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趙顧問的的朋友圈賣“老玉”的家夥又出現了!
他是這麼描述的:極品老玉,(目測豆種)保證A貨,大師雕工(絕壁是才入門學徒工水準!)帶證書!5.20沒有搶到的朋友們今天5.21還有最後一次機會,521元秒殺,包郵......
看到那麼多被秒殺東西,又有多少翠友被坑了!
這“老玉”是個什麼東東呢?其實趙顧問覺得這是很多翠迷對于翡翠的又一個誤區。
我們經常聽到“老坑”和“新坑”,這對于新手而言已經有點迷糊了,一些商家幹脆再換一個名字“老玉”,“新玉”,這更加讓消費者“老虎。老鼠,傻傻分不清楚了!”
那麼“老坑”和“新坑”到底是什麼呢?
老坑、新坑隻是對一些礦場的開掘時間定義。一些開采曆史悠久的礦坑中采集的玉料往往質地非常好。可以想象,在開采玉礦之前,定然先對于礦脈分布、玉質優劣有過考查,然後“挑肥揀瘦”,優先開采玉質最好玉料。這使得才老坑料玉質優異,一些殘存至今的老坑中還可開采出的玉料也證明了一點。老坑料也便成為頂級玉石的“代名詞”。
“老坑”,指種老的翡翠,也常稱老坑種,質地細膩,肉眼難以看到晶體結構,屬于品質較高的翡翠。
“新坑”,指種差的翡翠:也稱種新或者種嫩,結晶顆粒較大,裂紋瑕疵通常也較多。
趙顧問總結對于 “老坑”和“新坑”常見的誤解有:
NO:1老坑翡翠一定比新坑翡翠好!
老的場口和高品質的翡翠沒有絕對的對應關系,一些新的場口也會有好種水的翡翠出産。如今隻要優質的翡翠都被叫作老坑,所以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會有這種誤區了。
試想,如果一個老礦坑産出的都是精品翡翠,而新礦坑産出的都是種粗、水幹的垃圾,那現在豈不是幾乎不會有好點的貨色了嗎!
NO:2老坑翡翠的種一定比新坑翡翠的種好!
“種”指的是翡翠的質地是否細膩,結構緊密的程度(和通透性完全沒有關系)。有的人會說質地越細膩結構越緊,就是種越老。這種說法現在已經成為行業通用。
事實上老坑也出種不老的翡翠。新坑也出種老的翡翠。不可一概論。
NO:3老坑翡翠價格更貴!
我是老坑,我就是真的,就是種好,就是貴!所以,隻要是翡翠,基本都叫老坑了!翡翠的價格是多方面綜合來衡量的,不是一個“老坑”就能決定翡翠的價值。
有一位長期紮根于原料到成品制作生産線的朋友是這麼解釋“老坑”和“新坑”的:
區别新坑老坑翡翠!這個問題在開始學習翡翠的時候也困擾了很久!翡翠無老師,自己的修行很重要;但是如果有一個好的辦法,就可以少走些彎路。
1.切料的時候,料子看起來大緻都相同,但是一上切機,有的料子你會感覺很硬,切起來火花四濺,推了半天才推了一點進去,速度很慢!有的料子則不同,一上鋸片就像切西瓜一樣,輕輕一推就進去了!然後切料的小夥計說:新場的!
2.料子切好了就要雕刻,做了一個彌勒佛,到市場上一比,完了,牙呢?别人的有牙,怎麼我的沒有牙,找雕刻師傅,雕刻師傅說:“不是我不給您雕牙,這料子新場的,軟,上不了細工,本來打了一排,料子不夠好,就會崩;如果是老場口就不會這樣,什麼樣的細工都可以上!”
3.最後抛光,抛光有9道工序,每個工序都在機器上接受幾千轉一分鐘的洗禮,抛出來走形不說,本來臉雕刻的是正的,抛出來都歪了!為什麼?因為軟。起貨呢?感覺悶悶的。好像人沒有睡醒一樣,不精神。
現在有沒有形象的理解老坑和新坑的區别了?
很多時候判斷是不是老坑就是一種感覺,看得多了,經手多了,感覺就有了!就像小時候在夜路裡走着,老遠就能聽出爸爸的腳步聲,這就是一種感覺!隻有不斷實戰,才能練就!
翡翠是一門冗雜的藝術,同一個概念,似乎有很多種解釋,學院派、民間派、商家派,趙顧問就用最易懂的方法,讓所有翠友能學到有用的翡翠知識!總之,作為一般消費者,沒有必要繞到裡面去。買翡翠,離不開種水色工,隻要不被B C坑到,也不要被新老之說宰到,那就是最大的成功了!
【文章由趙顧問辛苦編撰】 【歡迎轉載但要注明出處】 最權威翡翠玉石教學平台,平台由中緬礦業顧問擔綱!分享翡翠玉石資訊,讓您變身翡翠玉石專家!把玩極品翡翠,結交天下翠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