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豔千古的山水詩?山水詩,是指描寫山水風景的詩雖然詩中不一定純寫山水,亦可有其他的輔助内容,但是呈現耳目所及的山水狀貌聲色之美,則必須為詩人創作的主要目的,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驚豔千古的山水詩?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山水詩,是指描寫山水風景的詩。雖然詩中不一定純寫山水,亦可有其他的輔助内容,但是呈現耳目所及的山水狀貌聲色之美,則必須為詩人創作的主要目的。
一、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
出自唐·張說《下江南向夔州》。逶迤,曲折而延續不絕的樣子。相向,相對。詩句描寫從長江上遊順流直下所見之景:碧綠的江水順着曲折的河道蜿蜒而下,兩岸青山就如門戶相向對峙。
二、杏花紅處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
出自宋·歐陽修《玉樓春》。詩句描寫杏花掩青山、行人山下歇的景象。前句寫杏花開放之盛,将青山遮了一個缺;後句通過寫行人駐足看花的動作,反襯杏花之美。
三、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出自元·白樸《越調·天淨沙·秋》。詩句描寫秋天的景象,以“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等五個名詞性詞組并置疊砌,不用一個虛詞,完全蕩開語法或邏輯的規約,使五個名詞性詞組所代表的意象就像五組電影鏡頭,可以任意組接,從而構成了一幅氣韻生動、内涵豐富的畫卷。
四、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出自唐·孟浩然《過故人莊》。前句寫近景,後句寫遠景。“村邊合”,寫的是故人莊的封閉性,突出的是田園之甯靜;“郭外斜”,寫的是村外有郭(城)、有山的開放性,強調的是故人莊甯靜而不偏僻的地理位置。讓人頓生親近之感,而無畏遠之情。
五、青山行不盡,綠水去何長。
出自唐·崔颢《舟行入剡》。詩句描寫青山不斷、山色映水、江流不息、浩浩蕩蕩的景象。
六、各願種成千百索,豆萁禾穗滿青山。
出自宋·王禹翶《畲田調五首》(其一)。願,希望。詩句描寫農民希望通過辛勤的勞動以獲豆、谷豐收的殷切希望。
七、黃犢青山下,垂楊古道邊。
出自宋·梅詢《吳興道中》。犢,小牛。詩句描寫黃牛齧草于青山之下、垂柳生長于古道之傍的景象,表現的是一派天然靜谧的田園風光。
八、鴨頭綠一江浪花,魚尾紅幾縷殘霞。
出自元·無名氏《中呂滿庭芳》。詩句描寫綠水紅霞交映生輝之景。前句是比喻,将一江浪花比作是鴨頭上的綠色羽毛,意在突出江水的碧綠之色;後句也是比喻,是将晚霞比作是魚尾上的紅色,意在突出晚霞的鮮活之性。
九、旭日銜青嶂,晴雲洗綠潭。
出自唐·釋寒山《詩》。初升的太陽露出地面,就被遠處的青山遮去一半;晴日天空的雲彩倒映于綠水之中,好像被洗過一樣的潔淨。詩句描寫旭日東升、晴空彩雲、遠山近水渾然一體的景象。
十、青山隐隐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出自唐·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隐隐,指遙遠深綠之貌。迢迢,悠遠綿長之貌。詩句描寫東南暮秋草木凋零、青山依舊、秋水悠悠的景象。秋天雖是令人感傷的季節,但有江南“隐隐”的青山、“迢迢”的綠水,仍能勾起人們對江南美色的無限遐想。秋日的江南,也别有一種令人陶醉的景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