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馬港真,一個姓馬的廣東人。
提到TVB劇,一定是再熟悉不過,你的腦海中一定會蹦出至少三四部不同的片名。
畢竟港劇陪伴很多人度過了童年、少年、青春。
甚至有些港劇影響了你的擇偶觀、職業走向。
根據統計,每年大約會出20、30部電視劇,幾十年間,在這一千多部電視劇裡,最有代表性的是哪一部呢?
如果是以“舊派”港劇和“新派”港劇作為分水嶺的話,不得不提的就是以下這幾部:
先将時間倒退回1992年,先來看一張圖
這是1992年TVB出品的所有港劇。
它們都有一個特點,是什麼呢?
作為TVB來說,拍的每一部電視劇都是播放給本地市民看的,想要收視率高、有人看,那麼主流群體很關鍵。
什麼樣的群體才是主流群體呢?
答案是——師奶。
師奶又稱全職家庭主婦。
在上個世紀的80、90年代初期。大多數的女性在婚後是不需要出去工作的,她們在家裡照顧孩子,買菜、做飯、打掃衛生。
空閑的時間很多,消遣的方式除了和街坊鄰居的“陳太”、“李太”打打通宵麻将外,還有一個愛好就是看電視了。
家庭主婦是觀看和讨論TVB連續劇最多的人。
所以大部分的連續劇是針對家庭主婦的喜好所開發的——
像是豪門情仇、賭場風雲、仙俠志異、懸疑破案,這些都是師奶們的心頭好。
所以在90年代之前,TVB的電視劇大多是以這些為主。
而唯獨缺少了一個很關鍵的類型——職場劇。
這很好理解,師奶們又不工作,你拍那些職場上的那點事,她們不感興趣。
況且在那個年代,職場對于香港人來說,無非就是什麼office貿易公司之類的,沒有什麼亮點。
隻不過有一個職業,一直受到師奶們的青睐,那就是律師。
在早期的很多電視裡,律師、法庭、案件已經被牢牢地聯系在一起。
不過律師一般作為配角,在警察查完案、兇手坐在法庭上,作為一個完善結局的人設罷了。
随着《義不容情》的大獲成功,有一個人在其中已經看到了職場劇的“商機”。
看早年TVB劇的時候,我們都會在片頭看到這個“如雷貫耳”的名字——監制:鄧特希。
整個80年代鄧特希都在TVB當編劇,代表作之一是捧紅了梁朝偉的《新紮師兄》。
不過身為“編劇”的他可能是受夠了劇本總是被監制改來改去,到了90年代,他決定當監制。
作為他當監制的第一部作品,他希望來點不一樣的。
他想以律師為主要人物,拍一部職場劇。
當他把這個構想和TVB的高層提出的時候,那些高層顯然不是太信任。
為什麼?
因為這是TVB從來就沒有涉及的題材,職場,那些師奶們能喜歡嗎?
不過TVB的高層還是很尊重鄧特希的,保險起見,他們讓鄧特希将這部電視劇隻拍13集。
并且是選擇在收視時段最差的周日十點檔播出,一周隻播一集。
但卻一播成名。
這就是對于TVB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連續劇《壹号皇庭》。
《壹号皇庭》在當年創下了平均30點的收視紀錄,位列年度第三。
這部劇的主演陶大宇、歐陽震華在那時候隻是二線藝人,且制作成本不高,為什麼這樣一部講法庭情仇又很短的連續劇會受到“師奶”們的喜歡?
