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訓,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以其獨特的教化功能流傳于世,家就是國,國就是家,家國一體。《大學》中所言: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國。《顔氏家訓》至今脍炙人口,其推崇的忠孝節義、禮義廉恥,對于我們的舉止行為有重要的約束作用,對為人處世也有着重要的教化功能。全書二十篇,精煉的語言,足以讓人明事理,正人心。
家訓的目的,不是為了提高門楣,讓人景仰。就如同顔之推在《顔氏家訓》首篇《序緻篇》所說:吾今所以複為此者,非敢軌物範世也,業已整齊門内,提撕子孫。家訓,就是用來整頓家風,教育子孫後代。民間流傳着一句: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也足見對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引導作用不容忽視。顔之推更是以其自身的故事告訴我們,要引以為戒。
《教子篇》中,顔之推以孔子的: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來告誡後人,孩子的天性乃是從小養成。這也是我們今日所說的啟蒙教育。啟蒙,乃是開導蒙昧,使之明白事理。現代社會,年輕人有了孩子後更是拼命工作,孩子往往帶給爺爺奶奶照顧,可是,父母在孩子成長成才的過程中,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子不教,父之過。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培養好孩子也是父母的重任。
都說兒行千裡,家風随行,可見家訓的重要性。
上轉轉網,買正版圖書,正家風學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