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秋媽育兒
一年之末又快到了,從農曆二十開始,在外工作的人陸續歸鄉。年二十三是我鄉下的趕集日,我也湊熱鬧帶孩子一起逛街去。
路上人來人往,很多像我一樣帶着孩子湊熱鬧的寶媽。稍多的寶媽衣着打扮都是美美的,孩子的衣服不合體且穿得很臃腫,看起來左一塊油漬右一塊污漬。看着這樣的場景,不由得讓我想起平時的所見:
這些孩子們大部分都是留守兒童,看護的可能是年齡稍大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所以即便是孩子不回家,他們也沒有那個能力找孩子回家;即便是有心催孩子做作業,但無奈長輩不會;父母們可能為了更方便和孩子交流,所以給孩子準備了手機,隻是孩子沒有把手機用在正途上。
話說回來,孩子的爸爸媽媽努力在外打拼,回家看見自己的孩子整成那樣,心酸是免不了的,爸爸媽媽們的心理:
……
爸爸媽媽們即便是心裡再怎麼不舒服,可是,把孩子放在家裡肯定是經過大人自己的深思熟慮,咱們也要體諒老人家的難處:
所以,難得的家庭團聚,又适逢大過年,按住心口中的不舒服,親自為孩子打理一番,爸媽媽心中的那個小公主、小王子肯定又回來了。
除了這些表面上的問題,父母們更應該密切關注家裡留守孩子的心理發展。
“留守兒童”自幼離開父母,缺乏親情的關愛,往往易産生焦慮、煩躁、悲觀、疑慮等一系列的消極情緒。
學習方面因缺乏家庭的輔導,導緻困難重重。
行為方面缺乏父母的管教,在監護人不敢管也管不了的情況下,孩子們容易産生厭學、逃學、沉迷于遊戲,引起行為上的偏差,嚴重者走上犯罪的道路,誤入歧途。
“留守兒童”比平常人缺少最多的是父母的關愛和呵護,長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因此,留守兒童的父母們要努力完善家庭教育環境,平時父母與子女的溝通不要千年不變的都是孩子的成績。
沒有孩子願意成為留守兒童,為了那美好的生活,在外拼的你,讓我們來年一起努力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