接下來,分析一下《壹号皇庭》成功的模式——
·
一、雙重題材,雙保險模式
在1992年以前,TVB的現代劇的聚焦點隻有上流社會,或是市井百姓。
而《壹号皇庭》是第一次展示了兩者之間的“專業人士”——中産階層。
本劇通過十三個案例,講述了香港一班正義的律師在法庭内唇槍舌戰,在庭外經曆個人的種種感情的考驗。
主角是一群三十歲左右的律師。
他們大多不是含着金湯匙長大的,有的家庭甚至是普通市井百姓之家。
他們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好好念書,成為學霸,考上律師牌照,并且通過不斷的努力成為“大 狀”。
“大狀”這個職業,從古了說,有“狀王宋世傑”撐腰,從今了說,又有《義不容情》《法外情》等劇鋪墊。
師奶們對于律師是有好感的。
而在《壹号皇庭》中,這群律師操守專業,他們處理的案件,大多是站在正義視角,用“巧舌”将不可能的死案力挽狂瀾,赢得師奶歡心。
讓師奶們不由得佩服這些人。
而電視劇除了法庭戲,更将劇情拓展到律師們的“私生活”上。
他們靠自己努力,獲得高薪,開着遊艇、吃西餐、打網球、穿名牌、開跑車。
他們處理感情有一套全新的“愛情觀”,他們沒有金手指技能,他們是有血有肉的人。
比起豪門的遙不可及,中産階層是讓觀衆更向往的“一種新生活”。
當然如果隻是看這些人的時尚生活、打官司,鄧特希感覺不太保險,于是他加了一張“安全牌”——刑偵懸疑。
編劇鄧特希巧妙地将警察和律師兩個職業聯系起來。
每一個案件都要經過兩輪的“折騰”:
1 離奇懸案發生,由警察帶着觀衆一起抽絲剝繭,找出嫌疑人。
2 到了法庭,又在律師的多輪辯論中,看清案件背後隐藏得更深的故事。
案件中原告、被告并不是固定的,而是經曆了反轉又反轉,有時候殘忍的被告成為了“善良”的原告,他們之所以痛下殺手是有原因的。
舉個例子——第一個案件。
在一個下過雨的夜晚,一個小巴司機手持水果刀,在鬧市中砍死了一名叫做林權的男子。
這是一起殘暴到令人發指的謀殺案,且證據确鑿,小巴司機以“謀殺”罪被起訴。
可是律師在和小巴司機談過之後,決定将小巴司機說成“自衛殺人”。
自衛殺人是指在生命受到危險的情況下,處于自衛才将人誤殺的。
這個小巴司機行兇在先,憑什麼可以說是“自衛殺人”呢?
帶着這樣謎團,案件隐秘的“細思”點在法庭上緩緩解開。
原來死者林權是一個惡勢力成員,他不斷威脅小巴司機給他錢、給他好處。
小巴司機沒辦法,去警察局投訴。
但是林權深知“法律漏洞”,他所有的恐吓、威脅小巴司機都是由手下去做的。
警察就算抓獲了那幾個手下混混,也無法定林權的罪。
林權繼續作惡,并且将魔爪伸向了小巴司機的老婆和孩子。
最終小巴司機嘗試用法律途徑解決無果,提起刀,對林權痛下殺手。
這是一起典型的“因果定律”案例。
因果定律這個詞是由古希臘哲學家、思想家蘇格拉底最早提出的: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其必然的原因。有因才有果。
通過分析,在這起殺人案件中一共包含了5次因果關系。
1.因為林權想要錢,所以威脅小巴司機給錢。
2.因為小巴司機報警,林權的三個手下被抓,所以讓林權産生要報複小巴司機的惡念。
3.因為林權的報複,所以小巴司機再度報警求援。
4.因為林權“玩弄法律”,警察無計可施,所以小巴司機陷入絕望。
5.因為小巴司機擔心自己的家人會死在林權手上,所以殺死林權。
因和果的形成并不是一個因,一個果,而是由很多原因和結果交織。
《壹号皇庭》的劇情正是将一個個因,一個個果,細細讨論。
每一場法庭戲都是在讓觀衆——把看問題的格局不是放在一個時間點上,而是一整條時間線上。
五因五果串聯,讓觀衆知曉全局,有了自己的判斷,再由律師、法庭給出權威的審判。
得益于“聚焦中産階層” “刑偵探案”這樣雙重、雙保險的題材和叙述故事的方式,
又加上“因果定律”,《壹号皇庭》的每一集都讓人期待、心服口服、直呼過瘾。
·
二、成功塑造“師奶殺手”
TVB劇有一個特點——女主角雖然都很美麗、人設也不錯,但最先紅起來的一定是男性角色。
因為港劇最主要的受衆群體本來就是師奶,異性相吸。
要想大賣熱播,劇中的男主角一定要夠格當“師奶殺手”。
