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台記者看世界!大家好,我是總台駐日内瓦記者張婧昊。今天和大家聊聊我眼中的瑞士舊貨市場。
相信有不少旅遊愛好者都會很熟悉,在一些歐洲旅行攻略中,會把逛舊貨市場作為特色推薦;而對生活在瑞士的人來說,舊貨市場不僅是一種重要的特色與傳統,還是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舊貨市場裡物品種類多樣(張婧昊 攝)
在瑞士,各大小城市、鄉村幾乎都有單獨或合辦的露天舊貨市場。當地集市大多是每周舉辦一到兩次,月度活動會聚攏起更多攤位,琳琅滿目的年度大集則更富規模和吸引力。
總體來講,在舊貨市場上能夠找到的物品可謂包羅萬象,包括畫作雕刻、書籍唱片、桌椅櫃架、餐具花瓶、擺設挂件、衣褲鞋帽等,不勝枚舉。當然,還有一些攤位提供小家電、水管、數據線等工具類二手商品,方便日常購買使用,一些集市還會提供當地特色美食。受新冠疫情影響,舊貨市場一度暫停,目前這一傳統已逐步恢複。
舊貨市場裡的各色盤器瓷具(張婧昊 攝)
在舊貨市場淘“寶”,淘的究竟是什麼?我想,首先淘的是物美價廉、結實耐用。與瑞士普遍高昂的物價形成鮮明對比,在舊貨市場,單價幾瑞郎甚至零點幾瑞郎就可挑選到心儀之物(1瑞郎約合7元人民币),價位高些的商品自然也有。當地人對待物質資源一向較為理性,用過但未損壞的東西,清理幹淨轉手于人繼續使用幾乎是傳統。
市場上的工具類二手商品,方便日常購買使用(張婧昊 攝)
接下來,淘的是意趣品味、獨一無二。逛舊貨市場可不單為省錢,對很多人來說更是種樂趣。尋找一幅油畫、一張黑膠唱片、一尊精雕花瓶,又或是無意間發現一隻古董手表、一套複古餐具、一對镂空耳墜……都是驚喜。一些常年光顧集市的收藏愛好者還會根據自身喜好集攢某一主題的各類大小物品,關聯擺放在一起更具立體感。比起專業收藏的昂貴,這樣的市場更“接地氣兒”。這種熱鬧與奢華無關,卻是一種悠然自得的滿足與生活範兒。記得有位朋友曾對我說,在這裡淘,會上瘾。
在舊貨市場,淘一張經典老唱片(張婧昊 攝)
舊貨市場中淘的還有鄰裡情誼、友善互助。街坊鄉親、社區村鎮的人聚在一起,有些原本熟絡,有些擺攤相識,通過提前在線登記和繳納少量攤位費就可以參加。由于各家定價原本較低,讨價還價的情況不算普遍,很多時候更是半賣半送。賺賠并不最重要,氛圍中充滿着的是濃濃的“人情味兒”。
衣服二次出售前會清洗幹淨,這是一套繡有瑞士國花雪絨花的阿爾卑斯傳統民族服裝(張婧昊 攝)
舊貨市場裡淘的更有物件的背後故事、情感的緣分傳承。在瑞士某舊貨市場,我曾遇到過這樣一家人,他們在集市上賣各種精美瓷器,都是“老物件兒”。老闆娘如數家珍地向我介紹18世紀的餐具、19世紀的燭台……每一件做工都那麼精細。捧在手裡,不禁讓我遐想它們早前主人的模樣。
老夫人熱情招待着顧客(張婧昊 攝)
當時我對一隻花朵圖案的漂亮小碟子印象很深刻,它的背面寫的應該是兩個名字的首字母,用兩顆心形聯結,落款時間是1977年3月29日。看得出來,攤主一家對所有待售器物都很有感情。
這會是一對什麼樣的愛人?共同譜寫着他們怎樣的愛情?(張婧昊 攝)
“怎麼舍得賣掉呢?”我問出了心中疑惑,老闆娘的幾句話讓我至今難以忘懷。她說,這些東西是家裡多年收集的,搬家後房子小了,不少器具擺不開、用不上,隻得打包放進儲藏室。時間久了讓物件落了灰,就會失掉原有的生氣,全家人更願尋覓到同樣珍惜它們的有緣人,希望把這些物品以及這份千裡亦能相會的情分流傳下去。
水邊的舊貨市場,顧客正駐足觀賞一幅畫作(張婧昊 攝)
孩子的眼中,舊貨市場上的畫作會是什麼模樣?(張婧昊 攝)
這就是我眼中的瑞士舊貨市場的模樣,充滿樂趣,更富于溫情。
瑞士某舊貨市場一瞥,在依山傍水間淘“寶”(張婧昊 攝)
以上是總台駐日内瓦記者張婧昊在當地的觀察。
本期《總台記者看世界》作者:總台駐日内瓦記者 張婧昊
(出自中國之聲專欄《總台記者看世界》)
監制丨章成霞
記者丨張婧昊
編輯丨杜雨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