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作為自然界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景象,它有着極易觸發人們産生各種想象的獨特力量。因此,雨還是古典詩歌創作中最為常見的題材之一。無論是王維《山居秋暝》中的“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還是杜牧《清明》中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亦或是晏幾道《臨江仙》中的“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都展現出了雨這一景象在古典詩歌中的各種魅力。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其一》,便是一首關乎暴雨的經典詩篇。它是北宋詩人蘇轼谪居杭州期間,創作的組詩作品《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首》中的第一首。它是蘇轼乘船遊覽西湖時,恰逢暴雨,有感而發的一首七言絕句。雖然它隻有短短4句,卻把暴雨的壯觀刻畫得淋漓盡緻。而西湖的美麗雨景,更是令人心醉。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其一》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首句“黑雲翻墨未遮山”,意思是說,蘇轼乘船遊覽西湖的時候,忽見從遠處的山邊飄過來一片黑雲,就像是打翻了的黑墨水一樣,天空瞬間就昏暗了起來。這裡的“翻墨”,主要是形容雲層很黑。而“未遮山”則是暴雨才有的景象。由此可見,蘇轼僅用寥寥數字便将暴雨來臨前的畫面,描繪得惟妙惟肖。
次句“白雨跳珠亂入船”,即眨眼間,暴雨就像是一顆顆跳動的珍珠一樣,紛紛打到船上來。“白雨”,指的是雨點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襯托下,顯得白而透明。而用“跳珠”來形容雨點,便說明雨點大而猛,且雜亂無序。可見蘇轼這裡對暴雨的特點,寫得非常鮮明,富于情趣。
接下來的一句“卷地風來忽吹散”,意思是說,就在蘇轼準備躲雨的時候,忽熱一陣狂風平地而來,将剛剛還“亂入船”的暴雨都吹散了。這裡的“卷地風”,正是暴雨過得快的原因。可見蘇轼這裡是如實描寫,即使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果你細心觀察的話,就能夠親身體會到這樣的一幅壯觀的暴雨景象。
最後一句“望湖樓下水如天”,描寫的則是暴雨過後的西湖美景。“望湖樓”,又叫看經樓,位于杭州西湖畔,它是五代時吳越王錢弘俶所建。這句詩的意思是說,當暴雨過後,蘇轼登上望湖樓,看見的是一幅水映着天,天照着水,碧波如鏡的美麗畫面。
從首句中的“黑雲”到次句中的“白雨”,從第三句中的“卷地風”到最後一句中的“水如天”,對照的無比鮮明,足見蘇轼寫這首詩時巧妙的構思。如果去追尋蘇轼在這首詩中的情感變化,那麼一定是從暗淡到明亮。暴雨來得快,去得也快,留給人的便是令人心清氣爽、豁然開朗的西湖美景。
綜觀蘇轼的這首詩,它可以說是一幅西湖暴雨圖,不露痕迹地就把暴雨的壯觀描寫得淋漓盡緻。總的來說,它雖然隻有短短的4句,卻不失為一首關于雨這一景象的佳作。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