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張衡發明地動儀有什麼好處

張衡發明地動儀有什麼好處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2 02:37:01

張衡發明地動儀有什麼好處? 中華民族向來就是一個堅強的富有韌性的民族,十三年前的今天,國民哀恸于天災的不可預料和被壓在水泥闆下下的無力,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張衡發明地動儀有什麼好處?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張衡發明地動儀有什麼好處(張衡首次創造地動儀)1

張衡發明地動儀有什麼好處

中華民族向來就是一個堅強的富有韌性的民族,十三年前的今天,國民哀恸于天災的不可預料和被壓在水泥闆下下的無力。

那是我們這代人在高速發展的網絡中第一次直面血淋淋的令人心痛的現實。

不過,這并非是全然不可預料的。

公元132年,東漢科學家張衡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動儀,由于發展水平和生産力的限制,那時的地動儀隻能在地震發生後及時感知,以便于迅速地提供救援。

(張衡像 圖源自網絡)

在當時的人們看來,候風地動儀的發明并沒有什麼機會能夠派上用場,然而人類最擅長的就是打臉了。因為在兩年以後的年末,甘肅天水地震了,彼時遠在洛陽的候風地動儀做出了反應,朝向西邊的的龍口吐出了一顆丸球。當時洛陽的人們并沒有察覺到有什麼異樣,紛紛覺得這地動儀就是個假把式,然而在幾天後,天水的地方官送來信呈禀明了地震情況。

(地動儀複原圖 圖源自網絡)

這也是張衡的地動儀唯一一次派上用場。經過後世對地表的研究得出,那一次地震的震級可達7級。幸運的是,由于當時的天水地理地貌的原因,再加上遊牧民族的顯著特點,以及當時的地方官及時反映,并未造成大的傷亡,不幸中的萬幸。

說回張衡,他最後辭官歸隐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他在科技領域的敏銳嗅覺和突出貢獻引起了一些人不滿。

前面講到,由于對物質客觀規律的不了解,時人并不會相信這些所謂的“科學”,當所有人都長久地生存在黑暗中時,就不會相信有那麼一個人見過光明。

他的前半生按照潮流的話來說就是拿了男主劇本,含着金湯匙出生,仕途順利,好像是前途光明,然而在123年的時候他參與了一場朝廷高層的辯論,關于曆法。那會兒的他已經通過渾天儀觀測到了月球運行的規律,即月球本身不發光、日食月食是由于軌道重合、以及一周天(即一年)是365天的規律。這會讓今人拍手擊節,且因為發現這一規律的人是中國人而感到與有榮焉。然而在當時的人看來是無稽之談,特别是依靠天象來測試國運的皇帝。

(渾天儀雕塑 圖源自網絡)

當時還是尚書郎的張衡遭到了手握重權的宦官奸臣的暗害,他們以當時已經較為科學的《四分曆》為切入點,提出要用合乎迷信測算的《甲寅元曆》把《四分曆》換掉,這是主要的攻擊點;有了沖鋒陷陣的,必然還要有打側邊鼓的,于是就有人從漢武帝“攘夷擴境,享國長久”的策略中得出要使用《太初曆》。按照魯迅先生的話來理解就是,要用推牆的話來換取開窗的權利。且不論這兩種曆法是不是真的就能讓某些人達成目的,而是說漢武帝當時的策略真的符合後來的國情麼?再說了,漢武帝是什麼人,說一不二的人。劉保又是什麼人,花架子罷了。

(劉保像 圖源自網絡)

不過不得不說,先祖的高帽子扣下來,我可不認為劉保能真的冒天下之大不韪說他的祖爺爺是錯的。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張衡和另一位與他惺惺相惜的尚書郎周興對這兩種居心叵測的意見一一做出了批駁,說得那些反對者們啞口無言,這讓他們惱羞成怒。經過張周二人的測算,《九道法》的精密程度遠勝于《太初曆》和《四分曆》,且《九道法》承認月亮運行速度并不均勻,相比較與其他曆法來說,這已經是非常大的進步了,因此張周二人建議采用《九道法》來作為新的曆法依據。這下可好,那些魑魅魍魉的計謀不僅沒成功,還有了第三種選擇。後來曆法辯論的成功與否對于當時的人們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而是找茬沒成功的那些人已經惱羞成怒了。

一次麻煩,次次麻煩。清高的張衡已經疲于應付了,終于在139年提出告老還鄉。同年,逝世。

(張衡雕塑 圖源自網絡)

其中一二,因着他已經告别了他以為能讓他施展拳腳的舞台,後人已無迹可尋,隻剩下唏噓一聲。

不過,他發明的地動儀是真真切切地影響了從那以後的每一代人,各個維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