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智者前去香港遊學,此間他遇到一位很有錢的人。這個人有很金銀珠寶,全都放在銀行裡。
但這位有錢人卻說自己似乎沒有因為這些錢感覺輕松和快樂,他希望智者能給他指點。
智者讓他帶着自己去銀行看看他那些金銀珠寶。
他們兩人來到銀行,過層層蓥别,然後在護衛的護送下把保險箱拿到保險庫。
當取出裡面的張時,智者卻說出了一句讓有錢人十分驚訝的話:“這是你的?你就隻有這麼一點點金銀珠寶嗎?
有錢人聽了,心裡很不痛快。他想:我有這麼多财産,你居然說這麼少真是豈有此理!
智者見有錢人不快,忙進一步解釋道:“這些珠寶你不敢拿回家,隻能放在銀行的保險櫃裡;你也不敢戴在手上,怕人搶劫。
你能做的隻是每星期過來看一下它們,摸一下它們。”
所到這裡,有錢人似乎有所頓悟,他對智者的話開始變得有興趣起來。
隻所智者繼續說道:“如果說這些珠寶是你的,那麼我可以說香港所有銀樓是我的。
知道為什麼嗎?那是因為不管到哪裡,都可以看看、摸摸,然後由别人保管好。
這和你說的這些金銀珠寶有什麼兩樣?既不敢帶在身上,又不敢放在家裡,怎麼能算你自己的呢?”
有錢人聽到此處,似乎明白了什麼,頻頻點頭。
他對智者說,自己好像下子輕松了很多。
的确,在對待身外之物這一點上,故事中的智者已經站在了“超然”的基礎之上,這一點實在是高于常人所在,而也正因為如此,智者才更加智慧,更加輕松。
相應的,凡夫俗子オ更加惆怅,更多煩憂。
當然,我們也不得不承認,超然物外,絕非易事。
所以,即使你擺脫不了世俗的級絆,也不必為此太過郁悶。
古代聖賢不是告訴我們這樣的話:“出世之道即在涉世中,不必絕人以逃世;了心之功即在盡心内,不必絕欲以灰心。
”這句話的意思便是.身處于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很多東西是無法逃避的,這就要看自己的定力如何了。
換句話說,能否做到“以出世的心做人以入世的心做事”,完全取決于自己這顆心。
能做到,說明是品德高尚聖潔的智者;做不到,内心就會變得陰暗而沒有陽光的容身之地,這也說一個人的心靈已經枯菱了,想自由地放飛也将是不可能的事。
對于世事的超然,對于心靈放飛的追尋,我們還是應該多學習學習古入不記得哪位先哲說過:“知成之必敗,則求成之心不必太堅;知生之必死故保生之道不必過勞”。
看得出,這是一種何其淡然的人生觀,也是何其高明的養生之道?一個人一旦具備了這話中泰然的心境,還有什麼邪魔能左右得了自己呢?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陶淵明讓自己遠離鬧市,感受甯靜的外部環境,體驗無限的快樂,這就是一種超然物外的境界;《論語》中“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雲”,也是一種超然物欲的崇高境界;華人首富李嘉誠也曾有言:“富的人很多,但貴的人不多。
我認為真正的富貴在于,将自己所賺到的錢有回饋于社會的愛心。有再多的财産,如果沒有志氣,那也是窮人。
以上種種,無不體現了當事者超凡脫俗的内心境界,這也足可以诠釋其生命崇高的價值所在。
誠然,超然物外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我們學會淡泊與甯靜,品嘗孤苦與寂寥,舍棄貪欲與私心。
但是因為其身上所存在的特殊魅力,能夠帶我們走出物欲的桎梏,擺脫精神的枷鎖,所以我們很有必要努力讓自己做到這一點。
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我們的心靈才會獲得真正的自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