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愛情最經典的理論是:學會愛自己,才能獲得愛與被愛的能力。似乎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沒能看懂這句話的意思,導緻TA們覺得“被愛”是一件特别艱難的事情。這樣的人有一個通病:接受不了真實的自己,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想“被愛”确實是世界上第一大難題吧~
事實上,愛情沒有什麼道理可言,更不會有什麼萬能的愛情算法。人類的情感完全出自本能,不管是愛還是恨。如果你回頭看,就會發現你愛過的人并不是最優秀的那個,甚至是人群中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一個,但就當時看來,一定是全身都散發着魅力。
“情人眼裡出西施”就是心理學所說的“鏡像理論”在作祟,簡單點說,就是你怎麼對待對方,對方就會怎麼對待你。
每個人都是自戀的,因此你愛的其實是另一個自己。在愛情裡,你就像是在照鏡子一般,追求你對面那個真實想要的樣子。
因為對方喜歡你,你能從伴侶眼中看到那個閃閃發光的自己,所以你才會開心,進而喜歡和對方待在一起;因為對方讨厭你,你從伴侶眼中看到的便是令人厭煩的自己,所以你也會不開心,不想要看到那個令人讨厭的自己,進而選擇逃離;
你看這像不像在照鏡子呢?
我們學習這些心理學效應的最終目的都是将其運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讓我們擁有更好的心态、更輕松幸福的生活。所以接下來我們就講講如何運用“鏡像理論”,讓我們的愛情更加甜蜜,幸福。
01.你愛Ta,Ta才可能會愛你在愛情裡,有這樣一種人,信奉着:“誰先表白就是處于劣勢的一方。”哪怕很愛很愛一個人,也不會讓自己成為那個主動表達,永遠在期盼着對方能從自己的言行細節中感受到自己對Ta的愛意,并且主動表白。甚至還有人會說些違心的話企圖引起對方的注意,殊不知,很多愛情就是在這樣的内斂和被動中錯過了。
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應該都不會喜歡對自己很冷淡的人吧!相比對人愛答不理,心意不明,明顯表達出興趣和愛意的人更容易得到回應。畢竟感受到對方的在意,才會有意識地去回應對方不是嗎?
如果你喜歡一個人,就要大膽的向Ta傳遞信号,Ta接收到了你的信号,才會将關注點轉向你,你們的可能性才會更大。不要将自己的愛隐藏在深處,也許Ta也喜歡你,但是因為你的假裝高冷而離你而去。力是相互的,愛也是相互的。
你讓對方看到Ta在你眼中美好的模樣,隻要一接近你,就能看到他自己最好的樣子,久而久之,Ta便會覺得離不開你,因為Ta不想失去在你眼中那麼美好的形象。
02.你對Ta好,Ta才會對你好
愛情是自私的,每個人在愛情裡都帶着屬于自己的目的。在愛情裡,我們總是想要從伴侶那邊獲得點什麼,可能是金錢,可能是陪伴,也可能是關注。而“鏡像理論”告訴我們的是你想要從對方身上得到的,就是你一直以來所缺少的。
比如渴望金錢的人,往往會選擇一個富豪,這樣就能實現金錢自由了;一個想要關注陪伴的人,會選擇一個成熟穩重的人,這樣就能得到時刻的照顧和關愛。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不斷地從你的身上索取東西,不管是物質上的還是情感上的,如果沒有節制,沒有回報,無論是誰都會累的,Ta會對你逐漸失去耐心,每個人都是自私的,永遠不會隻管付出不求回報的。我們想要得到愛,一定要有意識的給予對方一些回應,也許起初這份回應不及對方的付出,但是要讓對方知道你很珍惜Ta的付出。
03.你在要求Ta,Ta也會要求你人與人的關系都會産生“鏡像效應”,愛情當然也不例外。就像照鏡子一樣:你在看着鏡中的自己,鏡中的人也在看着你。随着你們的相處磨合,或多或少都會有生活上的不同,這個時候你是會選擇遷就對方還是讓對方來遷就你呢?
很多人會想要把伴侶打造成自己的理想伴侶,但是你忘了,每個人都是一個擁有獨立意識的人,不會成為你的一個作品,一個玩偶。愛情是雙向的選擇,你在審視對方的時候,對方也同樣在審視你,Ta或許也正在考慮着如何将你打造成自己的理想型。
不過如果你想要一個無限接近自己理想的伴侶,有一個辦法,将自己變成自己理想中的樣子,這樣擁有你認為的最好的自己,或許能夠交換一個理想的另一半。
說了這麼多,其實總結起來就隻有一點:想要什麼樣的伴侶,先讓自己變成什麼樣子的人。透過“鏡像理論”你就會發現,在親密關系裡,也一樣遵循着“同性相吸”的規律。我是争渡心理咨詢的小渡老師,有任何情感、戀愛、情緒管理等困擾都可私信我哦~有問必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