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王戎不取道旁李告訴我們什麼啟示

王戎不取道旁李告訴我們什麼啟示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4 05:19:53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世說新語·雅量》

王戎不取道旁李告訴我們什麼啟示(王戎不取道旁李是因為他聰明嗎)1

《王戎不取道旁李》是四上語文的一篇課文,在《世說新語•雅量》的第四則。教材的提示,除了誦讀文本内容之外,僅是請大家思考為什麼“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這是遠遠不夠的,甚至可以說“離題”。

人之天性,避害趨利,甚至有因此全然不顧是非、面目可憎者。但《雅量》一篇之中,或如嵇中散臨刑而神氣不變,或如王右軍對客而東床坦腹,臨大害大利而不失其故常,甚自貴重,甚有尊嚴,是為“雅量”。

王戎不取道旁李告訴我們什麼啟示(王戎不取道旁李是因為他聰明嗎)2

元·劉貫道·消夏圖

動物的幼崽,包括人類,通常都會喜歡各種吃的,尤其是甜食、水果。即如陶淵明家的小孩也不能免,所以“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栗”。七歲的王戎面對一樹的李子,居然沒有口水上腦,和小夥伴一起“競走取之”,反而冷靜分析,知道這是一樹苦李,而且得到了驗證。“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形成了鮮明的比照。

王戎不取道旁李告訴我們什麼啟示(王戎不取道旁李是因為他聰明嗎)3

這其中當然有“聰明”和“觀察細緻”的問題,但重點不在于此,而是讨論為人的自持與珍重的,否則就編入《捷悟》或《夙惠》篇了。

如果這是一樹甘李,王戎就會奔而取之嗎?我想他也不會。編寫《世說新語》的人應該會認同我這種推測。

當然,這種自持力的産生,也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機制,“自持”與“珍貴”,也自有其小大之分。

大約王戎一直就研究,李子如何則甜如何則苦,甚有心得,所以幼時一望便知為苦李,長大也苦心求來李樹佳種,秘不傳人。《世說新語·儉啬》記載:

王戎有好李,賣之,恐人得其種,恒鑽其核。

這是沒出息到什麼份上了?真所謂“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儉啬》篇一共八則,王戎一人就占了四則,其他三則是:

王戎儉吝,其從子婚,與一單衣,後更責之。

司徒王戎,既貴且富,區宅僮牧,膏田水碓之屬,洛下無比。契疏鞅掌,每與夫人燭下散籌筭計。

王戎女适裴頠,貸錢數萬。女歸,戎色不說。女遽還錢,乃釋然。

“儉啬”之“啬”,恰是“牆”的初文。儉啬之人,未必全是貪财,而是“門牆”甚嚴,界限感明晰,是我的我一個不給,不是我的我一個不要。所以我們就能明白《德行》篇所記:

王戎父渾,有令名,官至涼州刺史。渾薨,所曆九郡義故,懷其德惠,相率緻赙數百萬,戎悉不受。

王戎不取道旁李告訴我們什麼啟示(王戎不取道旁李是因為他聰明嗎)4

讀書,教學,自反,品讀人性的多樣,分析背後的機制,可以玩味之處甚多。隻是孤立看待《王戎不取道旁李》,知其“聰明”“善于觀察”,所得是有限的。應當聯系所在之篇目,聯系《世說新語》所載王戎的其他資料,聯系人性的種種面相,所得才會更豐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