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韓寒和他人争論對錯

韓寒和他人争論對錯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4 22:49:07

韓寒和他人争論對錯(韓寒無法背叛韓寒)1

作者 | 譚麗平

來源 | 盒飯财經(ID:daxiongfan)

第1219篇原創文章 | 12分鐘閱讀

商業片還是文藝片,對韓寒來說,不是個問題,但對圍觀者來說,他又似乎必須解答這個問題。

今年春節,韓寒帶着新片《四海》重返春節檔。放映首日,《四海》票房就達到2.34億元,超越《這個殺手不太冷靜》(2.17億元)、《奇迹·笨小孩》(1.89億元)、《熊出沒·重返地球》(1.1億元),成為僅次于《長津湖之水門橋》(6.65億元)的熱門賀歲檔。

但很快,票房和口碑呈現出割裂。當天下午,話題#四海難看#登上微博熱搜,如今豆瓣評分僅5.6分,在一衆賀歲檔中,排名墊底。更直觀的數據體現在第二天的單日票房裡,《四海》剛剛突破1億元,不僅被《這個殺手不太冷靜》《熊出沒·重返地球》反超,甚至成為單日票房降幅最多的影片,高達56.2%。

這并不是韓寒的第一部電影,從《後會無期》到《乘風破浪》,再到《飛馳人生》,韓寒前3部電影的總票房超過33億。韓寒“背叛”了那個曾經和資本勢不兩立的他,從一個作家、賽車手轉型成為導演、商人。

隻是,這種“背叛”不夠徹底。作為導演,韓寒的電影始終“韓式”,甚至常常夾帶私貨。這種風格表現為,抖機靈式的金句、無厘頭的冷幽默、永遠與車相關的劇情、小鎮青年出身的主人公……有網友說,韓寒的電影有六大元素:大海、小島、公路、小鎮青年、賽車手、父子關系。

韓寒始終追逐的是自我表達,不管是當時毅然決然的退學,還是選擇以書養車、成為專業的賽車手,再到後來突然轉型做導演。

一些80、90後觀影人群,對于韓寒極具個性的審美依然保持吸引力,但更多人對于沒有進化地、重複講失意文青的故事感到厭倦。

人到中年,想要兼顧喜好與賺錢的韓寒,身上凸顯着轉型的困境與矛盾:一方面表達情懷,一方面又需要靠近世俗,隻是有時候總會面臨取舍。

01 “韓寒的味道”慘遭滑鐵盧

大年初一的淩晨兩點,距離《四海》上映還有幾小時,韓寒在微博上發布了一封信。信中寫道,“這部電影前後用了兩年多,是積累創作了很多年才能得到的表達機會,我覺得那些克制與張揚,片刻的歡愉與永恒的憂傷都在裡面燃盡了”。

看得出韓寒很重視這次作品,從2021年4月22日宣布定檔開始,到第一支預告片,電影海報,全陣容劇照,機車制作特輯,動作版預告片,韓寒就在微博上,不定時宣傳他的第四部電影。每條微博下方評論區,都被粉絲的“期待聲”占滿。

韓寒和他人争論對錯(韓寒無法背叛韓寒)2

除了韓寒這一知名導演的光環加身,影片還集結了劉昊然、劉浩存、沈騰、尹正、周奇、張宥浩、喬杉、馮紹峰、王彥霖、黃曉明、陳小春、萬梓良等豪華卡司團。王一博、馮紹峰、尹正、劉昊然、黃景瑜等當紅明星的轉發助力,也徹底拉高觀衆對其期待阈值。

上映當天,除了最受期待的超級巨片《長津湖之水門橋》外,《四海》票房成績穩坐第二把交椅,沖破兩億。在“史上票價最貴春節檔”,以及當前低迷的行業背景下,有此成績,已屬不易。

