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求同存異殊途同歸

求同存異殊途同歸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15 01:25:56

求同存異殊途同歸(同中求異異則有我)1

蛙聲十裡出山泉(國畫) 齊白石

楊福音

蘇轼《水龍吟》起雲:“似花還似非花。”此即不離不即。不離不即,亦詞評,亦畫評。情景交融,筆墨入化,有神無迹。

創造是主動的,批評是被動的。創造在先,批評在後。創造的價值高過批評的價值。

動中靜,實中虛,有中無,色中空,此乃無意為佳的境界,即無功利境界。

悟,是突然驚醒,蓦然回首,毫無準備的升華,是不由自主地跨入美的境界。與書本,與理性無關。

悲劇的力量高于喜劇的力量,喜劇乃愉悅,悲劇則喚起生命。

秋風起,秋風涼。棉花白,稻子黃。摘了棉花收了稻,家家戶戶紡紗忙。小學語文課本上的至今還記得,如民謠。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所指何物,不講穿,捉摸不定,經得品。

古人已不會再開口講話了,但他們仍擺在那裡。我們怎麼會忘記他們呢?我們對先人要有敬畏之心,行事有約束,心中有信仰。要學會認識傳統,尊重傳統,将先人的美德才情來養育自己。

法國批評家丹納說:“一般來講,人的差别主要在能力和知識程度上,其實最主要的差别是在性格獨創性上的差别。”

繪畫,總是在同中求異,異則有我。

放了缰繩,跑個野馬,勃然撒野。在中國畫的正道上稍作偏離,實是将正道拓寬延長。

繪畫要能造險境,平地絕頂,不留退路。如齊白石的《蛙聲十裡出山泉》,意立得奇、巧、險,顯出頑童戲水,生命初出之歡欣,造險全在度的把握,不多不少,恰到好處。但有時過一點,放肆、撒野,更有意思,在意料之外,達至新的和諧。

與觀者又要不隔又要隔,不隔則親切平易,隔則保密有新鮮感。藝術一旦失去神秘,就失去了其吸引力、感染力。

八大山人意不在畫,道盡哀樂。

人們說,這個人演李白演得像,那個人演林黛玉演得不像。大家誰也未見過李白和林黛玉,但是大家早就有了李白和林黛玉背後的那個共同的“像”。平時人們所講的找對象也就是這個意思。藝術家一輩子的追求,就在于尋找這個“像”。

平時講懂不懂畫,懂畫就是懂畫法。向古人學習就是要懂得古人的畫法,懂得古人那張畫是用什麼方法畫出來的。這個問題不但畫家必須解決,批評家與收藏家也要如此。

齊白石将八大山人帶入不食人間煙火仙境的中國畫又帶回到人間,帶回到人世的風景,使得清冷的宣紙有了溫潤的人情暖意。真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金出于山,珠産于泉,人人皆知黃金與珍珠是難得的寶物,故倍加珍愛。然而山與泉還在,并不會枯竭。那些書畫名品,歲月千年,高手藝士,不複存在,豈不尤顯珍惜。書畫作品,薄紙一張,到了你手,真是機緣巧合。須知上蒼托你代管,肩負了一份責任。

要在筆墨上做大文章,好比蜀道之難。但先賢也都是這樣走過來的,他們也都走出來了。出路總有,要有自信。雖則老之将至,卻正好大器晚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