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山中心漁港面向獅子洋,區位優越。
番禺區漁港經濟區核心區鳥瞰圖
獅子洋畔,大潮奔湧!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地理中心、坐落珠江口的廣州番禺區,正成為海洋時代的弄潮兒。
為深入貫徹廣東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的“突出陸海統籌、港産聯動,把沿海經濟帶打造成更具承載力的産業發展主戰場”部署要求,6月10日,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漁港經濟區揭牌系列活動舉行,标志着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漁港經濟區(國家級試點)項目正式啟航,為番禺高質量發展裝上戰略性新引擎。
在廣州珠江口,番禺沿江經濟帶與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漁港經濟區相遇,江海相通、産業共融。擁江抱海的番禺區将充分釋放發展優勢,加快科學謀劃漁港經濟、漁業發展,孕育高水平現代産業帶,打造數字化綠色化國際化标杆區。
文/肖桂來 圖/李波
廣州市番禺區漁港經濟區
以蓮花山漁港為功能核心區,項目建設範圍包括番禺區東部五個鎮街,面積280平方公裡,約占全區面積的二分之一。
到2025年,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漁港經濟區将建設成為廣東省“十四五”漁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到2030年,構建産業效益顯著的現代漁業産業體系,建成數字漁業總部經濟和海洋漁業文化交流中心。
千年古港,孕育現代漁業先機
廣州市番禺區蓮花山腳下的蓮花山國家級中心漁港地理位置優越、曆史悠久,它曾是東漢時古采石場的運輸碼頭,唐朝時成為絲綢、陶瓷貿易港。如今,這座漁港煥發新活力,孕育無限新機遇。
去年底,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公布2021年中央财政補助資金支持建設的漁港經濟區試點名單,廣州市番禺區漁港經濟區等15個項目入選國家級沿海漁港經濟區試點項目。
做活漁業文章,撬動漁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是番禺區逐浪向海經濟,邁向數字化綠色化國際化發展的重要一步。
6月10日,在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漁港經濟區揭牌系列活動上,廣東省都市型智慧漁業與漁聯網标準化試點項目啟動,番禺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基金、番禺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志願服務隊成立。生态綠色是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漁港經濟區的鮮明底色。
根據建設規劃,蓮花山漁港對漁港經濟區的傳統漁業和休閑漁業起引領帶頭作用。未來将充分利用現代漁業加工基地建設的契機,打造漁業加工産業配套、冷鍊物流設施,搭建海洋文化展示平台,建設現代漁業加工基地、漁業交易中心;優化提升傳統漁港,建設特色漁鎮,融入旅遊餐飲、海上休閑等主體功能,打造“漁家風情”旅遊亮點。
蓮花山腳下,港産城相融、活力澎湃
廣州市番禺區漁港經濟區在總體空間布局上,形成“一港、兩翼、三核、四區、五鎮”。
其中,“一港”引領:圍繞蓮花山中心漁港發展珠江口漁港經濟,發揮龍頭漁港引領作用。“兩翼”提升:“種業王國”文旅休閑廊道、南部綠色觀光廊道。“三核”推動:漁業科技創新核心(麥康森院士工作基地)、漁業文化展示核心(漁業文化風情園)、三産融合示範核心(嶺南船廠、中南地塊)。“四區”發展:國家級工廠化育種育苗樣闆區、國家級名優特色水産種業繁育區、國家級水産種業數字化示範區、名優水産種苗推廣經濟區。“五鎮”協同:輻射鄰近“石樓、石碁、橋南、沙灣、化龍”5個鎮街,聯動發展及承擔漁業産業生産加工、交易交流、展示教育等重要功能。
該沿海漁港經濟區以“港産城”的總體布局。“港”指漁港經濟區核心區,延續和提升傳統産業,改善漁港,振興漁村,引領啟動區發展。“産”指一産二産三産協同區,海鷗島,一産的“漁業王國”,二産的海洋科研中心、漁業加工基地與三産的海島旅遊,完美協同。“城”指城市建設協同區,以蓮花山風景旅遊區為核心,統領周邊建設,打造獨具特色發展節點。
3年投入14.1億元 建設8大項目
廣州市番禺區漁港經濟區建設規劃顯示,蓮花山中心漁港、漁港周邊漁村、蓮花山風景名勝區以及整個海鷗島共80平方公裡劃為番禺國家級漁港經濟區啟動區,将蓮花山漁港定位為綜合開放型産業區,打造為漁業總部經濟和文化交流中心。
建設規劃方案顯示,2021年底至2024年底将建設8個項目,分三年實施。預計總投資14.1億元,打造智慧漁港、平安漁港、綠色漁港、人文漁港、産業漁港。
目前,位于海鷗島上的名優現代漁業産業園總投資超3.6億元,計劃2022年全部完成并申請驗收。同時,番禺區将建設4個漁業産業提升項目,4個漁旅融合項目,做大做強至少2家漁業龍頭企業,創建至少2個漁業品牌系列,打造特色漁村振興典範。
番禺區還通過引進大企業連片統籌運營,發展現代化多功能漁港,推動漁、工、貿、遊融合發展,可創造3000個就業崗位,促進1000名漁民轉産轉業,顯著提高漁民收入。
番禺區方面表示,将抓住大灣區“雙城聯動”“雙區驅動”和兩個合作區建設的重大機遇,堅持港、産、城三區融合,加快推動蓮花山漁港轉型升級,打造國家級中心漁港,引領大灣區漁港經濟高質量發展。
發展優勢逐個數
區位優勢明顯
番禺區漁港經濟區現有中心漁港1座,為蓮花山中心漁港,而在珠江口區域共有漁港6座,各個漁港之間距離短,能夠很好地聯結在一起,有相關基礎設施、生産、生活配套。這裡是天然的避風港,依山傍海,三江交彙,現有登記在冊漁船565艘,水域面積80公頃。
漁業基礎優勢突出
番禺區漁港經濟區所在地水域生境多樣,彙集多個漁業産業園、冷鍊物流園區。這裡還是新興的“漁業王國”,現有4條漁村、7300多漁民;養殖面積6萬餘畝,2021年漁業總産值45.09億元。未來将建設“産業漁港”“智慧漁港”,打造數字漁業總部經濟和海洋漁業文化交流中心。
海洋文化和旅遊資源豐富
這裡有風景獨特的漁港、人文氣息濃厚的漁村,以及延伸出來的漁文化、漁風俗,這為漁港經濟區發展漁業相關休閑旅遊等産業奠定了較好的基礎。未來将着力建設“人文漁港”“綠色漁港”,創建大灣區漁、工、貿、遊增長新典範,打造具有“灣區範、嶺南風、番禺味”的休閑旅遊目的地。
專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