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過來人做一個失敗的戚風蛋糕是種什麼樣的體驗?他一定會說是氣瘋了的感覺。
第一次生氣:脫不下模;
第二次生氣:脫下了模,蛋糕回縮收腰;
第三次生氣:脫下了模,蛋糕沒有回縮沒有收腰,因為壓根就沒長高;
第三次生氣:脫下了模,蛋糕沒有回縮沒有收腰,可是長得太快又開裂;
第四次生氣:脫下了模,蛋糕沒有回縮沒有收腰,長得剛剛好可是表面又凹陷;
第五次生氣:感覺還不錯的時候,切開後發現氣孔大小不一,不夠細膩甚至還有一些粘牙;
第六次啊啊啊啊……
第七次嘤嘤嘤嘤……
都說它是一款會讓你氣瘋七次都不止的蛋糕,可是盡管如此,烘焙愛好者還是會不停歇的去探索。
氣瘋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戚風蛋糕
戚風蛋糕在烘焙界頭頂低熱量低膽固醇的頭銜,正中現代人健康和美味兼顧的理念,原材料隻有低筋面粉、雞蛋、牛奶、白砂糖和油的戚風蛋糕,是簡單裡的不簡單。
戚風蛋糕是從Chiffon Cake 音譯而來,Chiffon一詞意指質料輕柔的雪紡薄綢,光是本意就柔情滿滿,讀起它的名字-戚風,也有種藍天白雲下清風拂面的感覺。還有人開玩笑說,戚風不是分蛋打發嗎?蛋白和蛋黃這對親戚被迫分離,為了紀念它們所以叫戚風(分)呀。
關鍵之處:蛋白的打發
戚風口感的細膩,也多源自于蛋清的打發程度和千萬不要劃圈的正确攪拌方式。先二十秒低速打發至魚眼泡狀态,加入三分之一白砂糖;再兩三分鐘打發至細膩的白色泡沫,加入三分之一白砂糖;再經過幾分鐘,直至蛋清出現紋路,加入剩餘三分之一的白砂糖;直到打蛋器可以帶起一抹彎鈎狀的蛋清,這時候,打發蛋清已經結束,可是最後的時間往往無法清晰的界定,這需要結合每個人的手法、打蛋器的速度、甚至是必須親身體驗那麼兩三回才可以了解透的事情。
學做一個完整的戚風蛋糕
原料:牛奶65g,低筋面粉90g,雞蛋5個,油30g,白砂糖80g;
第一步分離雞蛋;
第二步制作蛋黃糊:向攪拌均勻的蛋黃中加入少量白砂糖,并篩入面粉再次攪拌均勻;
第三步制作蛋白糊:蛋白的打發(如上);
第四步攪拌均勻:先取三分之一打發的蛋白加入蛋黃糊中,切拌或者翻拌均勻,再混合剩餘的蛋白,攪拌均勻後倒入模具,并震出氣泡。
戚風模具
相比于運用十分廣泛的圓形模具,戚風模具簡直就是初學者的福音,什麼是戚風模具呢?戚風模具也叫“煙囪模”或“中空模。由它來制作的戚風蛋糕成功率更高。蛋糕像是一個熱量的不良導體,外部熱量再高,也需要一點一點滲透到蛋糕中心,隻有完全烤熟的蛋糕,組織才足夠松軟。有了這根煙囪,為不容易熟的中心提供了很好的熱源,克服了重要的艱難環節,想不成功也難吧。
戚風的創意世界
前段時間火到不行的蜂窩煤蛋糕,戚風版的更加逼真有趣,在4寸的戚風蛋糕上戳上幾個洞洞,恍惚間盤子裡放了個蜂窩煤,就算黑乎乎一可以一口一口的幹點它。
試做一旦成功,它就不再是氣瘋你的戚風蛋糕。試想在春意盎然的午後,親手烤一個戚風蛋糕,泡上一壺好茶,閉上眼睛慢慢咀嚼,讓那輕如浮雲,軟如海綿的蛋糕在你的嘴裡慢慢融化,雞蛋和面粉烘焙過後的特有的香氣充滿了鼻腔并且不可阻擋的要溢出來,你還是曾經那個被氣瘋的你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