奇怪的是能成為“師奶殺手”的TVB男明星大多是30歲以上,而且第一眼看,長得不是很帥。
這也很好理解。
師奶、家庭婦女大多是30 的年齡,她們對于帥哥小鮮肉早已無感了。
她們更喜歡成熟一些的男子,看中的是更深層次,人物的性格、人格魅力。
而《壹号皇庭》能大火,除了劇本,最關鍵的是兩個男主角——歐陽震華和陶大宇。
早期的歐陽震華在TVB混得并不好,他其實1982年就入行了。
在83版《射雕英雄傳》裡飾演乞丐甲,在《警花出更》中飾演鄭裕玲的弟弟。
他演得都是一些配角,并且上一些兒童綜藝節目,本來他已經打算轉行了,隻不過遇到了貴人鄧特希。
這部《壹号皇庭》是歐陽震華第一次擔任主角的戲。
他演得“餘在春”頭發有一點秃,說話風趣幽默。
在家像個孩子一樣和老婆要“愛的抱抱”,但到了法庭上專業、嚴謹。
在家寵老婆,在外工作有能力,這是成熟女性所認定的“好丈夫的标準”。
·
第二主角陶大宇在當時也不咋地。
他是1983年出道,同年8月,參演首部電視劇《北鬥雙雄》。
至1990年,在TVB跑龍套,擔任配角,如梁朝偉、劉德華主演的《鹿鼎記》中飾演天地會弟子、周潤發版《笑傲江湖》跑龍套、梁朝偉版《倚天屠龍記》出演範遙等。
包括《壹号皇庭》上映的那一年,他還在另一部《大時代》裡隻是個男四号。
在《壹号皇庭》中,他飾演的“江承宇”身份很特别,隻是一個小師爺。
但他全家都是律師,他也認識一衆律師。
“江承宇”這個角色串聯了所有律師,同時還有另外一個作用——談情。
陶大宇太适合演愛情戲了,他穿着得體,樣子英俊且讨喜,有氣質,成熟。
最關鍵的是,他有一張和黎明一樣,一秒鐘“變”情深的臉。
其實“餘在春”和“江承宇”這兩個人物并不完美。
餘在春有點好色,嘴巴壞壞的,江承宇沒什麼事業心,身邊的女友也是換來換去。
拍了5部,這二人的女友換了有好幾個。
但是這樣的人為何招人喜歡?
其實這在很多電視劇裡都有答案,比如《情深深雨濛濛》,若幹年後,大家才後知後覺原來何書桓是渣男。
當時的觀衆看得不是“渣”,愛了多少人不是重點。
關鍵是——愛的時候全情付出,分手時候體面退出。在一起絕不摻和第三者。
同時擁有正義、勇敢、善良的本性,處理關鍵問題果斷且正确,這就是人格魅力。
餘在春“色”的可愛,嘴巴壞,說話反而讓人愛聽。江承宇雖然女朋友換來換去,但最愛的永遠是若輝。
人無完人,這樣“小壞小壞”的角色更讓女性觀衆覺得更真實。
憑借此劇,讓陶大宇、歐陽震華鹹魚翻身,成為TVB最紅的師奶殺手。
從1992到1997年,《壹号皇庭》一共推出了五部,全都上榜當年收視前五名。
它是“丁柔”的代表作,也讓宣萱、陳慧珊、蔡少芬成為TVB小花。
在劇中可以見到天後鄭秀文、王菲的驚豔亮相。。
主題配樂奇巧,有流行歐美金曲,更有《燈火闌珊處》《假使有日能忘記》,捧紅了情歌王子蘇永康。
·
從影響上來說,正是由于《壹号皇庭》的成功,TVB才在90年代後期,将制作的重心轉移到一個新的領域——職場劇。
陸續有了講述醫生故事的《妙手仁心》,講述法醫的《鑒證實錄》,以及講述飛機師故事的《沖上雲霄》等等。
當職場劇多了,看電視的觀衆年齡層也更廣泛,不少年輕人也開始追起了港劇。
而在90年代後期,女性的地位開始崛起。
香港女性已經不願意結婚後在家當全職太太,她們向往經濟獨立。
這些職場劇讓她們走向社會的想法更加堅定,對于她們的選擇職業起到了推動作用。
連《創世紀》《金枝欲孽》的導演戚其義在一段訪談裡也說:
“年輕人通過看TVB職場劇,立志成為警察、醫生、記者等專業人士,我覺得我們在推動社會進步。”
一年前,歐陽震華在社交網站上曬出了《壹号皇庭》演員重聚的照片。
才發現一轉眼,這已經是29年前的港劇了。
那些劇中人早已老去,似乎隻有歐陽震華、林保怡還活躍在熒屏上。
有人說如今的TVB面臨一個“斷層”困境。
找不到能擔重任的新一代,所以隻好讓那些90.00年代的老演員繼續當主角。
他們存在也好,人都是念舊的。
他們陪我們長大,如今我們還能看着、陪着他們變老,就好像是一個“老朋友”。
一面感歎時光,一面看TVB劇的愛恨情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