然而,到了第二天,《四海》單日票房就被《這個殺手不太冷靜》《熊出沒·重返地球》反超,位列第四。

韓寒和他人争論對錯(韓寒無法背叛韓寒)3

口碑也慘遭滑鐵盧。上映僅半天,話題#四海難看#登上微博熱搜,實時搜索下方,充斥着“退錢”“難看”“看不懂”“添堵”等字眼。有網友調侃,“是有深度的電影,很寫意的現實,平緩的跌宕……”

以文藝青年、專業影評人為主的豆瓣,評分更是僅有5.6分,不僅是春節檔中最低,也是韓寒系列電影裡的新低。有人認為影片劇情過于壓抑,不适宜春節檔;有人說《四海》是韓寒的青春疼痛文學;有人說劇情過于寡淡,故事像個縫合;更有人直接将影片總結為“套路化的劇情 生硬的段子 浮于表面的熱血”

這一結果出乎許多人的意料。畢竟,作為導演,韓寒的電影曾在春節檔産生過較好的“品牌”效應。2017年,韓寒以《乘風破浪》首次闖蕩春節檔,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通過口碑一路逆襲至10億票房,成為當年的票房黑馬。2019年,韓寒帶着《飛馳人生》再次角逐春節檔,票房攀升至17億。

當然,也不乏有人對此推出較好的評價。有部分觀衆認為這是一部韓寒個人風格很強烈的作品,是韓寒的味道,網友@初渡給了四星好評,“個人風格非常強烈的電影,已經預想到口碑的兩極分化了,我自己是很喜歡的。阿耀從熱鬧人群中穿身而過,想抓住些什麼,但最後還是隻有自己一人。喜劇的外表下内核是悲傷的,是四海為家,也是四海無歸處。”

評價兩級分化的情況,在韓寒的電影中并非首次出現,《後會無期》推出時,一位影評人雲飛揚評價說,這是“韓寒的《大話西遊》”。他坦言,影片最大的賣點還是韓寒的個人品牌和公衆形象,簡單來說就是粉絲電影,并且提到,韓寒在很多橋段上會故意做一些常識性犯錯,有些無厘頭,給觀衆帶來一種捉摸不透的感覺。

但這種捉摸不透,如今在《四海》中更加明顯。“整部電影像個縫合怪一樣,什麼都沾一段,什麼都沒結果…”“像一鍋寡淡的涮鍋水,既不像水,也沒什麼味道”。

有人評價,韓寒終究成了商人。

02 自我與商業的平衡

《四海》的故事并不複雜,主要講述多年未見重相逢的冤家父子吳仁耀、吳仁騰開摩托時撞見了志不同道不合的孤兒兄妹,還巧遇各種不靠譜的狐朋狗友們的故事。

但電影本身帶着韓寒濃濃的電影标簽,小鎮青年、車、幽默金句、擰巴的父愛、獨特的取景地等。

個人标簽重,是觀衆對于韓寒電影的直觀評價。

韓寒常常将鮮明的自我投射到電影上,比如,談及“韓式電影”,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是車。

在《四海》中,摩托車是主角阿耀賴以生存的絕技,也是他的朋友,貫穿主角的成長,以及影片始終。《飛馳人生》中,張弛将賽車作為畢生熱愛的信念,搞笑的段子也圍繞車展開。《後會無期》中,主人公憑借一輛老舊的汽車橫跨中國,一條公路、一輛車,有人上車,也有人下車。在《乘風破浪》中,講述的正是賽車手徐太浪因為賽車夢與父親不合,結果在一次車禍中,徐太浪開啟了自己的穿越之旅,開始與父親和解。

韓寒和他人争論對錯(韓寒無法背叛韓寒)4

韓寒對于車的癡迷,衆所周知,17歲依靠《三重門》獲得200萬巨額版稅後,韓寒立馬把錢投到賽車上,人生第一桶金就此花光。

而韓寒作為賽車手的過往,能讓他在影片中自信呈現賽車知識,賦予了電影真實感,也搭配流暢的鏡頭語言推動全片的發展。另外,作為一代青年偶像,作家、賽車手、導演,韓寒一路必定經曆過如同徐太浪,和父輩、和既有秩序的和解,也是他電影中的自白。

