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小區電梯夜間噪音分貝

小區電梯夜間噪音分貝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3 13:30:47

小區電梯夜間噪音分貝(馬達聲叩門聲開鎖聲)1

小區電梯夜間噪音分貝(馬達聲叩門聲開鎖聲)2

小區電梯夜間噪音分貝(馬達聲叩門聲開鎖聲)3

小區電梯夜間噪音分貝(馬達聲叩門聲開鎖聲)4

桂田管控區志願者們的日與夜:

10月30日,廣州市海珠區江海街道桂田社區部分區域被劃為高風險區。桂田社區是典型的城中村社區,村中樓宇密集,人口密度大。半個月來,盡管在社區裡要克服的困難并不少,志願者們仍然竭盡所能,堅持支援至今。車聲、叩門聲、開鎖聲、鍵盤聲……每個聲音都是志願者對居民“急難愁盼”的回應。

1

這位仲裁員在管控區開起快遞車

馬煜逵

●職業:仲裁員

●抗疫工作:物資保障

“呼!”早上9點,駕着三輪快遞車的馬煜逵行駛在海珠區江海街道桂田社區的巷道上,微風卷起一片落葉。車子裡載的是居民的生活物資,包括米、面、油、水、蔬菜、零食、生活用品等。海珠區疫情暴發後,馬煜逵和同事們在10月26日晚已提前到達并支援至今。

馬煜逵是海珠區人社局勞動人事争議仲裁院的仲裁員。該局一行20人駐紮在桂田第四網格,負責網格内22棟樓居民的物資保障。“我們住在外邊的酒店,過着兩點一線的生活。”馬煜逵告訴新快報記者,物資保障組的工作大緻分兩類:上午協助醫療組測核酸及檢查抗原;下午派送物資和快遞、外賣等。除了中午吃飯的時間可以稍事歇息,其餘時間幾乎無休。

桂田社區是典型的城中村社區,人口密度大,村中樓宇相握,樓高七八層,且95%沒有電梯。“有一對母子住在臨巷一樓的一戶門面裡,那天我們派完物資後,那位母親放下門口鐵絲網内的一層布簾,我讓她關好門,她說這就是門,已經關好了。透過布簾,我聽到她耐心輔導孩子功課的聲音。那一刻,我的内心就受到了巨大沖擊,我仿佛看到了岩縫中不屈不撓的種子。說實話,那天我們已經在封控區早出晚歸連軸轉了10多天,真的很累。可是那道布簾和布簾後的聲音好像将岩縫中的種子,那股頑強向上生長的力量也灌注進了我的體内。”

每念及此,馬煜逵都會覺得,能守護這樣的市民,再苦再累也值了。随着隔離期滿人員的返回,到11月14日,她和另一位同事兩人共為4棟樓89戶169人服務。起初,運輸物資的隻有小推車。馬煜逵每天都要走一萬多步,爬完樓後,一向不愛出汗的她全身也要濕透了。

後來,疫情防控指揮部想辦法調來了快遞車,承擔卡口到居民樓的物資運輸。馬煜逵大膽地試了一下:“我有摩托車證,也有機動車證。”于是,馬煜逵成為了第四網格唯一的女司機,同事都誇她開得穩,英姿飒爽。插上鑰匙,快遞車啟動了,她想把食物早早地送給封控區每一位等着吃飯的人。

2

每天定時送飯,一定要讓待産孕媽吃好

李勳

●職業:内勤

●抗疫工作:物資保障

“砰砰砰!”中午12時左右,一名“大白”提着兩份午飯走上了居民樓,隻見他輕車熟路地來到了四樓一戶房門前。聽到敲門聲,一名孕婦打開了房門,從“大白”手裡接過了午飯。“謝謝!又給我們送飯了。”“哎,不客氣!今天身體怎麼樣?需要我們提供什麼幫助嗎?”“一切都好!”

這名每天堅持為待産孕婦送飯的“大白”叫李勳,是海珠區人社局下屬單位人才服務管理中心的内勤。李勳同樣是第四網格的物資保障員,對接60餘戶100多位居民。截至11月14日,他已經在桂田社區連續服務了20天。

進入風險區後,李勳了解到在隴西裡北約某居民樓内居住了一位懷孕39周的待産孕婦陳女士(化名)及其5歲的女兒。因陳女士臨近預産期,經綜合研判,沒有随該棟其他居民一起轉運。李勳在得知陳女士的家人在外地,不便搬入與其同住的情況後,除日常上門進行核酸采樣、配送物資和快遞外,一周以來每天風雨無阻地在飯點為陳女士和她的女兒送上盒飯、水果,讓母女倆按時吃上熱飯。除此之外,他還每日定時緻電,細心關注陳女士的身體狀況。

