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大屏幕上有一張清晰的崇明地圖,上面密密麻麻布滿了“拖拉機”符号,每一個“拖拉機”都代表一台農機,全區近1400台農機都能在地圖上動态展示。一旦哪個鄉鎮的作業農機數量緊缺,馬上就能從數量有盈餘的鄉鎮進行動态調配。
農戶到店裡買農藥化肥等農資産品,需要刷身份證,一刷之下,電腦屏幕上就能跳出該農戶的地塊位置、經營規模、種植類型等信息,後台也能迅速查到該農戶的曆史采購記錄和廢農藥包裝袋的回收記錄等。如果購買頻率異常、廢農藥包裝袋有未回收記錄,将直接影響農戶享受的政策補貼。
稻田邊的大樹頂、路燈杆上裝了監控攝像頭,坐在屏幕前就能看到稻浪滾滾迎風搖曳。攝像頭有智能化病蟲害識别功能,如果發現稻葉顔色異常、得了紋枯病,經判定無誤後馬上就會有無人植保機從附近起飛,最新型的無人植保機每小時可作業100畝地,通過特殊的旋翼設置還能在機器下産生“風場”,讓稻葉翻卷,确保霧化後的農藥能“精準打擊”到躲在稻葉背面的害蟲……
這些畫面看上去是不是“科幻感”十足?在崇明的廣袤農田裡,這些都是已經實現或即将實現的場景。數據動态更新的大屏幕、“指揮中心”,這些仿佛是科幻電影的“标配”,如今崇明的農業發展也有了這樣一個“指揮中心”——崇明智慧農業大腦。
崇明區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傳統農業的一大不足,在于“不精準”,這容易帶來很多問題。以上述三個場景為例,如果無法精準知道鄉鎮農機的作業數量和情況,農忙時節就會“旱的旱、澇的澇”,影響作業效率,延誤作業時機;如果對農戶的農藥化肥補貼和農戶的實際購買使用行為不挂鈎,“不管你怎麼用,先補貼給你再說”,難保不會有農戶把農藥化肥低價出售或直接丢棄浪費,影響環境;傳統人力施肥打藥用水量大,而且極耗人工,效果卻不一定好。針對此類問題,“崇明智慧農業大腦”應運而生。
這個“農業大腦”的最大亮點,在于GIS,即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統是以地理空間數據庫為基礎,科學管理、綜合分析地理數據,以提供決策所需信息的技術系統,是“農業大腦”能“指揮”全區農業的關鍵。為進一步摸清全區農業基礎數據,實現農用地核查管理、涉農監管、農業産銷管理等功能的融合應用,崇明區早在前年底就已開展GIS系統平台建設工作。
基于GIS的“農業大腦”,就像一個綠色農業的“數字沙盤”,在一張圖、一塊屏上就能直觀、全面了解崇明農業的整體情況。“是稻田還是菜田?面積多少?在什麼位置?種植戶是誰?種植戶使用化肥農藥的情況是否規範?這些信息都能儲存在‘農業大腦’中,随時可調用。”崇明區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說,這樣的“精準農業”,有利于科學管理農業生産,促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減少過多投入、減少環境污染,還能實現涉農資金的高效監管。
既然“農業大腦”這麼“高大上”,發展農業隻有“大腦”就夠了嗎?“大腦”隻能接受和發送“信息”,本身并不能跑跳,不能吃喝,隻有配合骨骼、肌肉等系統,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有機體。有了“農業大腦”之後,崇明也為這個“大腦”配上了“骨骼肌肉系統”:由1個服務總倉和16個農資門店組成的綠色農資産品供應網絡。
走進崇明港沿綠色農資一站式服務展示門店,寬敞明亮的店内除了銷售綠色農藥外,還展示了各類生态肥料和無人植保機。門店裡還裝了一面碩大的顯示屏,用來展示“農業大腦”。
門店負責人、上海霈裕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東告訴記者,崇明區去年啟動綠色農資封閉式管控工作,管控體系包括政策保障、品種推薦、門店供應等環節,門店供應體系包括1個總倉和16個農資門店,總倉位于崇明島中部,是全區綠色農資存儲配送中心,16個農資門店分布在崇明的16個農業鄉鎮,負責開展綠色補貼農藥的供銷服務,所有門店實行信息化管理,實現綠色補貼農藥“銷售、配送、回收”一體化運營。“綠色農資門店和GIS、和‘農業大腦’連接起來,就能實現農資産品的一體化智能管控。”
記者了解到,今年,崇明智慧農業大腦還将開發蔬菜監管、綠色水産等子系統,實現對蔬菜和水産等的全程智能化管控。
欄目主編:黃勇娣 文字編輯:黃勇娣 圖片編輯:蘇唯
圖片來源:茅冠隽 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