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繁星四年級小練筆

繁星四年級小練筆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8 19:11:55
教材解讀

1、原文介紹

《繁星》是是老作家巴金的作品。1927年1月15日,巴金乘法國輪船"昂熱号"離滬赴法學習,在郵船航行期間,巴金撰寫了《海行雜記》三十八則。《繁星》是其中的一篇遊記。

原文共有4個自然段,選入教材時删去了最後一段:

有一夜,那個在哥倫波上船的英國人指給我看天上的巨人。他用手指着:那四顆明亮的星是頭,下面的幾顆是身子,這幾顆是手,那幾顆是腿和腳,還有三顆星算是腰帶。經他這一番指點,我果然看清楚了那個天上的巨人。看,那個巨人還在跑呢!

2、教材解讀

《繁星》通過對星空、對繁星的細緻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向往,同時作者也抒發了對祖國,對家鄉的不舍之情。全文語言清麗,對星空的描寫細緻入微,容易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全文共有三個自然段,講的是作者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看繁星的情境,反映出作者不同的心境,小時候在家鄉看星星是快樂的,三年前在南京,作者掙脫了封建家庭的牢籠,是自由的,是覺得“光明無處不在的”,如今遠離了祖國和家鄉、親人,心裡又湧上點點愁思,那是思鄉的愁緒……

《繁星》是第一單元的第四篇課文,也是本單元的第二篇略讀課文,課文前的導語部分對課文學習提出三個要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根據課文的描述想象繁星滿天的畫面

3、你也看過夜晚的繁星吧?說說你當時的感受

這也是本課要着重注意、解決的問題。

課前預習(用時20分鐘)

經過前幾課的學習,發現學生對課前預習方法還未完全掌握,預習效果不甚滿意,對預習任務還不能完全放手,所以本課的預習還是放在課堂上進行。

此次課前預習用時約二十分鐘:

第一步:總結預習方法(用時5分鐘)

教師問:通過前幾課老師帶領大家預習課文,你記住預習的步驟了嗎?你學到了哪些預習方法?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在預習上有哪些不同?

學生讨論總結(相當于對預習方法又系統學習了一遍),教師糾正點撥,然後總結出本課的預習方法:

1、标出本課自然段

2、讀課後要求會認的字

  • 先拼讀三遍
  • 再直呼三遍
  • 蓋住拼音準确讀出生字
  • 和同桌互相檢查:一是正确讀出生字,二是說說在哪裡見過這些字。

3、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準确

課文至少讀三遍,哪一句讀不通的要多讀幾遍,不會讀的字要查字典解決,并在書上标注拼音。

4、理解課文,學着在課文中圈點批畫

這個環節我當時說得很籠統,隻是說讓他們去讀,去畫,畫出自己認為應該畫的詞句。這個環節是考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我想放手了解他們能做到什麼程度,下面内容是我後來根據學生的回答和課文内容總結出來的:

  • 劃出優美語句(有好詞的句子和用了修辭方法的句子)和四字詞語,學着去理解、體會
  • 劃出難懂的詞語和句子,先試着自己解決,解決不了的在課堂上的交流環節提出來。
  • 劃出能幫助理解課文内容的重點詞句

5、完成課前導語中的問題

有感情地朗讀和想象畫面要同時進行,讀時把心放入課文當中,一邊讀一邊想畫面。這裡重點思考的是最後一個問題:說說你什麼時候和誰在哪裡看繁星,看到了什麼情形,有什麼感受。

第二步 學生預習(用時15分鐘)

課堂展示(用時十三分鐘)

在這個環節,我找了三個同學,他們的講解互為補充又都抓住了要點,該講的基本都講到了,在展示中我也感受到做課前預習和做筆記的重要性:

展示中前面總結的預習步驟已經擦除,第一個同學趙嘉祺基本是按照步驟順序去講的,後邊的侯可歆和牛博翰完全是按照自己的筆記中勾畫出的重點逐一講解。

重點内容摘錄如下(三個小“老師”隻是在規定時間内進行了預習,我們的課堂是沒有彩排的課堂,再加上緊張,也會有言語不太流暢的感覺,也請忽略攝影師的拍攝水平和畫質,還有窗外嘈雜的聲音。):

生1(趙嘉祺):

1、這篇課文共有三個自然段。

2、給課後三個生字組詞:昧(冒昧)墜(墜落)懷(懷念)

