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竹籬茅舍吟全文

竹籬茅舍吟全文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22 09:50:03

夏竹五首,由杜甫美詩“修竹不受暑”,引出的後世詠竹詩篇

暑夏來臨,陽光熾烈,炎氣熏蒸,人們最渴望的是陰和涼。

在沒有空調的古代,人們更依賴自然的綠蔭和涼風,但是天然的綠蔭和涼風,隻有在山林地帶才有。于是在山中避暑,成為人們的向往。

其中竹子以其挺拔中空綠葉舒展,竹葉能夠遮蔽陽光,中空的莖幹可以迅速吸取空氣中的水和熱量,供應生長,并帶來空氣降溫,竹林形成特殊的立體的蔭涼空間,成為人們夏天最愛的消暑地。

竹籬茅舍吟全文(修竹不受暑五首賞讀)1

”東藩駐皂蓋,北渚淩青荷。

海内此亭古,濟南名士多。

雲山已發興,玉佩仍當歌。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湧波。

蘊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

貴賤俱物役,從公難重過。“ 唐 · 杜甫《陪李北海宴曆下亭》

”天寶初,李邕為北海太守。曆下亭在齊州,以曆山得名。“杜甫

杜甫的前半生并不像大家想得那麼寒苦。他的父親杜閑,是朝議大夫兖州司馬,且杜家是京兆名門,所以杜甫在30歲前過得頗為優越。比如二十歲左右就出門旅遊,24歲考進士,這年落馬,他也沒有再接再厲,而是和父親一起去衮州,順帶遊曆。他結交的人,多是和父親同輩的官員。此時的青年俊彥,意氣風發。

直到父親在他30歲的時候病故,家庭的壓力落在頭上,前途不甚明了。他一方面要照顧弟妹,一方面繼續交遊。

這是他33歲的時候,陪北海太守李邕在山東濟南大明湖曆下亭宴飲。

人生最睿智緊密的時期未必是在30歲左右,但是文字的才華,最有力度的美,多半是在30歲左右。此時的杜甫,文字已經相當成熟,且有青年的那種蓬勃之氣。作為受邀來的客人,他既要寫出大明湖夏天的特殊美,又要寫出精神氣,這篇雖然是席上應對之作,但是已經氣勢沉渾不乏清新。

您在北海駐留,此次行過大明湖,來欣賞這裡的荷花。

而這裡是從古代就聞名的曆下亭,您在這裡邀請此地名士,共對湖光山色。

那雲山已經引發了大家的詩興,大家玉佩叮咚,紛紛歌詠。

您看看這美好的地方,茂密秀美的竹林,遮蔽隔絕了暑氣,那兩河交彙,流向遠方,煙波浩瀚。

這裡的山水人物,都袒露出真性情,在此一會,隻是時光短暫,夕陽西下,那太陽也在惋惜相會的短暫吧。

在暮霭沉沉裡,我們站在這裡,面對浩瀚波光,忘記了貴賤凡塵。

但是我想恐怕以後沒有多少機會,能夠這樣陪伴在您身邊,再次領略這湖山之美。

實際上這首詩,已經包含了他的命運轉折期的那種憂傷。父親過世,從前那種輕松的日子不再,作為曾經平視官僚的官宦子弟,從精神上他和許多官員是平等的,但是身份和境遇已經隔開。這首詩也含着期待對方挽留的含義,不過是比較現實的以退為進。