除此之外,還有韓寒執着的小鎮青年、父與子、兄弟情、愛情、诙諧的哲理段子,等等,這些韓寒電影的标配元素也曾出現在過去的幾部電影中。

有人說,“韓寒其實一直都在拍同一部電影”。

但是,作為導演,韓寒需要平衡更多。

他曾表達過,“優秀的創作者第一秒他就應該為市場,為自己的投資人,為自己的股東,為自己的受衆去考慮一些商業回報的問題……所有人必須得要記住一點,自我表達是非常非常奢侈的一樣東西,你不能一方面自我表達,一方面怨市場不懂你的自我表達……不是所有的缥缈的東西都值得被放出來,讓所有人看的。”

韓寒似乎一直在尋找商業與自我表達的平衡。

過去,韓寒是一個很有想法很自我的人,初當導演時,就經常被抱怨“不聽話”。比如在拍攝《後會無期》中,韓寒經常與制片人發生矛盾,韓寒想要啟用新人演員、沙漠的戲規劃去新疆拍、韓寒在微博上發出電影slogan宣傳語遭到制片人方勵的極力反對,種種原因,導緻《後會無期》的投資達到了5000萬人民币,比原計劃整整多出2000萬。

在《四海》上映前發布的那封信中,也提及,和《飛馳人生》一樣,韓寒的靈感總是突如其來。“我們休息五分鐘,我忽然有了一個新想法”的情況可能在任何時候出現。

但這也容易導緻,韓寒系列電影,受制于韓寒的随意性。由此導緻電影口碑備受争議。

《飛馳人生》推出後,澎湃新聞評價,韓寒是一個優缺點明顯的導演,拍的三部電影都沒有對人性有很深的暴露,也沒有反映超越青春仿徨的時代矛盾,對故事的叙述也過于依賴巧合和段子。

03 做不了商人

常常拿來做比較的另一位作家郭敬明,則是一個迥然不同的樣本,将自己的商業價值和商業版圖擴大到了極緻。

有一個故事是,在《小時代1》的推介會上,郭敬明沒有放電影,而是放了一個堆滿了數字和圖表的PPT,其中包括這部影片詳細的目标受衆群、年齡區間和“小時代”IP的熱度指數,郭敬明想證明的是,從他決定做電影開始,他就已經準确地知曉這部商業電影要賣給什麼樣的觀衆。

“小時代”系列4部影片總票房達到17.91億,郭敬明證明了他作為一個新人導演的商業能力。

而韓寒的從商之路則顯得曲折。

2006年,韓寒發表了自己的第一張專輯,其中歌詞裡有這麼一句“現實理想,中間隔着南牆”。他把理想看得很重,隔着南牆也要撞上去,“對賺錢沒什麼興趣”。

年少時期的韓寒,常常發表對過度商業化的厭惡。他曾在博客公告中寫道:不參加研讨會、交流會、筆會,不簽售,不講座,不剪彩,不出席時尚聚會,不參加頒獎典禮,不參加演出,接受少量專訪,原則上不接受當面采訪,不寫約稿,不寫劇本,不演電視劇,不給别人寫序。

不過,結束叛逆期之後,韓寒對商業有了不同的理解,長大之後,他又說,“現代社會裡,我覺得商業帶來的更多的是創造”。

成為導演之前,韓寒的商業之路并不順利。

韓寒的創業,始于2010年,28歲的他,辦了本雜志,名為《獨唱團》,在稿費極低的年代,他開出了最高一個字兩塊錢的稿費。雖然僅僅出了一期,但賣了300萬冊,還給後來的“ONE·一個”APP的推出留下了種子。

