三千。”人十二,則明确到了準确的數字,人十二個,十二個女子。而其實十二這個數字非常奇特,比如現在的十二個月,十二地支,對應的十二生肖,十二星座,十二時辰等,計量裡的十二個為一“打”等。為什麼是十二呢?據傳有這樣的原因,是十個手指再加上兩隻腳,用于計數很方便。在包裝學上則3X4=12,包裝出來的盒子更适合美學的黃金比例,如果是2X5=10,則非常難看,還有,如果跳舞,十二個人也能排出較好看的隊形等。總之,12很适合用于表達較多的數字和概念,因此,在《紅樓夢》裡,不單寫了十二個女子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女子的故事。
第二個原因是第五回裡的正冊上的女子也确是十二人。這是确數十二,即那些身為主子的十二個女子,分别是:
林黛玉:金陵十二钗之冠(與寶钗并列)。淚盡而逝。薛寶钗:金陵十二钗之冠(與黛玉并列)。後獨守空閨 。
十二之數,正好拿來确指,又可泛指衆生,因此,曹雪芹把紅樓夢又題名曰《金陵十二钗》,這樣的說法,要比前不久張大導演拍的《金陵十三钗》的名字格調深遠了不知道多少個級别。
(跟着布丁讀紅樓3)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