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的蛙泳腿跟專業選手的蛙泳腿不一樣呢?”
之前幾期波蛙内容中有順帶提及過蛙泳的寬蹬腿與窄蹬腿,“什麼?蛙泳腿真的有兩種?區别是什麼?”
這可能對于剛剛進入遊泳圈的愛好者來說比較沒有概念。什麼是寬蹬腿?什麼是窄蹬腿?隻是字面意思的寬、窄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寬、窄蛙泳腿的區别以及選擇。
寬蹬腿與窄蹬腿的「區别」其實寬、窄蛙泳腿在表面動作形态來看,區分的重要指标在于膝蓋與腳踝的位置:收腿結束後雙腿腳踝寬于膝蓋為窄蹬腿;雙腿腳踝窄于或者同等于膝蓋為寬蹬腿。
所以所謂的寬窄是指雙腿膝蓋之間的距離,相對寬與相對窄。
當然,在動作的過程中寬、窄蛙腿的動作趨勢也是有差别的。
寬蹬腿:偏三角形向後、向外蹬直,随後銜接雙腿并攏,雙腳的軌迹是共同完成一個三角形。
窄蹬腿:小腿向外側“畫圓”蹬夾一體,雙腳的軌迹是水滴形。
寬蹬腿動作幅度更大,推進力也更強;窄蹬退幅度相對小,推進力不如寬蹬,但是勝在頻率可以更快。
寬蹬腿與窄蹬腿的「選擇」這些區别就決定着不同蛙泳對蹬腿技術的選擇:平蛙(養生蛙)不需要太快的頻率,那麼匹配寬蹬腿來現實更高的實效性可以讓每一次動作周期更走水;而競技波蛙則需要更快的頻率,選擇與之匹配的窄蹬腿才可以手腿配合協調穩定。
在身體條件上來說:窄蹬腿需要更好的膝蓋柔韌性,不然很難做到最佳的蹬夾角度;寬蹬腿需要膝蓋更多的抗壓能力,類似于水中的蹲起。
結語
如果你不具備以上所需的能力,膝蓋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所以,大齡業餘人群并不是十分建議波蛙長遊。
其實不論哪一種蛙泳腿,本身都是會帶來一些膝蓋壓力的,所以長距離蛙泳且遊且珍惜,養生一點,佛系一點,不要過于追求千米蛙泳的速度,保護好膝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