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渭川田家唐詩賞析

渭川田家唐詩賞析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2 21:24:50

我是沉于古詩,為您解讀古詩的感情脈絡,讓您了解古詩中的感情表達方法。

王維的山水詩,大多是對景色的描寫,不加雕飾,追求自然美,不會刻意寫感情。

比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再比如“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這種自然之美,讓人陶醉。

但,如果山水詩寫出了豐富的感情,是不是就不吸引人了呢?

肯定不是!

《渭川田家》就是這樣的一首山水詩,句句寫的都是感情,卻讓詩人羨慕不已,也令讀者向往。

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首詩為何會讓詩人羨慕不已。

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怅然吟式微。

渭川田家唐詩賞析(渭川田家為何讓詩人羨慕)1

  • 1、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墟落:指村莊。

窮巷:指深巷。

(1)意象的疊加

先看斜陽照墟落。

斜陽,表示有溫度的餘晖。

而墟落,相對比較冷清。

但它們通過“照”字疊加在一起。

有溫度的餘晖,照射在比較冷清的村莊上。這樣,村莊也充滿了溫度。

再看窮巷牛羊歸。

窮巷,深巷,比較幽靜。

牛羊,牲畜,比較活潑。

“歸”字将它們疊加在一起。

比較幽靜的深巷中,一群比較活潑的牛羊正在回家,于是深巷也充滿了活力和溫情。

大家看到了吧,意象的疊加其實很簡單,将兩個單獨的意象(或者物象)通過中間詞疊加在一起,再表達出一個整體的意象。

這兩句話表達的整體意象是:傍晚的村莊,充滿了溫情。

渭川田家唐詩賞析(渭川田家為何讓詩人羨慕)2

(2)意象的過渡

斜陽,時間是傍晚,暗示萬物歸巢

墟落,地點是村莊,暗示有農民、農田、牲畜等。

窮巷和牛羊,是墟落中的事物,村莊裡有巷路,也有牲畜。

歸,則是因為夕陽西下。

可以看到,這兩句前後相互照應,意象過渡很協調。

  • 2、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野老:村野老人。

牧童:放牧的兒童。

倚杖:靠着拐杖。

荊扉:柴門。

(1)意象的疊加

先看野老念牧童。

野老,是長輩。

牧童,是晚輩。

一個“念”字,表達了長輩對晚輩的關懷和愛護之情,這是家人之情

再看倚杖候荊扉。

倚杖,說明老人行動不便。

荊扉,是家門口。

這兩個意象本身都沒有很濃的感情。

但是,“候”這個字,讓“倚杖”和“荊扉”産生了感情。

老人行動不便,仍然拄着拐杖在家門口等候牧童。

詩人通過這個細節,表達了村民濃濃的親情

這也是圍繞上一句“念”的具體描述。

這兩句話的整體意象就是:村民有濃濃的親情。

渭川田家唐詩賞析(渭川田家為何讓詩人羨慕)3

柴門

(2)意象的過渡

“野老”和“牧童”,都是村莊裡的人,出現得很自然。

“牧童”還和上一句的“牛羊”相呼應。

“倚杖”,和“野老呼應”。

“荊扉”,也是村莊裡的景物。

這些意象在傍晚出現,也都很合理。

時間和地點,都沒有發生改變,可見前後意象的過渡很協調。

  • 3、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雉(zhì)雊(gòu):野雞鳴叫。

(1)意象的疊加

這兩句很有意思。

野雞和麥苗本身是有關聯的,野雞本來是吃麥苗。

但是,這裡用的“秀”字。

于是,野雞鳴叫時,正是麥苗長得茂盛之時。

這樣,野雞不是更歡樂麼?

同樣,蠶和桑葉也是有關聯的,蠶本來也是吃桑葉。

但是,這裡用的“稀”字。

于是,蠶睡眠時,正是桑葉稀疏之時。

反過來說,蠶吃桑葉的時候,正是桑葉茂盛之時。

大家看,這兩句意象的疊加,就産生這樣一個整體意象:野雞鳴叫時,剛好麥苗很茂盛;蠶吃桑葉時,也是桑葉茂盛的時候。

而麥苗和蠶,都是人類的經濟作物,野雞和桑葉都是自然界的事物,這說明什麼?

