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品訊)近日,有消息稱歐珀萊大量裁撤分公司“自救”,已經裁撤了大連、天津、福州、重慶、昆明、廣州等多個分公司,合并到其他地區。今年還會合并東北、華南、華中的分公司,分公司總數由從原來的22個減少到10個左右。辦公室大部分人都裁掉了,人事、财務和教育都将被裁掉。
圖片來源:歐珀萊官方網站
歐珀萊品牌最初的誕生,得益于資生堂集團和北京麗源公司。1991年,北京麗源公司在政府的推動下正式與資生堂簽定為期15年的合資項目(第一期合作),雙方在北京開發區建立新工廠——資生堂麗源化妝品有限公司,資生堂占65%股份,北京麗源占35%股份,目前董事長為藤原憲太郎。
《快消品》了解到,1996年到2015年,歐珀萊的銷售業績從9500萬元一路飙升至30億元,同時,專櫃數量到1000家,在百貨渠道中的銷售額占比一度超過5%,僅次于雅詩蘭黛和蘭蔻。然而2016年以後,歐珀萊逐漸被巴黎歐萊雅超越,近兩年唱衰品牌的聲音更是不絕于耳,歐珀萊在百貨渠道的動能似顯不足。
一方面,歐珀萊與商場的合作形式一直堅持買斷模式,對固有的貿易條款很難做出讓步,這讓疫情背景下的許多合作方壓力山大;另一方面,在一二線城市,像歐珀萊這樣的中端品牌定位比較尴尬,價位不算很低,加點錢就能用上國際大牌,現在國際一二線品牌的降維打擊,對于像歐珀萊這類的品牌影響很大;其次,或許多少受日企文化的影響,歐珀萊品牌整體的改革方式偏保守,終端銷售人員活力不足,競争力相對較低。
圖片來源:歐珀萊官方微博
總體來看,1994年成立的歐珀萊品牌,盡管在一線城市份額受到擠壓,但在國内尤其是線下市場依然有十分堅實的用戶基礎,目前歐珀萊品牌的銷售主戰場依舊是百貨渠道,其線上版塊主要由壹網壹創公司代運營。盡管品牌在産品包裝、櫃台形象、鮮肉代言方面煞費苦心,但年輕化營銷的精髓與品牌的深層變革,歐珀萊似乎一直未能踩在點上,品牌形象突破遇阻。
(信息來源:化妝品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