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印度,可能很多人心中的第一印象都是:髒亂差,落後和貧窮是這個國家的代名詞。
不過這一切都是表面現象,印度不僅是當今世界六大擁有核潛艇的國家之一,還坐擁着除了麻省理工以外的世界最高理工學府——印度理工大學,同時現在的亞洲首富安巴尼也是印度人。
很多印度人會拿中國與印度做比較,尤其是在前段時間,有個印度網友就在推特上發文稱:印度再不抓緊發展,上海五年以後都快要趕上孟買了。這條推文瞬間就引起了各國網友的譏諷,紛紛評論道,印度再怎麼發展,孟買也超不過上海的。
畢竟上海在我國可是有着“魔都”的美譽,形容這座城市非常的魔幻,而孟買也算是印度的“魔都”,隻不過是魔性的魔。
雖然孟遠比不上我國的上海,但是也沒有網友口中所說的那麼差,那真實的孟買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城市呢?今天這篇文章就帶你走進一個真實的印度魔性之都——孟買。
孟買位于印度西部,是印度最大的港口城市,同時也是印度經濟最發達的城市,總人口超過了2000萬人。
孟買的城市名稱來源于葡萄牙語,是“美麗海灣”的意思。
印度國家的曆史就是西方國家的殖民史,孟買作為一座沿海城市,早在15世紀初就被葡萄牙所占領,随後又歸英國所有,雖然孟買成了英國人的殖民地,但也因禍得福得到了很好的發展,英國人不僅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機械,還不斷完善和修建城市裡的各種建築。
一開始的時候,孟買隻是一個由7座島嶼組成的城市,在經過不斷地移土填海、修路造橋,孟買才有了如今的城市樣貌。
直到19世紀初,孟買成為了全亞洲最大的棉紡織業中心,這也是這座城市命運的轉折點,直到現在,孟買的棉紡織業依舊是全亞洲最繁華的。
在棉紡織業興起後,全國各地的印度人都跑到孟買來打工,并帶動了其他行業的發展,久而久之,孟買就成為了一座人口密集、經濟發達的城市。
由于印度的血統論,将印度人劃分為婆羅門、刹帝利、吠舍以及首陀羅四個等級,而等級最高的婆羅門是純正的雅利安人,是外來民族并不屬于印度土著,雖然血統論早已被印度政府廢除,但是這種封建思想早已深入印度人的内心,現實生活中,高種姓與低種姓之間依舊是不來往的。
印度的十大美女無一例外都是雅利安人,而雅利安女性在外貌上既有西方美人的立體,也有東方美人的神韻與深邃,在孟買的富人區裡,烏黑頭發、高鼻梁的雅利安美女四處可見。
走在孟買的大街上,分别一個印度人是高種姓還是低種姓的方法也非常簡單,就是看他的外貌或者說看他的膚色,皮膚越白的種姓越高,反之皮膚越黑種姓越低。
伴随着多民族一起的就是多語言,據官方統計,印度的各種民間語言多達800多種,生活在孟買的印度人也是這樣,他們有的說着印度語、有的說着梵語、有的說着咖哩味的英語,在語言上可謂是多種多樣,精彩紛呈。
城市現狀孟買除了全球聞名的棉紡織業以外,還有許多其他産業,與我國不同,我國的某座城市在制定了工業或者旅遊服務業的戰略方針後,便會積極往這個方向靠攏,大力發展該行業,就拿上海來說,它是絕對不可能發展重工業的。
但孟買卻不同,什麼行業賺錢,商人們就幹什麼,畢竟在印度人的觀念裡,并沒有什麼可持續發展的說法,就像他們的母親河恒河一樣,污染尤為嚴重。
所以孟買的工業、制造業等行業也十分發達,全印度的大商人有一大半都在孟買有所産業,再加上孟買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海上運輸便捷,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前來創業,孟買每天都在誕生着新的百萬富翁。
