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前香椿嫩如絲”“清明螺,賽肥鵝”……中國的二十四節氣有着家常文化的一面,關于節氣食物的歌謠、諺語流傳民間。各節氣應該吃什麼、注意什麼,作為中華文化的生活密碼,二十四節氣深谙大自然語言,用食材的方式感知季節的變化,提醒着人們順應自然。節氣裡的食物“馨香”,你都了解嗎?
春季“五辛”散伏氣
“在中國傳統的表述中,二十四節氣的時間坐标都不是形而上的、數字的。”杭州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郗文倩告訴記者,它們是和播種、勞動、繁衍聯系在一起的,可觀可感,非常細膩。比如即将到來的驚蟄節氣,有一首童謠“驚蟄過,暖和和”,說明到了驚蟄,春天才算“坐穩”。
對老百姓來說,二十四節氣很接地氣,他們更擅長以時令小吃等來強調節令的到來。漢代農書《四民月令》說立春要“日食生菜……取迎新之意”。東漢應劭《風俗通義》也記載立春以後要吃“五辛菜”,即蔥、蒜、姜、韭、芥等五種帶有辛辣味的蔬菜。
“古人講五行,人體五髒經過一個冬天,積儲了許多陳舊穢氣,春天到來,要借自然之新鮮生氣将其洩發。”郗文倩說,所以在大地回春之際,要食辛溫食物,發散藏伏之氣。“五辛”諧音“五新”,亦可讨個好彩頭,現在南北方流行的春卷、春餅都是其流波餘韻,咬春、嘗新也是春季飲食的主要方式。杜甫在《立春》詩中曾寫下“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纖手送青絲”,至今伴随着春餅之味令人回味。
每個節氣都有自己的代表食物。比如,春季裡的驚蟄意味着仲春時節開始,人們為春耕忙碌,民間講究在驚蟄時吃梨,或者吃炒豆。而清明的時令飲食有清明團、烏飯(又稱黑飯)、清明茶等。清明團是用清明時節生長的艾蒿等與糯米飯揉制而成的,在六朝時已出現,每一口都是山野之味。清明節時,在南方地區有一種特制的黑飯,明清時期的甯波人稱為“青糍黑飯”。飲茶的最好季節是春天,帶露的明前茶又是茶中的珍品。
再如,谷雨時節食香椿,民間有“雨前香椿嫩如絲”的說法,香椿是谷雨節氣的好食材,清熱解毒,潤膚明目。
夏日苦味“甜如荠”
夏天是高溫潮濕的季節,春風漸止,楊花柳絮不再,使得夏日裡的食物帶了許多“清涼味”。
從氣候特征來看,立夏說明天氣有越來越熱的趨勢,而小滿和芒種以後,全國各地才漸次進入夏季。“古人對苦味情有獨鐘。”郗文倩說,從物候看,小滿之日講究“苦菜秀”。中國傳統飲食中對苦味情有獨鐘,很大程度上來源于對苦味野菜的情感。
讀《詩經》,會發現裡面談及野生草木百餘種,大都和吃食有關。很多詩篇即以采摘野菜作為詩意的起興和過渡,如《詩經·采苓》詠“采苦采苦,首陽之下”;《七月》詠“采荼薪樗,食我農夫”,其他如采蘩、采薇、采苓、采葛、采蕨、采葑等,都是如此。
苦味,在口感上等同于藥味,傳統中醫認為苦味食物都具有清熱、涼血和解毒的功能。“在幾千年的漫長歲月中,食物的獲取和制作逐漸發酵成文化,為中國人品味各自人生況味,找到一種特殊的表達語境。”郗文倩舉例,《詩經·谷風》雲“誰謂荼苦,其甘如荠”,意為誰說苦菜味最苦,在我看來甜如荠。蘇轼一生數次被貶,發配蠻荒之地,日常以根莖野菜為食,曾作《菜羹賦》,“在蘇轼筆下,這些溪畔澤旁的野菜清醇甘美,烹調食用的過程閑适風雅,如果沒有以苦作樂、堅毅達觀的人生态度,又何來如此詩意的體驗。”
夏季各節氣的食事亦各有講究。如立夏是健壯身體的節日,飲食有強身助力的象征意味。吃立夏蛋是民間立夏強身的風俗,浙江新昌人立夏日還吃健腳筍,意味着會強健腳力。立夏還有養顔的說法,以李子泡酒可以養顔,尤其适合女性服用。過了芒種,長江中下遊地區陸續進入長達一個月的梅雨季,天氣潮濕悶熱,此時梅、杏、楊梅、桑葚已成熟,是時令的好風味。再比如,夏至是極熱的時節,俗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說法。
