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加工的璞玉就像一個素顔的美麗女人。
而從原料到成品的轉變,則像一個女人在慢慢打扮,最後顯出“濃妝淡抹總相宜”之美。
尤其是玉石的抛光工藝,如果使用得當,可為美玉錦上添花,就像素顔女人的美妙妝容一般。
什麼是抛光抛光是大多數玉器加工的最後一步。有句老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這最後一步抛光,看起來很簡單,但對整個玉器的視覺效果和價值卻有重大影響。
粗糙的毛料,抛光後市場價可以增加近10倍
無論設計或創意多麼出色,或者雕刻多麼精緻,除非抛光精美,否則玉石的作品都會失去其藝術價值和靈性。
左至右分别為啞光、柔光和高光
在抛光工藝中,三種主要的抛光效果是高光澤,柔光和啞光。
最常見的高光高光澤(也稱為亮光)簡而言之就是一個如同玻璃的光澤,特點是表面光滑,細膩并且具有強烈的反射性,能夠讓整個玉石看起來都是油潤的。
啞光和高光
玉石中的翡翠,常見抛光形式為高光,通常具有很高的光澤度,可以更好地反映其晶體質地。
而和田玉中的碧玉,也經常使用高光,以産生潤亮明媚的光澤效果。
自然平和的柔光柔光,也稱為自然光,旨在還原玉石最真實的光澤和質感。
它更顯自然,能突出玉石緻密細膩,油脂豐富的感覺。經常用在新疆和田玉中,好的柔光白玉,看上去就如同羊脂一般。
同時,柔和的抛光可以很好地顯示白玉的白度。
最特殊的啞光顧名思義,啞光(也稱為磨砂光)的光澤度最低,并且呈現出看起來非常特殊的磨砂質感。
啞光的玉雕作品,具有強烈的玉石質感,并且需要慢慢盤玩,才能将玉的油潤感盤出來,所以在把件中比較常見。是近兩年來逐漸流行的抛光工藝。
看似簡單 卻非常重要
要想正确了解抛光工藝,其實是需要一定的功夫的。許多藏友都認為,抛光隻是玉石雕刻過程中的輔助手段,沒有什麼創意,隻是一種加工技術。
喜珍認為,抛光不僅是雕刻創作的一種輔助手段,而是一個再創作過程,它與玉石雕刻一樣重要。
近年來,越發難找到真正的抛光大師。優秀的抛光師傅,必須充分理解一個作品各個方面精密的細節,了解到作品要表達的情緒和寓意,并将這種理解融入到打磨的細節中。
這些細節之美,不是僅僅拿着普通工具就能實現的。
打磨的砂條有很多種粗細
抛光師傅必須小心地用砂條一點一點的仔細揉擦,以最大程度地發揮作品和玉質的美感,并充分表達其意義和藝術性。
例如,在我們工作室中,設計師設計好了作品,雕刻師拿到原料去琢磨,并最終由抛光師對其進行抛光。
使用了啞光和磨砂光兩種工藝
如果在抛光過程中,有雕刻師不滿意的地方,師傅還會拿回來繼續進行雕刻,并且一定要到滿意為止。這項玉雕過程,有時需要重做大約8或9次。
真正有追求的玉雕師,想要制造的不是批量的産品,而是可以真正展現玉的美和玉的品德的作品。所以在創作的過程中,每一個環節都是至關重要的。
我是從事和田玉雕刻30年的衛喜珍,在這裡與你共賞國玉之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