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家中危險系數最高的就是衛生間,特别是對老年人而言。上了年紀後腿腳不靈活,再加上多種疾病纏身,不良的行為習慣,在衛生間中容易發生意外,包括摔倒骨折、腦卒中和急性心梗等。
衛生間中易發生哪些緻命的危害?
1、心梗
不少老年人伴有不同程度的便秘,用力排便時可升高腹壓,增加心髒回血量,促使血壓升高,增加心肌耗氧量。若本身患有心髒病,那麼可因為用力排便而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引發心絞痛或心律失常,嚴重時可發生心源性猝死。因此不能用力排便,必要時需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潤腸通便的藥物。
2、暈厥
排便結束後立即起身,會突然出現頭暈、眼前一片發黑或暈厥,這在醫學上稱為直立性低血壓。不少老年人伴有動脈硬化,心血管調節能力差,突然改變體位時血壓急劇下降,常因為頭暈和眼前發黑而暈倒,嚴重時可增加患腦卒中幾率。因此改變體位時一定要注意動作緩慢,盡量在馬桶旁邊安裝扶手,扶着扶手緩慢起身。
3、憋尿
憋尿時會使得精神高度緊繃,血壓随之升高。憋尿後突然排尿,血壓急劇下降,易引發心腦血管意外;憋尿可增加膀胱壓力,減弱腎髒代謝功能,增加患泌尿系統感染幾率。因此盡量不要憋尿;長時間憋尿後,排尿時應控制好力度,不可太用力。
4、痔瘡
不少人習慣一邊上廁所,一邊玩手機或看書讀報,以至于蹲廁所半個小時。排便時不專心緻志可降低便意,無形中延長排便時間;長時間蹲着會使得肛門直腸靜脈叢淤血,久而久之造成痔瘡或其他肛腸疾病。所以排便時應做到專心緻志,不能帶着手機或報紙;5分鐘内仍然沒有排出大便,應立即停止。
5、心腦血管意外
不少人習慣洗熱水澡,洗澡時間太長,可促進全身血管擴張,促使大量血液流向外周血管,心髒和大腦血液量相對減少。部分老年人伴有動脈硬化,血管調節能力差,常常因為腦缺血而發生意想不到的危害。因此應控制洗澡水溫,溫度在35~40℃左右就行,每次洗澡時間不能超過20分鐘。
6、滑倒骨折
老年人腿腳不靈活,本身衛生間濕滑,稍有不慎就會滑倒而骨折。最常見的是髋關節骨折,患者需長時間卧床休養,進而引發多種并發症,如壓褥瘡、感染或血栓性疾病等。因此衛生間應安裝防滑地闆,進入或邁出浴室時盡量由家人攙扶;洗澡間和馬桶旁應安裝扶手。同時老年人洗澡或上廁所時不能反鎖門,以便于及時搶救。
家醫君寄語
以上幾個因素往往被人們所忽略,從而引發各種危險,特别是老年人更應該注意。日常生活中應多吃含膳食纖維的粗糧和水果,多喝水來維持糞便通暢,避免用力排便而引發意外。不管老年人做哪個動作都要慢,不可突然改變體位。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