12日中午,李勳收到了陳女士發來的一條短信,信中表達了對他和同事們的感謝和稱贊,這讓李勳心裡十分感動。目前,在“大白”們的溫暖關懷下,陳女士身心狀況良好,李勳告訴新快報記者:“陳女士預産期在一周後,第四網格醫療組已為其到醫院生産做好充分準備。”

3

他接過鑰匙和貓糧,去幫居民照顧貓

王嘉南

●職業:書記員

●抗疫工作:物資保障

“哒!”當門鎖轉開的時候,藍貓“抱抱”警惕地躲了起來。上次它見到人還是半個月前,聽腳步聲,并非熟客。“抱抱!抱抱!”物資保障組的志願者王嘉南打開視頻,讓主人喊話。聽到聲音,小家夥走了出來:“喵!”一聲回應,讓“硬漢”王嘉南心裡變得軟軟的。

王嘉南本是海珠區人社局勞動人事争議仲裁院書記員,今年29歲。他直接服務對接3棟樓52戶人。11月9日,5樓的一位租戶找到了他的電話,“我太擔心小貓了,能不能麻煩您去看看?”王嘉南沒有任何猶豫地說“好”。

次日,接過租戶送來的鑰匙、貓糧、貓砂後,他立馬向巷子深處走去。“剛換好貓砂,‘抱抱’就着急地沖過去了。”王嘉南高興地說。食物和水也搞好後,王嘉南很想撸一撸貓,但他還是忍住了,“我身上畢竟穿着大白,不知道有沒有帶着細菌和病毒。其實進門之前,我還特意在全身又噴了一遍酒精。”

為了少添麻煩,貓咪主人提出,能不能每十天幫忙看一次小貓。“不用那麼客氣。如果有需要,我可以過來。”王嘉南感慨,疫情之下,大家都不容易。“我作為服務這棟樓的志願者,希望盡自己所能幫助居民,盡量滿足他們的需求。”5天後,王嘉南又上門了。

4

要即出、出即準,她對每個人心中都有“數”

王聰穎

●職業:内勤

●抗疫工作:數據員

“噼裡啪啦!”晚上11時,當大巴從封控區返回酒店的時候,大多數志願者都在休息,而王聰穎卻抱着電腦,快速地打字中。10月26日,身為海珠區人社局執法科科員的她積極響應号召進入桂田封控區,成為一名“數據員”。

說起數據員,可能并不被居民所熟知。其實,他們與每一戶的居民密切關聯。當管控開始後,數據員要首先建立摸查底冊,全面準确地掌握網格内有多少居民、每一戶的人員構成,以保證後續的上門核酸檢測以及物資派送不會遺漏。此外,還要細心地備注每一戶居民的特殊需求,提醒片區的工作人員在日後的工作中一一落實。

城中村人員密集、人口分布複雜,底冊建立的基數龐大。王聰穎每天在至少七、八個表格當中“浮沉”,無論是每一戶做完核酸的數據,還是物資派發的數據,都要一一核對。最令她開心的是數據都能“對得上”,這代表着居民們度過了順利平安的一天。如果有一處數據出現了誤差,王聰穎便要找出數據變動背後的原因,是突發情況還是記錄有誤?細緻瑣碎的工作貫穿了數據員們的每一天,對此,王聰穎笑稱:“感覺腦容量都不夠用了。”

“我們數據員工作的關鍵在于‘快且準’,要即出、出即準。”王聰穎說,準,是數據員工作的基礎,哪些住戶因為隔離留下寵物需要喂食清潔,哪棟樓中有幾名孕婦、老人、嬰幼兒需要多加關注,哪棟樓有慢性病患者要定時送藥,王聰穎都了如指掌。其中,最令她挂心的是管控區内一名患有腎病的老爺爺,他每周都需要進行三次的血液透析,王聰穎便會提醒工作人員為其做核酸,确保老人來回接送的安全。在她眼裡,表格中的數據并不是冷冰冰的數字,而是一戶戶居民的生活需要。正是因為準确掌握每一戶居民的訴求,數據員經常是第一個鎖定訴求居民所在地址的人,能盡快安排後續工作解決居民心頭之憂。

在11月1日這天,王聰穎在封控區内度過了自己的25歲生日,忙碌的她甚至忘記了自己的生日,還是朋友提起,才恍然醒覺。沒有美食、沒有聚會,但在剛剛為居民解決了困難的王聰穎看來,這是自己過得最有意義的生日。

■采寫:新快報記者 王彤 鄧善雯 ■圖片:受訪者提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