秋天食瓜要“咬秋”
秋季,屬于陰氣生長的季節,秋風起,天轉涼。秋季的時令食材和春夏又不相同,更多為下一季的冬寒貯備能量。
立秋的節氣隻是一種“立意”,那時還在伏天中,并不代表秋季的真正降臨。《詩經》雲:“七月食瓜,八月斷壺。”這裡的七月是指農曆七月,此時立秋,人們要吃秋瓜、秋桃等“咬秋”,用來保健和避疫。清代張焘的《津門雜記·歲時風俗》記載:“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清代北京人在立秋日全家要同食西瓜、茄脯,秋後可避免暑熱痢疾生發。吞服赤小豆,也是立秋時的保健習俗。
立秋尚在盛夏時節,而處暑才真正送來了一絲涼爽的秋風。“處暑滿地黃,家家修廪倉。”處暑時農活較忙,民間有處暑吃鴨子的習俗。江南地區還可以采蓮蓬,将蓮心剝出,果實的清甜中有一絲苦澀,這是自然的味道。
“白露身不露”,白露節氣晝夜溫差加大,南京人這天會泡白露茶,蘇浙地區會喝白露米酒,而浙江溫州會用“十樣白”(十種帶“白”字的草藥)炖烏骨雞,還有不少地區有白露食桂圓的傳統。董仲舒《春秋繁露》曰:“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是晝夜均等的一天,寒暑平衡的中間點,是“平分秋色”之時。秋分有吃湯圓、豎雞蛋等習俗,它曾是傳統的“祭月節”。
到了寒露、霜降,天氣越來越涼,人們有飲酒、登高、吃芝麻、吃柿子、煲羊肉等習俗,為冬天收藏做準備。清代北方地區在霜降期間還要吃迎霜粽、迎霜兔。迎霜兔是野兔,明代宮廷中結合重陽節,登高以外還要吃迎霜麻辣兔。
冬季貯藏待來年
古籍《群芳譜》說:“小雪氣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經過一年的春種、夏長、秋收,到了冬季的小雪節氣,就進入冬藏。與前面三季相比,冬季缺乏大自然的饋贈,民間一般以腌菜、臘肉等形式貯存冬季食材。
郗文倩介紹,腌菜在古代叫菹,制作曆史可上推到西周。周代“菹”菜很豐富,據《周禮》記載,當時有“七菹”,即韭、菁、茆(莼菜)、葵、芹、苔、筍。腌制方法和現在略有不同,将各類蔬菜用刀粗切後拿醬醋拌和,再裝壇裝罐保存,類似今天的醬菜做法。長沙馬王堆漢墓是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利蒼及其家人的墓葬,其夫人辛追墓中就曾出土一大口罐豆豉姜,大口罐出土時由草和泥填塞。中國幅員廣闊,緯度跨越大,各地氣候物産差異都很大,腌菜技法各不同。相同的是,隻要是地裡生長的,辣椒、茄子、蒜頭、蘿蔔、豆角、黃瓜、生姜、白菜……基本都可腌制。
“除了腌菜,冬季也是加工臘肉的好時機,故民間有‘冬臘風腌,蓄以禦冬’的說法。”郗文倩說,臘肉、臘腸主産地大都在長江以南,湖北、湖南、江西、四川、雲貴等地最普遍。往北,冬天天寒地凍,冬肉食放置戶外,自然冷凍,也就不多考慮如何保存的問題。再往南,冬天氣溫高,也不宜腌漬臘肉。
“制作腌菜、臘肉,不僅僅是制作越冬食物,也是醞釀、保存、傳承一種生活态度。”郗文倩說,冬季是收藏的季節,人們需要順應自然休整調節、滋養身心。“即便在現代,也有很多方式讓自己慢下來,比如慢跑、太極、瑜伽等慢運動;慢食,以和緩的步調去培植、烹煮、品嘗和欣賞美食;安靜地閱讀、思考、寫作等,找回生活本味,期待來年春的到來。”
(文内圖片來源:新華社)
欄目主編:龔丹韻 文字編輯:彭薇
來源:作者:彭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