實際30來歲,杜甫的人格也已經成熟定型。

一句”修竹不受暑“,寫明了他愛竹,以君子作為人生人格的坐标,不但自己要挺拔,而且能夠給人遮陰。而”交流空湧波“大氣浩瀚,有類屈子江邊的大氣行吟。

而杜甫飽讀詩書,字句凝練。才未必要華光四射,而是内才如竹如玉,言簡意赅。

實際上這句詩,是越讀越有味。

李邕喜歡,因為作為他這樣的官員,要的不是有一說十那種虛浮,而是以一當十的洗練。

這是杜甫良好的家庭背景教育,以及敏感的觀察力,成就的一句美詩。

竹籬茅舍吟全文(修竹不受暑五首賞讀)2

”脩竹不受暑,暗驚疑故人。

暫來聊解愠,徑去不驚塵。

汗濕衣裳雨,書翻幾案鱗。

快哉那獨敢,贈爾耦耕民。“北宋 · 趙鼎臣《 披風 》

可以說杜甫在唐朝沒有多少知己,但是他用心靈和熱情誠摯寫下的詩篇,在宋朝或者宋朝之後,獲得了廣泛的響應和共鳴。

這也是文字流傳的常态,隔絕一段時光,反而容易抛開時間現實捆在人們身上的枷鎖,文字以其獨特的美和情感回應打動人。

比如杜甫這句”修竹不受暑“。隻有竹子在夏天格外青翠挺拔,不被暑氣污染,或者隔絕暑氣,宛如亭亭君子,自立利他。

這首詩的名字,叫作沐浴涼風,但是這個涼風的前提,是穿過竹林修竹的風,就算是熱風,經過竹林,也變成的清風。

這是竹林之風竹下之風。

那風經過竹林的過濾,清風到來宛如故人。

來的時候,消除了炎熱煩躁,輕輕走的時候,竹林清風,不起灰塵。

在如此汗流浃背的時候,享受最美的夏日竹風,翻動桌子上無數的書頁,像魚鱗一樣閃耀。

這樣的暢快哪裡敢獨自享用,讓這清涼的竹風吹到田野上,吹到辛勤耕作的農夫身上吧。

雖然寫風,但是不離竹字,竹子是巨大天然的空調,轉換成浩大的涼風。

這首詩的重點,也是因為有了竹子,有了竹子的過濾,有了竹子的存在,有了竹子無私的奉獻。才有夏風清涼。

竹籬茅舍吟全文(修竹不受暑五首賞讀)3

“烈日當正晝,長天無一雲。

草木失顔色,葳蕤困燒焚。

一朝值炎酷,爾輩徒紛紛。

蒼蒼不改操,惟我坡上君。

脩莖粲碧玉,茂植歌屯雲。

有如獨醒人,不受曲蘖醺。

如彼至人者,自與世俗分。

入火且不熱,況乃逢朝昕。

小人柔弱姿,難與君子群。”北宋末 · 周紫芝

《季夏極暑,正晝草木俱萎,獨吾坡上數君子,玉立蒼然傲睨,自得豈杜少陵所謂,脩竹不受暑者乎 》

我喜歡這樣的詩,是在忽然的某一個特殊的境地,和前人的心情和靈魂交合,有種蓦然知心的洞徹和感動。

比如這北宋的周紫芝,離開杜甫時代已經兩三百年。

但是這年季夏暑熱,他走到山坡上,看着自己的花園和菜園在烈日下灼烤,花木枯萎,心情沮喪。忽然他看見山坡一側,隻有竹子依然蒼翠,他忽然腦海裡冒出的就是杜甫的”修竹不受暑“。沒有比這五個字更能貼切表達眼前烈日下竹子那種傲然。

不受暑,是不接受,不害怕暑熱,當然不受暑還可以表示,隔絕暑氣,為人遮陰。但是周紫芝顯然更覺得是前種。他看到了竹子,仿佛也看到了杜甫那蒼蒼如竹的靈魂之美,當然他也看到了自己。

不要寫寫這”不受暑“的竹子,他要擴展杜甫的情懷。

烈日正在長空頭頂,天上沒有一絲雲彩。草木失去了潤澤,葳蕤困在了炎熱的空氣裡,花草紛紛枯萎凋零。

蒼蒼不改節操的,唯有在山坡上傲立的竹子君啊。

你看那秀美的莖幹,比碧玉還要美和潔淨,那繁茂的樹葉高歌在太陽和雲間。

這竹子有如世上最清醒的人,不受紅塵塵土富貴的熏陶和污染。

這竹子就像最有分寸的人,和世俗他者保持一定的距離。

就算是在炎熱的夏天,如同在火中,它自有清涼,何況我看見它是如此傲然在早上的陽光裡。

群草之于竹子,就像小人和君子,那草木柔弱,日曬而枯萎,風吹就倒伏,哪裡能和竹子相比?

