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姓,宋代《百家姓》排名第一,發祥地在今山西省,曾是晉國六卿之一。周穆王時的造父是漢族趙姓之始祖,趙姓出自嬴姓,造父的7世孫趙叔帶離周仕晉,之後趙氏開始發達,同時趙姓也源于源于帝王賜姓或外族改姓。
政治家趙盾,即趙宣子,嬴姓,趙氏,名盾,谥号“宣”,時人尊稱其趙孟或宣孟。春秋中前期晉國卿大夫,傑出的政治家、戰略指揮家。晉文公之後,晉國出現的第一位權臣,集軍政大權于一身,擔任執政,号稱正卿,法治晉國。
趙武,嬴姓趙氏,名武,谥号一個“文”字,後人尊稱他為“趙孟”,春秋中期晉國的六卿之一,“趙氏孤兒”的原型,趙氏複興的奠基人,後來提升擔任晉國正卿,執掌晉國的國政,力主和睦諸侯,終于促成晉國和楚國的“弭兵之盟”。
趙氏孤兒
趙鞅,春秋時期晉國趙氏的領袖,原名趙鞅,又名志父,亦稱趙孟,戰國七雄中趙國的奠基人。
趙襄子,名無恤,春秋末期晉國政治家,在位期間與魏韓聯手打敗了強大的智伯,奠定了三家分晉的基礎。
趙勝,即平原君,戰國時趙國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人,号平原君與齊孟嘗君、楚春申君、魏信陵君齊名,時稱四公子;曾堅守邯鄲3年,“毛遂自薦”的原型之一。
趙普,北宋初期的賢相,為北宋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美譽。
帝王
趙雍,即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提高了趙軍戰鬥力,使趙國成為戰國後期一度能與秦國抗衡的軍事強國。
趙匡胤,小名香孩兒;涿郡人 ,生于洛陽夾馬營(今河南省洛陽市瀍河區東關)。五代至北宋初年軍事家、政治家、戰略家,宋朝開國皇帝;被譽為宋太祖,他結束了五代十國的戰亂局面,基本實現了統一,但是未能收回燕雲十六州,開啟了重文輕武的政治環境,造成了兩宋時期軍事上一直處于劣勢的局面。
趙光義,宋太宗,宋朝第二位皇帝,本名趙匡義,宋太祖趙匡胤的弟弟,他率兵滅北漢,基本完成全國統一,但企圖收回燕雲十六州都失敗,之後宋王朝明顯地走上了“崇文抑武”的道路。
軍事家,名将趙奢,趙國名将,“紙上談兵”趙括的父親。
趙括,“紙上談兵”的原型;隻是現代人都有些為趙括平反,認為他一出道就遇到了我國史上的最擅長打殲滅戰的白起是他的不幸,如果給他成長時間,說不定可以成長的更高。這就是一個謎了。
趙佗,秦朝著名将領,與任嚣南下攻打百越,秦末大亂後割據嶺南,建立南越國。
趙雲,三國時期蜀國名将,“蜀漢五虎将”之一。
書畫家
趙佶,号宣和主人,宋徽宗,“靖康之亂”的主角之一;宋徽宗在藝術上的造詣極高。宋徽宗對繪畫的愛好十分真摯,他利用皇權推動繪畫,使宋代的繪畫藝術有了空前發展。 他還自創一種書法字體被後人稱之為“瘦金體”,他熱愛畫花鳥畫自成“院體”。是古代少有的藝術型皇帝。
趙孟頫[fǔ],字子昂,漢族,号松雪道人 ,又号水晶宮道人(一說水精宮道人)、鷗波,中年曾署孟俯。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原籍婺州蘭溪 。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員、書法家、畫家、詩人;創“趙體”書,與歐陽詢、顔真卿、柳公權并稱“楷書四大家”。
《浴馬圖卷》存于故宮
醫藥家趙學敏,字恕軒,号依吉,一說字依吉,号恕軒,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醫學家。代表醫學著作《利濟十二種》,但是僅存《本草綱目拾遺》和《串雅》兩種,其中《串雅》是中國醫學史上第一部有關民間走方醫的專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