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晏殊和晏幾道是北宋詞壇上赫赫有名的一對“父子兵”。
晏殊被譽為“北宋倚聲家之初祖”,推動了宋初婉約詞風的形成和發展。
晏幾道更是青出于藍,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愛情詞作。
但我們今天不講這兩位,來講講晏家的另一位才子,晏殊的曾孫晏敦複。
他曾另辟蹊徑,寫下一首詠梅禅詩,短短56字令人叫絕。
這首詞名為《題梵隐院方丈梅》。
亞檻傾檐一古梅,幾番有意喚春回。
吹香自許仙人下,照影還容高士來。
月射寒光侵澗戶,風搖翠色鎖階苔。
遊蜂野蝶休相顧,本性由來不染埃。
晏敦複是晏殊的第八子晏傳正的長孫,自小聰慧,曾師從著名理學家程頤,深受其喜愛。
他的仕途雖不如晏殊順暢,但是其剛正的風骨曆來為後人所稱道。
當時秦桧許以高官厚祿,讓他支持與金人議和,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并聯合胡铨、曾開等人公開反對秦桧。
秦桧拜相後,他屢遭打壓,不得不自請外調,以避鋒芒。
他在地方任職期間,為百姓做了不少實事,後人立祠祀之。
當然,作為晏殊的曾孫,晏幾道的侄孫,自小受熏陶,其文學才華自是不俗,但可惜的是他的詩文大多失傳了,僅有一首詩傳世,就是這首《題梵隐院方丈梅》。
在這首詩中,他通過描寫梵隐院中的梅花,來抒發自己不流于世俗的高潔志趣。
詩歌首聯通過“亞檻傾檐”四字将梅枝的高大蒼勁描繪得窮形盡相,如在目前。
“喚春”一詞也頗耐人尋味,它不與百花争春,而是在料峭的寒風中呼喚春的歸來,由此可見它的與衆不同。
開頭看似簡簡單單的兩句,卻讓人體會到了詩人對梅花的偏愛。
颔聯兩句詩人既刻畫了梅花的絕世風姿,又突出了它的高潔品格。
“吹香”描寫的是梅花沁人心脾的幽香,“照影”則突出了梅花遺世獨立的風姿,嗅覺和視覺雙管齊下,将梅花的絕世之姿描寫到了極緻。
而“仙人”、“高士”的欣賞,又将梅花的精神品格推向了新的高度。
素心如雪,做人如梅,詩人寫的不僅是絕世之梅,亦是絕世之人。
再來看頸聯兩句,描寫得尤為動人。
寒冷的月光灑在庭院裡,微風吹過,梅影搖動,階苔生香。
這兩句雖比不上“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但也别有一番風味。
月光、澗戶、清風、階苔共同構成了一幅清新淡雅的月下梅花圖,令人心醉。
行文到了這裡,梅花的形象和精神已然到達了頂峰,而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也到了非吐不可的地步,尾聯兩句“遊蜂野蝶休相顧,本性由來不染埃”,是全詩的點睛之筆。
這兩句很容易讓人想到六祖惠能的著名禅詩“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在詩人看來梅花超凡脫俗,何用蜂蝶相擾?
這不僅是在贊歎梅花的品格,更是在抒發自己在喧嚣紛擾中不忘初心,不染塵埃,淡看名利,靜守流年的志趣。
整首詩将梅花描寫得可謂是形神兼備,短短56字令人叫絕。
尤其是最後一聯,和佛家的禅理相結合,既照應了标題,更道出了人生的至高境界。
心若不染塵埃,風又奈何?
身是菩提,心為明鏡,在紅塵的百轉千回中,閑看花開,靜聽花落,守一份甯靜,吟一份悠然,如此便好。
-END-
作者:解憂詩詞
注: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