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總在蘇明玉的人生之中,是等于一個改變她整個悲催命運的角色,是蘇明玉的貴人。
蒙總病之前,明玉和柳青,因為公司的監理機制,寫了檄文。過後蒙總被傳腦溢血住院,明玉受到了非常大的打擊,一方面是擔心,一方面是自責。
在明玉看來,他不是親媽,還勝似親媽。
蘇明玉在家隻生活到了18周歲。因為他大哥出國了,二哥的學業和工作都是媽媽花錢找關系找的,而蘇明玉隻能靠自己。
當年她大哥蘇明哲快出國之時,跟她說了一句話,大意是像他們這種沒什麼家庭背景的人,唯有讀書這條路。
這句話很正确,卻也是錯誤的。
對很多很窮的地方的人,讀書的确是改變命運的一條路,但讀書的終極目标是什麼?還不是找工作。
而蘇明玉之前受大哥影響,一直想考清華,沒辦法考清華,被她媽硬生生逼去讀免費師範之後,她就想着掙到錢可以出國,至于出國留學之後能做什麼,她一無所知,根本沒有正确和理性的職業規劃。
就在她為了生計奔波,拼命拉人培訓英語的時候,遇到了她人生中的貴人,也就是蒙總。
蒙總一句話,你出國留學得攢10年的錢才可以,出國留學之後能幹什麼?你出國留學之後掙的錢,可能還不如我公司裡一個銷售賺的錢多。
你看,兜兜轉轉,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的确是萬萬不能的。
你讀再多的書,如果沒有找到一份可以安身立命的好工作,如何養活自己?如何養活家人?
改變一個人不是單單一所學校,有的時候可以是一句話,一句重要的話,一句改變你命運的話。
蘇明玉當時也是窮極思變,她算是頭腦很活絡之人,她對蒙總說我跟你談一個大項目,蒙總說是什麼?她說:我。
她把自己當成一塊磚,抛磚引玉,她最終加入到了蒙總的集團,找到了一個最适合她的舞台,也從此綻放出她人生的另一種精彩,在職場上遠遠的把她大哥和二哥抛在了後面。
如果說蘇明玉的雙親給了她肉體凡胎的這個生命,并且認為養她到18周歲已是仁至義。
那麼蒙總在她18歲之後,遇到的這位貴人,卻給了她另一個生命,職場的生命,以及正确的、全新的認知,也正是憑着這職場的生命,她終于可以養活自己,也憑着正确而理性的認知,她終于可以認真去對衡量,對待留學與職場之間的平衡。
就在蒙總在劇中突發腦溢血進了ICU之後,柳青一直勸說明玉,該跳槽時趕緊跳槽,找好下家。
但明玉隻對蒙總一人忠心,她說了一句特别重要的話,如果在這裡混不下去了,我掙的錢也已經夠了,我就再重新出國留學。
你看,對于女性而言,這是一句多麼有底氣的話,出國留學之後不一定能掙到很多的錢,但是曲線救國,掙了很多的錢之後,再重新去留學,這也未嘗不可。
這個世界本就是多元化的,不可不可能一條路走到黑。
請記住:條條大路通羅馬。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