感物及人,周紫芝讀懂了竹子之美,讀懂了杜甫,也是在提升自己。

在精神境界,還是成為竹子比較有生命和精神的快意。

竹籬茅舍吟全文(修竹不受暑五首賞讀)4

”麻丘老翁真不俗,胸中渭川千頃綠。

所以不喜紅紫态,結屋開軒種修竹。

千竿萬竿成茂林,風雨潇潇灑寒玉。

直幹偏淩冰雪多,虛心不受烈暑觸。

樂哉此翁誰得知,日憩清陰坦吾腹。

春風滿地長兒孫,日報平安靡榮辱。

竹莊竹莊何其高,回看俗子真碌碌。“ 明 · 江源《竹莊》節錄

這是明朝詩人看到的一個竹林山莊。當然這裡的人為什麼種竹子,可能有其經濟的原因,竹林不需要太多人工管理,綠化荒山,竹筍也是一筆不菲的收入,竹材也是古代建築生活常用的材料。

隻是在人人種地的環境中,這位老農種竹子,就顯得格外不一樣。

所以詩人贊美,這個老翁不俗氣,他心中裝着是千萬頃綠色的竹子。他不喜歡紅花紫樹,在山林做了小屋,在屋子邊種植了千萬竿翠竹。

當竹子成林時,夏天這裡風雨潇灑,雨如寒玉。

那竹子筆直的枝幹參天,冬天不怕風雪,竹子中空,夏天不畏炎熱。

這是将杜甫的”修竹不受暑“鋪展開說明。寫到了種竹子的美。

人們都在埋怨夏天的炎熱時,隻有這個老翁,躺在竹林蔭涼下,解開衣裳自由自在。

他喜歡看春風竹筍滿地的快意,喜歡那種生生不息,喜歡竹子代表最樸素的平安。

這位老農真是高人,回頭一想,人間追求富貴的人,真是庸碌一生啊。

那麼這裡,肯定不隻是羨慕這位老農和别人不一樣,栽竹隻是享受清陰。

我剛才也談到了,正是别人都種地,他才種竹子,巨量的竹林不僅能解決生活生存問題,而且在鄉間經營得當,這種安居樂業的富貴,和城市裡的富貴,是兩個概念。宜人宜居,長久安樂。

竹籬茅舍吟全文(修竹不受暑五首賞讀)5

竹籬茅舍吟全文(修竹不受暑五首賞讀)6

”修竹不受暑,清風幾席前。

鷗鹭既容與,草樹複芊眠。

栗留兩三聲,何人恣流連。“清 · 田雯《濟南分題十六首 其十四 曆下亭李北海杜子美宴集題詩處 》

這一首很有意思,是清朝詩人特地去濟南曆下亭,重溫杜甫當年的風光。

這裡有着時空交錯,曆史重疊的美。

他自然也是用的杜甫名句開頭,以緻敬杜甫。

那修竹依然在炎熱暑氣裡傲然生長,替人過濾了炎熱,那竹林清風,吹到席上。

我看到這裡千年如舊,鷗鹭在竹林水邊嬉戲。小的野草閑花,現在都在休眠。

我聽到了竹林中黃鹂三兩聲,是誰在這裡久久徘徊?

當然是我,是我們這些熱愛杜甫,感受杜甫的後人。

田雯在清朝是高官,頗有建樹,實踐着愛國理想,晚年蔔居大明湖,讓杜甫的竹子和靈魂,相伴晚年。

竹籬茅舍吟全文(修竹不受暑五首賞讀)7

修竹不受暑,是對夏天竹子的最好贊美,不畏炎熱,過濾出清風,給人清涼。

這句詩未必是杜甫最得意的詩,但是,正是他一生實踐着君子和愛國的理想,在亂世中堅持着,有如竹子一樣人格挺拔,所以這句三十多歲的詩,反而成為夏竹最美的詩句之一,成為他的人格寫照,被後人反複記憶和詩詠。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古詩七首裡的六月六,是天贶節,是曬衣節曬書節,是洗象節感恩節

暑月詠竹美詩六首:六月不知暑,庭中生夏寒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