在孟買的富人區裡,到處都林立着高樓大廈,百貨商場裡買賣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奢侈品,也可以在餐廳品嘗到世界各地的地方美食,在貧民窟20盧比(約1.7元人民币)就可以吃上一頓飽飯,在這裡連給服務生的小費零頭都不夠。
富人區就是一座富麗堂皇的現代都市,在這裡矗立着孟買第一高樓——世界一号,全長442米,是全世界最高的住宅樓,其在孟買的地位就如我國的湯臣一品一樣。
孟買的所有富翁都住在富人區裡,同時也是孟買精英人士居住的地方,他們通常配備了大量的傭人來照顧自己的衣食起居。
孟買是印度經濟最發達的城市,同時這裡也有大大小小2000個貧民窟,不知道在這裡,究竟是富裕包圍着貧窮,還是貧窮包圍着富裕,可謂是相當魔性了。
這些貧民窟中,最出名的當屬達哈維貧民窟,他是亞洲最大的貧民窟,居住着上百萬人,與美國、巴西的貧民窟不同,那裡的貧民窟充斥着暴力、血腥,而這裡的貧民窟隻有一望無際的貧窮和落後。
整個貧民窟就像是一座建立在垃圾廠上的城市,房屋破敗不堪,空氣中彌漫着讓人聞之欲嘔的氣味,據官方統計,印度平均每200個人才有一個廁所,而在貧民窟這個數據還将大打折扣,所以當生活在貧民窟的人内急的時候,你可以想象得到他們是怎麼做的。
貧民窟裡的大部分人,都是孟買地區的最底層的窮人,但還有一小部分是例外,他們在孟買有着穩定的工作,由于負擔不起富人區高額的房價或者不被高種姓的富人所接納,不得已才選擇在貧民窟定居。
或許會有人提出疑問,孟買的富人都是高種姓,窮人都是低種姓嗎?雖然這不是絕對的,但是現實情況大都基本如此,孟買的貧富差距現象遠比我們想象中要大得多,在孟買或者說在整個印度,從來都是富人越富,窮人越窮的,正如詩歌裡所講的那樣:“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在整個孟買,隻存在兩種人,那就是窮人和富人,很顯然這是一場隻屬于富人的遊戲。
印度最大的電影基地,同時也是東南亞最大的電影基地寶萊塢就坐落于孟買的富人區當中,這裡拍攝的電影除了少數幾部流入我國以外,更多的是服務于印度國内和中東地區,并對這些地區的人民産生了深遠影響,很多中東人民都是寶萊塢的狂熱支持者。
孟買大學也是印度除了印度理工以外,為數不多的世界級五星大學,這裡誕生過許多印度科學家、政治家以及文人商人等等。
火車是印度人的标配交通工具,在孟買就有着全印度最美的火車站——維多利亞火車站,從這座火車站的命名我們不難看出,這是英國人在殖民印度期間修建的,但整座火車站裝修十分精美,遠遠望去,就如同一座英式古堡一般。
火車站内部的也十分具有年代感,無論是複古的挂鐘,還是金碧輝煌的壁畫,讓駐足其間的人們不經感到,遠在英國的那一份古典和浪漫。
印度門也是孟買的地标性建築之一,同樣也是英國殖民者留下的,他是為了紀念喬治五世訪問印度而設計的,與凱旋門在外形上差别不大,但融入了獨屬于印度的文化氣息,并且在印度門的兩邊街道上,還遺留下了許多英倫風格的建築物,是去孟買旅遊必不可少的打卡地點之一。
身處海灣的孟買,自然也有着一處欣賞海景的絕佳地點,那就是全長6公裡的海濱大道,走在這條大道上,既可以欣賞遠方的海景,又可以将孟買的高樓大廈一覽于眼中,同時這也是孟買的“愛情大道”,許多戀人都會來這裡約會漫步,一起觀賞日出日落。
印度落後的思想以及巨大的貧富差距,體現在了其經濟最發達城市孟買當中,尤其是在去年的疫情當中,印度貧民窟中的窮人死傷無數,而富人卻在高樓大廈裡夜夜笙歌,或是飛往全球各地旅行來躲避疫情,沒有受到絲毫的波及。
印度可笑的血統論以及對人權的漠視,使其國内自始至終都存在階級矛盾、人民與人民之間的内部矛盾,所以同樣作為有擁有幾千年文明的古國,中國早已屹立與世界強國之林,而印度自始至終都是個落後的發展中國家。
至于印度人老是拿孟買與上海作比較,我想他們還是先改變自身的封建思想,消除貧富差距後再說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