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主持封神後,三界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
封神前,天庭集團雖然成立,但尚處于草創階段,各部門人員缺乏,無法有效地統治三界,三界基本處于各自為政的狀态。但封神後,随着諸神的加入,天庭集團實力迅速壯大,終于成為名副其實淩駕于三界之上的朝廷。
在天庭集團迅速擴充實力的同時,西方教也在馬不停蹄地進行改革,最終将西方教改組為佛教集團,原通天教主的大弟子多寶道人成為佛教集團掌門人,是為如來。
于是,封神後的三界格局變成:天庭集團一統三界,佛教集團名義上隸屬天庭集團,而原三大教——人教、闡教和截教漸漸衰弱,并被納入天庭集團的統治之下。
随着三大教的日漸衰弱,門下弟子也不得不改換門庭。以闡教為例,大批精英弟子紛紛投奔新生的佛教集團,其中典型代表有五人,分别是:燃燈道人、懼留孫、慈航道人、文殊廣法天尊和普賢真人。
五大弟子投奔佛教集團後,成就各不相同,有兩人成佛,三人被封菩薩。
成佛的是燃燈道人和懼留孫,分别被尊為燃燈佛祖和懼留孫佛;
被封菩薩的是慈航道人、文殊廣法天尊和普賢真人,分别被封為觀音菩薩、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
燃燈道人被尊為燃燈佛祖不足為奇。他的資曆比如來的前身多寶道人還高,雖是元始天尊門下大弟子,但早在太古時期便已得道,和元始天尊是亦師亦友的關系,享有闡教副教主之美譽。
懼留孫被尊為懼留孫佛問題也不大。懼留孫也是元始天尊的弟子,名列闡教十二金仙,資曆不過略低于如來。如來是佛教集團掌門人,讓懼留孫為靈山衆佛的一員,完全合情合理。
問題就在于,既然懼留孫能夠成佛,為何慈航道人、文殊廣法天尊和普賢真人三大弟子卻隻是菩薩?要知道,三大弟子和懼留孫資曆幾乎完全一樣,他們也是元始天尊的弟子,也名列闡教十二金仙。
那麼,為何十二金仙4人投奔佛教,3人沒成佛,唯獨懼留孫成佛?
有人認為,懼留孫在封神之戰中戰功赫赫,而三大弟子表現平庸,故而懼留孫能成佛,而三大弟子不能成佛。
三大弟子的表現真的平庸嗎?以慈航道人為例,破風吼陣,殺董天君;戰菡芝仙,破風袋陣;破四象陣,收金光仙,哪件不是可圈可點的戰績?
何況,如來也不太可能以封神之戰的戰績作為加封的标準,這是為什麼?正如前文所說,他原為截教弟子多寶道人,而封神之戰對抗的就是截教。
之所以懼留孫能成佛,而三大弟子隻是菩薩,原因其實很簡單,原本四人都可以成佛,懼留孫沒有拒絕,而三大弟子婉拒成佛。
三大弟子為何要婉拒成佛?因為他們立下了一個宏偉的夙願,不度盡世人,絕不成佛。
然而,三大弟子雖然沒有成佛,但他們在佛教集團的地位,并不比普通佛低。三大弟子和地藏王菩薩并成為靈山四大菩薩,在靈山集團威望極高,在三界也擁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