3、課文讀了4遍

4、文中圈畫出的詞句是兩類,一類是三次看繁星的不同時間地點,第二類是優美語句:第一段中劃出第一句是因為它是中心句,全文圍繞它去寫。後面接連劃出“從前”“家鄉”是看繁星的地點和時間,劃出“密密麻麻”是積累“AABB”式詞語。第二段劃出了本段看繁星的時間地點是“三年前、南京”,還劃了一個優美語句。第三段劃出了第三次看繁星的時間地點是“如今、海上”。

5、全文表達了對繁星的喜愛之情。

6、說自己的在公園看繁星的感受。

生2(侯可歆):

完全按照自己勾畫出的詞句的前後順序,内容基本同上,勾畫出看繁星的不同時間、地點和文中的好詞好句,難讀的句子,說出了自己看繁星的感受。

生3(牛博翰):

更多是從寫作角度寫自己收到的啟發,他還找出了難讀的句子,亮點是:

1、解釋詞語,給“寂靜”找出了近義詞“安靜”,解釋了詞語“密密麻麻”和“無處不在”的異同:都是說“多”的意思,但“密密麻麻”重在表現“緊、一團”,有聚集的意思,“無處不在”是說地方廣,每個地方都有。“搖搖欲墜”是馬上就要掉下來的意思。

2、與《觀潮》相比較,找出了詳細描寫的段落是第三段。(能與學過的課文相對照,把學到的知識進行遷移,行為值得肯定)

課後練筆(15分鐘)

這裡做了一個小調整,就是讓同學們把“說感受”變為“寫感受”,寫、讀、總結表揚,用時15分鐘。

第四課《繁星》從課前預習到課堂展示再到課後練筆共用時50分鐘。這節課既有預習方法的總結,也有學習成果的展示。在課堂上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1、有同學書上畫的花花綠綠,把整篇課文都畫了,全畫等于不畫,這是還沒有掌握預習的方法。

2、隻能基本完成簡單任務,課文内容的理解有難度。

3、筆記不幹淨。

總結:根據學生的程度和接受能力,接受速度,采取“放、扶、幫、查”,加大小組内互幫互查的力度,對一些同學要加大檢查力度,保證課堂效果。

附:課堂練筆摘抄

昨天晚上,我和媽媽一起去看星星,晚上的星星很少,但是每顆都散發着它們自己獨特的光芒,各個都像美麗的寶石一樣挂在天上。我覺得,昨天的星星可真美麗啊!它們的光芒雖然很微小,但是足夠照亮它們的世界。(侯可歆)

從前,我和我的朋友在我老家看星星。那裡的星星亮亮的,好像無數個燈。(趙振宇)

前天,我和媽媽在龍山後面的公園看星星。我看到星星一閃一閃,好像在對我眨巴着眼睛。一切是多麼美好。(趙嘉祺)

晚上,我去龍山上看星星。星星大大小小的,漂亮,但是月亮旁沒有星星。我想:要是你們團結起來,就可以發出更強的光。(劉京明)

昨天晚上,我和媽媽走月亮的時候,發現月亮旁沒有一顆小星星,它的對面卻群星閃爍,像無數顆美麗的寶石,拿下來可以做成許多美麗的飾品,回到家,我的腦海裡還呈現着群星閃爍的景象。晚上我夢見我坐在月亮上,旁邊有許多小星星在向我眨眼問好。(李紫涵)

一天夜晚,我和媽媽一起去龍山公園看星星。星星小小的,散發着微弱的光芒,好像我隻用手就能把它摘下來一樣。看了許久我仿佛覺得自己就是一顆星星,和我的同伴們把光送給大地。星星真的好美,雖然很微小,但它們讓我感受到光明。(趙培傑)

前幾天,我和媽媽去龍山公園看繁星。我看到密密麻麻的星星像一顆顆寶石一樣閃爍着。我感覺這些星星像小偷一樣,看到月亮警察就跑得遠遠的。(任垣豪)

周四,我和媽媽出去看繁星,地點嗎,就在公園。公園裡的星星很多,也很美。比如這幾顆像像一頭威武的老虎,那幾顆像一支筆,而這幾顆像一個大勺子……在漫天星空中,每個星星都是獨一無二的。(牛博翰)

八月的一天,我和媽媽去看星星,我發現了一個秘密,月亮邊連一顆星星也沒有,仿佛感覺它們是敵人,星星打不過月亮,所以才躲得遠遠的……我的眼睛有點模糊了,一個個星星變成了寶石,月亮變成了一個孩子的笑臉。月亮真美啊!(馮蕾)

繁星四年級小練筆(繁星預習課堂展示)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