這就充分體現了人和自然的和/諧共處,這是人和自然共處的和/諧之情。

渭川田家唐詩賞析(渭川田家為何讓詩人羨慕)4

麥田

(2)意象的過渡

麥苗、桑葉、野雞、蠶,都是村莊裡常見的事物。

除了蠶是詩人的想象之外,其他事物在傍晚時分都是可以看見或者聽見的。

根據麥苗秀和桑葉稀,也可以合理推斷出蠶眠。

前後的意象過渡很協調。

  • 4、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荷(hè):肩負的意思。

(1)意象的疊加

先看田夫荷鋤至。

田夫和荷鋤,它們之間本來有關聯。

大家想一想,如果沒有“至”這個字,我們會讀出什麼内容?

是不是田夫很辛苦?

但是如果有了這個“至”字,這句話的意象就變成,田夫忙完了農活,扛着鋤頭,很輕松愉悅地走回家。

這裡很容易讀出輕松愉悅的心情。

再看相見語依依。

依依,是很親昵的樣子。

相見,這是一個動作。

但,“相見”并不能直接就産生“依依”。

用一個“語”字将它們疊加,就産生了這種意象,田夫和村裡的鄰居相見,歡聲笑語非常親切。

這兩句疊加後的整體意象就是,村民之間有很深的鄰裡之情。

渭川田家唐詩賞析(渭川田家為何讓詩人羨慕)5

(2)意象的過渡

田夫,是村莊的人;荷鋤,是田夫的生活現象。

而不管是“荷鋤至”還是“相見語依依”,都是傍晚的景象。

所以前後意象的過渡很協調。

  • 5、即此羨閑逸,怅然吟式微。

即此:看到上面的情景。

式微:表明有歸隐之意。

這兩句話是詩人的感情,不是景物描寫,所以我們直接來講。

(1)詩人為什麼會羨慕村民?

詩人用的“閑逸”兩個字,是閑适安逸的意思。

那麼,詩人為什麼會覺得村民閑适安逸呢?

村民幹農活難道不辛苦嗎?

肯定是辛苦的,詩人也知道。

但是無論多麼辛苦,幹完活回家的路上,總是歡歌笑語,家裡總有親人在等待。

村民的生活淳樸,充滿了溫情,這才是詩人感到閑适安逸的原因。

渭川田家唐詩賞析(渭川田家為何讓詩人羨慕)6

農村

(2)詩人想要表達什麼樣的感情?

“怅然吟式微”,意思是,詩人情不自禁唱起了《式微》。

而式微代表了歸隐之意。

所以,這表達出詩人想要歸隐田園的感情。

6、整首詩感情脈絡

首先,詩人通過斜陽的溫度和牛羊的活力,表達出傍晚的村莊裡充滿了溫情;

其次,詩人通過野老等候牧童,表達出村莊裡充滿了濃濃的親情;

然後,詩人通過野雞和麥苗,蠶和桑葉的和/諧共處,表達出村莊裡人和自然共處的和/諧之情;

再次,詩人通過田夫回家時和鄰居們的歡聲笑語,表達出濃濃的鄰裡之情;

結尾,詩人看到村民的生活充滿了溫情,也産生了歸隐田園的感情。

渭川田家唐詩賞析(渭川田家為何讓詩人羨慕)7

農村

你們看,這首詩前八句都是在田園景色,但是每一句都有濃濃的感情,而且這些感情很真切,這是詩人想要卻又得不到的感情,所以後兩句,詩人才會情不自禁的吟唱《式微》,表達歸隐之情。

另外我還想說,如果是一般的山水詩,我們可以通過意象的疊加和過渡,來分析詩中的柔和美和協調美。但如果是以景寫情的詩,可能詩人的感情藏得很深,我們還是需要逐字分析,這樣才能讀懂詩人的真實感情

而這首詩,詩人的感情藏得不是很深,所以我們可以用意象的疊加法來讀。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

感謝您的耐心閱讀。

我是沉于古詩,為您解讀古詩的感情脈絡,讓您了解古詩中的感情表達方法。

如果您喜歡,歡迎關注我,每天我都會為您解讀至少一首古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