2012年6月,韓寒擔任主編,推出了一款文藝生活類電子讀物“ONE·一個”,每天為用戶帶來優質圖片、文章、音樂和影視内容。同年10月,其網站和APP正式啟動。發布後24小時内,該軟件就登上App Store免費排行總榜第1名,也是唯一一款達到此排名的的文藝閱讀APP。但到了2017年,項目還是匆匆關掉。

韓寒還曾是“很高興遇見你”餐飲店的合夥人,并讓品牌迅速大火,但最終,各地分店因經營困難、陸續關閉。

另外,在許多投資的項目中,用韓寒自己話說,“穩賠不賺”。

直到2015年,韓寒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上海亭東影業,從第二部電影《乘風破浪》開始,就通過亭東影業主控了。2017年、2019年,亭東影業相繼獲得博納影業、景榮資本辰海資本戰略投資3.1億人民币和阿裡影業的戰略投資。

如今,他不僅是總票房超過33億的知名導演,還開始投資更多電影。去年電影市場的一匹大黑馬《揚名立萬》,沒有大制作,沒有大明星,沒有大導演,該片上映46天,累計總票房突破了9億元,投資方分賬3.14億元。此外,亭東影業還參投過《萬萬沒想到》《殺破狼·貪狼》《解憂雜貨店》《地球最後的夜晚》《陽光劫匪》。

2021年,韓寒圈内的好友路金波旗下公司果麥文化成功登陸A股,為了綁定大IP,路金波也給了韓寒母親4%的公司股份。

與之相伴的,那個曾經鮮衣怒馬的韓寒,在時光的長河裡,開始扮演一個低調的商人。微博上,韓寒敬業地做着電影宣傳,不再犀利點評公共事件,不再罵爛片,出席活動,極盡克制,微笑應對。

但是,偶爾,在電影中,觀衆還能人物身上透出的冷峻真實與熱血中嗅到“韓寒的味道”。

成為導演,其實也是韓寒的一個夢想。2014年,韓寒曾在《中國電影新力量》演講中提到了自己的四個夢想:科學家、作家、冠軍車手、拍電影。雖然生活磨平了棱角,但他的選擇還是如同他的電影一樣,帶着濃烈的個人色彩。

電影時期的韓寒與小說時期的韓寒有着統一的氣質。曾在《後會無期》上映時,韓寒稱,自己的電影是加強版的小說,“我給它很多留白的空間,通過音樂,通過别的。”

韓寒還是做不了商人。

當然,韓寒影業上的成功不排除行業的時代紅利。《時代造導演:“搖擺”的陳凱歌們,遇上“堅定”的郭敬明們》曾經指出:“那是一個狂熱的年代,大量非專業的資本進入電影市場,堆砌着行業的泡沫,”不少從業者回憶起“小時代”掠奪票房的年代,都無不感慨,“後期随着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票補的出現,市場朝着更加瘋狂的方向發展。”

如今,這種紅利消失了,疊加在商業與藝術中的博弈,韓寒的導演之路或許還會經曆坎坷。

就像觀海新聞分析這次《四海》的口碑下滑時稱,韓寒電影以“機車在路上、父愛在心裡、愛情在别處、兄弟在身邊”的套路為主,主打小鎮青年的青春浪蕩傳奇,從《後會無期》《乘風破浪》《飛馳人生》到《四海》,這一模式漸顯頹勢。

個人表達可能與需求相同,但不會一直一緻,或許這也是導緻韓寒電影市場表現飄忽不定的原因,不過,他可能對此也并不在乎。

參考資料:

《時代造導演:“搖擺”的陳凱歌們,遇上“堅定”的郭敬明們》,毒眸

《一部《後會無期》,串起韓寒與他的商人朋友們》,财經天下

《韓寒投資8部電影總票房過50億 持股3家公司總市值超200億》,搜狐娛樂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