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網友都會評選火爐城市。
武漢、重慶、南昌、長沙曾被稱為“四大火爐”。
後來,重慶、福州、杭州、南昌被網民稱為“新四大火爐”。
所以,他們更怕熱。
現代人怕熱,還可以待在空調房裡,古人可沒這麼方便。
有人搖起了蒲扇,有人脫掉了外衣,還有人,叫嚷着夏天快快過去。人們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吐槽夏天真熱”?
詩詞君要分享一首“最熱”的詩詞,你也來看看古人是怎麼吐槽夏天真熱的吧!
和蔡仲謀苦熱
梅堯臣
大熱曝萬物,萬物不可逃。
燥者欲出火,液者欲流膏。
飛鳥厭其羽,走獸厭其毛。
人亦畏絺綌,況乃服冠袍。
廣廈雖雲托,呼風不動毫。
未知林泉間,何以異我曹。
蠅蚊更晝夜,膚體困爬搔。
四序苟叠代,會有秋氣高。
詩的作者是宋代詩人梅堯臣。
這是梅堯臣寫給朋友蔡仲謀的一首和詩。
“苦熱”,苦于炎熱。
有多熱呢?且看梅堯臣細細道來。
大熱曝萬物,萬物不可逃。
燥者欲出火,液者欲流膏。
曝,就是曬。
太熱了,太陽暴曬着世間萬物,草木、動物和人等萬物,逃無可逃。
世間就像一個大火爐,人人都在火爐之中,真是無處可逃。
有的人燥熱,身體裡像要噴出火來。有的人汗濕了,身體裡的像要流出油脂。
“熱得流油”太形象了,誰的夏天,還沒有被熱到噴火、流油呢?
飛鳥厭其羽,走獸厭其毛。
人亦畏絺綌,況乃服冠袍。
不僅人覺得熱,萬物都覺得熱。
天上飛的鳥,也讨厭自己身上的羽毛,恨不得丢掉他。
地上走的獸類,也讨厭自己身上的皮毛,恨不得扒下來扔掉。
這一句太形象了,對熱的體會更形象了。
李白曾經就寫下詩句: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脫巾挂石壁,露頂灑松風。
李白也不想穿衣服,帽子也脫了,很是舒服。
鳥獸都想扒掉皮毛,更何況人呢?
絺绤【chī xì】,葛布,葛之細者曰絺,粗者曰綌。就是葛服。
大熱的天氣,人們連葛服都不想穿,而詩人還穿着厚重的袍子,戴着沉重地冠子,那就更熱了。
廣廈雖雲托,呼風不動毫。
未知林泉間,何以異我曹。
房子很大很好,梅堯臣身處其中,一陣風吹來,一根毛都吹不動。
是啊,處在室内,房子越大,風越起不了作用。
梅堯臣很是苦悶,他試想着,那山林中會不會好一些呢?
山林中有泉水,有清風,應該會很涼快吧。
蠅蚊更晝夜,膚體困爬搔。
四序苟叠代,會有秋氣高。
山中哪有那麼好呢?
夜晚都是蚊子和蠅蟲,一夜的叮咬,一夜睡不着,還要抓來抓去,撓來撓去,更不好受了。
怎麼辦呢?
梅堯臣隻能寄希望于夏天趕快過去吧,到時候,秋高氣爽,就不會這麼難過了。
古人說很熱,今人說很熱。
@吳政憲1984:怎麼喝水都渴,怎麼吹風都熱,要是沒有空調,就在這個夏天涼涼了。
@森夏榛果可尼_:天氣太熱了,外面全是熟人。
@吃肉肉搓麻将:飲水機裡的水不用插電開,就是熱的
@偏愛酒窩- :熱。很熱。特别熱。非常之色。熱到不行了。熱到快融化了。
@-松小果:從單位回趟家取東西,熱得流油……
很多人如梅堯臣一般,希望夏天快快過去,可還有的人,在夏天裡,依然覺得幸福。
愛夏天。雖然熱得流油、潮濕煩悶,但能随便穿穿紅配綠,能背背誇張花哨的帆布包,能經常吃到西瓜中心最甜的那一口,能套着老頭衫踩着大闆拖就出門搓一頓串串。煩躁得很明顯,但開心得更明顯。
夏天來了,三伏天來了,希望你的開心比煩躁多一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